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43|回复: 9

    新学期,看看名师“大咖”的教学妙招

    [复制链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发表于 2015-9-8 23: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新学期开始了,不知道各位老师有没有想过在这学期怎么让自己的专业能力更上一层楼呢?
      其实,在梳理了众多优秀教师的案例后发现,对于好老师来说,他们的进阶也是有规律、有方法的!有些时候甚至有些相似,比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会将课堂上要说的话都写下来,进行修改后再背下来,锤炼语言;数学特级教师华应的教室后面总是架着一台摄像机,为了课后的反思和研究,华老师要把自己的课录下来……
      那么,在这些在知名教师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相似的教学习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让他们脱颖而出?
      这就带您看看!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23: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镇西:年轻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盼着上你的课
      我建议年轻教师把突破口放在上好第一堂课,在第一堂课里让所有学生迷上你!如果你在第一堂课上,就让所有学生成了你的粉丝,那么你就奠定了一个极好的基础。当然,如果你的“第一堂课”早已过去,你现在就想方设法把每一天的课上好,让学生每天盼着上你的课。通过上课,带动你的研究、阅读、反思,等等。这正是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23: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窦桂梅:年轻人,千万要争取上公开课
      课堂教学真是一门艺术,公开课更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快车道。
      我主动请领导、同行来听课,有时,我精心备课,没有人来听,就成了“一个人”的公开课。
      那时,我三天两头请领导、专家听课。工作了30多年的李校长,从没有见过自己争取上公开课的教师。
      每一次接受领导评课我都郑重地把本子打开念道:“上节课里您告诉我有以下几条缺点,您看这节课我改了多少。第一条……第二条……”我经常用录音机把自己的教学过程录下来回家细听,把发现的问题记在心里,争取在下堂课改进。
      1992年,我终于有了一次上公开课的机会,执教《王二小》。这堂课一炮打响,此后我便有了更多的机会在市级、省级公开课中得到历练。平常,我努力把每一节课都当公开课来要求自己。1995年和1997年,先后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大赛,均获一等奖。
      我想对正迷茫的年轻人说,千万要争取上公开课。公开课就像过家庭生活,如果没有客人来,可能会终年粗茶淡饭,散淡随意,正是那经常光顾的客人,使得你日常“家政技艺”一日千里。

    要想有魅力,也要有“心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23: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永正:让每个学生都感到你喜欢他
      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某某学生,为了引起老师的关注而故意犯错误。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喜欢。但,要老师喜欢每位学生,确实很难;可是,若“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则比较容易。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都没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
      其实,做出喜欢学生的样子,很简单,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件小事;一件小礼……
      总之,一定是“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23: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应龙:阅读是一种积极的“偷懒”

    有不少老师说:“我们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读书。”教师的工作确实十分繁忙,不过,我要说:“因为没有时间读书,所以我们工作很忙。”
      实际上,阅读是一种积极的偷懒。如此“偷懒”,或许还能“偷巧”,获得某种启发和指引,有助于手头工作的完成。
      读好书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方面的故事很多,老师们喜欢听我的课,往往就是因为我的课总是创新的。这样的偷懒,偷来了技巧,偷来了观点,偷来了方法,偷来了思想,偷来了习惯,也偷来了自己的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23: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漪:把课堂上要说的话写下来,修改、背诵

    在教学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语言。教学语言本身就要有文化含量,要像磁石吸铁一样,学生才会有兴趣。我经历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学校请一个人来作报告,报告内容很好,可从大礼堂出来,一个学生说,没什么好听的。我把他的笔记本拿来一看,上面画的全是一个个正字,像统计选票一样。学生说,我给他统计了,一共说了150多个“这个”。
      我开始反思自己有没有口头禅,我想自己的语言一定也有很多瑕疵。于是,我就下苦功锤炼语言。我把讲课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然后像改作文一样修改,之后背下来,再口语化。也就是把极其规范的书面语言改造成不那么规范的口头语言。每天,我脑子像过电影一样,把课堂上要讲的话规范化,力求做到出口成章。

    想当好老师,要有好主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23: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吉林:情境教育,让课堂真、善、美起来
      根据情境教育的特点、儿童学习的规律,可谓“集多少年经验之大成”,我概括出情境课程的五大操作要义:以“美”为境界;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
      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效果告诉我,课堂必须与周围世界链接。我带孩子们去寻找春姑娘的笑脸;秋天,我带孩子去捡秋叶,贴成叶贴画留下“秋姑娘的影子”,让孩子们发挥想象编一编“秋叶讲的故事”;寒冬来了,去感受“冬爷爷的礼物”……
      我发现儿童学习快乐、高效的一个核心秘密,那就是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的结合。美学的原理让我知道了美能给人带来愉悦,作文教学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我。我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热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23: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崧舟:诗意语文,柔性的言语素养不能忽视
      语文这门课程的根本属性是言语性。然而,很多时候,语文老师只关注了言语行为,关注了听说读写书的技巧、策略,即关注了刚性的言语知识。但是有了刚性的言语知识就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吗?事实是,我们对柔性的言语素养关注远远不够。柔性的言语素养指的是学生的言语动机、言语热情、言语兴趣、言语智慧、言语人格等。这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却是学生言语素养这座冰山的基座。诗意语文恰恰是在关注柔性的言语知识。
      诗意语文的关键在哪里?
      举象入境-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在举象的前提下,读到了文字中,读到了情境中,读到了作者的心中。“南望王师又一年”中的“又”字,背后的凄凉、哀怨、绝望,怎么让学生读出味来?可以通过“举象入境”。
      移情体验-何谓移情体验,简单来讲,就是找人和文的相契之点。将本我与文章的情感和心灵融为一体。
      独特感悟--让自己抽身而出,退居二线,让孩子充分地发表个性的感悟。
      传承文化--语文学习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对文化的传承,让自己通过语文学习从一个自然的人,变成文化的人。让孩子更文明,更有书卷气。
      激活想象-诗意语文的课堂上,应该时常看到孩子们在想象。
      启迪智慧-诗意是当下的,顿悟的,要做有心人,老师轻轻一点,孩子的思维就重新回到了人文性童话的意蕴中来。


      好老师,要有好理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23: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正宪:切着问题来,我开始懂儿童的世界
      我认为唤起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要务,在我看来,教师一定要换位思考,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要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看待儿童,要把孩子当作孩子来看,要让儿童学儿童的数学。
      我经常想,学生们为什么不爱学呢?思考过后我发现,我们的教学太缺乏儿童视角了。不管是教材的编写还是课堂教学,都很少考虑怎样让儿童喜欢数学,于是我从关注儿童开始,这就是我提出的儿童数学教育的萌芽。我是个想到就干的人,我开始对教材进行改革。组合成“六条龙”的小学数学知识体系,此后,“读懂儿童,读懂数学,读懂教材”就成了我努力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23: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吴非:老师必须独立思考,才能教会学生思考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位优秀的教师,会像美国电影《死亡诗社》里的基廷老师那样,让自己的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成为站立起来的人。优秀的教师应当无一例外是思想者。在瞒和骗中长大的人,思维是会有缺陷的,而一旦觉悟,就有可能转向虚无,什么都不信。所以,培养独立思考的一代,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中国需要大批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来做瞒和骗的掘墓人。教师自己应当先学会读书,善于思考。读书也要站直了读。跪着读,和不读书差别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