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89|回复: 8

    唐 国 传 奇

    [复制链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发表于 2014-12-3 10: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文摘自《领秀随州》杂志,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唐  国  传  奇
    ——随史探秘之二
    刘永国

         春秋时的中华版图上,诸侯国星罗棋布,许多小国名不见经传。汉东之唐国,也是个小方国,但却很有幸,不仅名存史典,而且还有传奇故事流传后世,至今让人咀嚼再三。

    唐成公难舍骕骦马
        今随州市随县北,有唐县镇;唐县镇有两个古色古香的地名:镇西北有骕骦坡,镇上有骕骦街。
    这两个地名,是一段传奇历史留下的印记与纪念。
        唐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国君是唐成公。唐成公爱马,爱得比今天的一些哥们、姐们爱狗还甚。也许他就是把马当宠物养吧?
        公元前509年,唐成公挑了个好日子,出访汉水南边渐渐称雄的楚国,拜访楚昭王。唐成公赴楚时,带了自己的两匹爱马。见过楚昭王后,接着见楚国令尹(相当于丞相)子常。子常又名囊瓦,是楚国的贵族、权臣。
    这囊瓦恃强凌弱,对唐成公要谈的外交事项、睦邻友好不感兴趣,而对唐成公的两匹宝马却十分上心。
        “敝国愿与贵国友好相处,唐楚边境,吾国不驻军,不设防……”唐成公主动表态。
        “哦,啊哈,君上的骕骦马可是誉称四海的宝马啊!”囊瓦欣赏着细腰舞,两眼闪着光。
        “贵国的莲藕,敝国的大枣,可以互市,我们打算免除关税。”唐成公力图谈成正事,访楚有所收获。
        “哦,啊哈,君上的骕骦马可以留在楚国,在楚国令尹的马苑里,骕骦马可以自由自在。”囊瓦有点不耐烦了。
        “汉水是两岸共同的母亲河……”唐成公想谈共同开发。囊瓦起了身,很贵族地弯了弯腰,他说:“君上,你可以在楚国多住些日子!”
        就这样,楚昭王的臣子囊瓦为了两匹骕骦马,竟然把邻国的国君扣押了。
         囊瓦贪婪如此,不顾外交礼仪,耍流氓手段,在即便礼崩乐坏的春秋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唐成公临危不乱,爱马爱到底,你夺我的宝物,我就是不给,扣人也不给。春秋史上如此率意纵横、不计后果的国君也是绝无仅有。
         两个“绝无仅有”就这么僵着,唐成公被扣,滞留楚国一年又一年,唐国的国政、江山怎么办?唐国人着急了。唐国人在这关口上也是至诚至善,他们没有乘机去夺唐成公的位子、乱他的江山、抢他的老婆,而是设法拯救,帮他归国。
         有四个唐国豪杰悄悄到了楚国的郢都,领头的叫铁山枣。铁山枣一行四人请唐成公的马夫喝米酒,每人喝了一斗二升又三碗。两名马夫在楚国困了快三年,好不容易喝到家乡的三合米酒,醉了。醉如乱泥。
         铁山枣等四人牵了两匹骕骦,立即去见囊瓦。铁山枣说:“令尹大人,我们国君说谢谢您三年的款待,他想家了,他夫人、孩子,还有老父母也很想他。他说,把这两匹宝马送给大人,以偿三年的酒饭之资!”
         见到骕骦马,囊瓦喜从心上起:“哦,啊哈,贵国君想家了,那就给他送行吧!”
         秋风飒飒,黄尘飞扬。唐成公乘了车,带了跟班的臣下和铁山枣四杰、两位马夫,一刻也不停地向北,向北。汉水渡口,唐人已备了船在那儿等候、接应。见到国人,他不禁一阵心酸:“马是好马,国是好国啊!今年的大枣,又熟了吧?”
    唐蔡吴联军伐楚蛮
        唐成公归国后,心中难以平静。夺马,扣人,真是从山野里走出来的草莽国家!真正是蛮横无理!
        这时,吴国使者来了。吴使说:“尊敬的唐君,你受了楚国的侮辱,我们很气愤!我们伍子胥大将军的先辈也遭受过楚的侮辱;蔡君也受到楚子的欺凌,我们一起打楚蛮吧!”
        楚人起于草莽,越丹水,出荆山,涉汉进入汉西平原,如今“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战国策–楚策》),目前已成国富兵强的大国;吴国虽远处东海之滨,但国据江河之险,民得鱼米之实,地三千里,车五千乘,也是大国。大国争雄,两强相斗,势所必然,唐国乃汉东小国,兵不过万,车不足百,能参与吴楚之争吗?
