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9-8 23: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崧舟:诗意语文,柔性的言语素养不能忽视
语文这门课程的根本属性是言语性。然而,很多时候,语文老师只关注了言语行为,关注了听说读写书的技巧、策略,即关注了刚性的言语知识。但是有了刚性的言语知识就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吗?事实是,我们对柔性的言语素养关注远远不够。柔性的言语素养指的是学生的言语动机、言语热情、言语兴趣、言语智慧、言语人格等。这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却是学生言语素养这座冰山的基座。诗意语文恰恰是在关注柔性的言语知识。
诗意语文的关键在哪里?
举象入境-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在举象的前提下,读到了文字中,读到了情境中,读到了作者的心中。“南望王师又一年”中的“又”字,背后的凄凉、哀怨、绝望,怎么让学生读出味来?可以通过“举象入境”。
移情体验-何谓移情体验,简单来讲,就是找人和文的相契之点。将本我与文章的情感和心灵融为一体。
独特感悟--让自己抽身而出,退居二线,让孩子充分地发表个性的感悟。
传承文化--语文学习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对文化的传承,让自己通过语文学习从一个自然的人,变成文化的人。让孩子更文明,更有书卷气。
激活想象-诗意语文的课堂上,应该时常看到孩子们在想象。
启迪智慧-诗意是当下的,顿悟的,要做有心人,老师轻轻一点,孩子的思维就重新回到了人文性童话的意蕴中来。
好老师,要有好理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