    潇潇洒洒地爱,痛痛快快地恨。唐成公没有多想,便答应了吴使的请求:出兵,参战!
        《左传–定公四年》云:“冬,蔡侯、吴子、唐候伐楚。”定公四年,即公元前506年冬,吴蔡唐三国联军攻打楚国。蔡国在今河南南部上蔡一带。吴军一路上得到蔡国、唐国的接应,吴军统帅伍子胥原本楚人,其父被楚平王所杀,他与楚国有杀父之恨。此番驱动三国联军汹汹而来,势不可挡,骄横的楚国一败涂地,郢都(当时在宜城)被联军攻破。可怜的楚昭王慌乱之中无处可走,逃到了汉水对岸的随国。
        三国联军大获全胜。伍子胥报父仇,辱母国,在楚都折腾一番后,联军派使者赴随,讨要楚昭王。吴、唐、随皆姬姓,使者以为抓楚昭王手到擒拿,但随侯拒绝了,他坚持要保护楚昭王,说与楚之间有友好的约定。其实,随侯乃楚昭王母亲的娘家人,是姥姥舅舅家。舅舅能出卖外甥吗?
        联军使者觉得随侯重亲情,重信义,但政治意识不强,便开导他:“周天子的子孙,在汉水以东的姬姓封国,都被楚国吞并完了!”言下之意,你别糊涂啊,下回人家要吃掉随国了。他可不管姥姥、舅舅。要不怎么叫他楚蛮呢?蛮夷懂周礼,遵王法吗?
        随侯终不为所动,再次表示:“我既答应了保护人家,现在怎么好又交出他呢?抱歉了,姬姓的弟兄们,你们请回吧!”
        随侯不交出楚昭王,唐成公最着急:楚蛮如狼,我们与狼为邻,有好日子过吗?
        担忧是担忧,潇洒是潇洒。唐成公此次出兵,一路作前导,熟径熟路,所向无阻。楚国都城郢都攻破之日,吴兵蜂涌入细腰宫尽掠楚之珍珠、宝石、漆器,唐兵私毫无犯,径赴令尹府马苑,取骕骦二马,凯旋而归。归国后,唐成公感国人之赤诚,辟马苑于国都西北之山岭,置马于广苑,让国人自由进出赏马。这地方就是名传后世的骕骦坡。
    随侯爱音乐,喜青铜;唐侯爱宝马,喜率意。一年后,得以复国的楚昭王,兴师北击,唐国真的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亡了;骕骦马也不知所终。但留下了骕骦坡,骕骦街,演说着唐成公的传奇。
         在这传奇中,人们总觉得老唐潇潇洒洒、飘飘扬扬、高傲、率意、至诚,像个北方的绅士,或涉世不深的贵族。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0: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国绵延二千年
        唐,是个好名号。唐国的出现很早,它为华夏历史、地理乃至姓氏,作出的贡献都很大。
        最早的唐国,是帝尧陶唐氏建立的。传说帝尧系黄帝之后,姬姓(有专家说是祁姓)。
        帝尧之时,国随部落或部落联盟流动、迁徙。帝尧的唐国在今山东定陶、河北唐县、山西唐城(翼城县西20里)都留下了印记。
        帝尧的唐国在山西落了窝,立国于汾水之东,都于晋阳,即今太原。这个唐国由夏至商,直到周初,为周成王所灭。说话间已是1000余年。
        周初的太原乃华夏北境,成王灭唐后把他的弟弟叔虞封到唐地,仍称唐国。人说“改名不改姓”,叔虞的唐国,既不改名也不改姓,他也姓姬啊。
        帝尧之唐灭国后,以唐为氏,遗民南迁。
        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向晋水发展,改国号为晋,在太原之北建晋祠,供奉祖先。自此,华夏史上的第二个唐国消失,但唐城依然。1200多年后,隋的大将李渊镇守太原,他起兵反隋建立新王朝,就把发迹之地的地名—唐,带到八水拥流的长安,称新王朝为唐。他这种为新政权命名的方法,其实是向隋文帝杨坚学来的,杨坚发迹于随州,坐了天下,称隋。
         姬叔虞传子燮,燮传国于长子。燮不只一个儿子,就派另一个儿子也就是燮老二吧,去管理老唐国的遗民。于是第3个姬姓唐国出现了。
         民族迁徙学专家何光岳先生认为,这第三个唐国,就是立国于汉东,居于今随州随县唐县镇的春秋唐国。如此说来,唐成公的祖先世居北地,其爱马、豪爽、率性,确有北方贵族的血性;其高贵而不可亵渎的性格,确有来历。
         唐成公的唐国位于汉东随地,古今无异议。
        《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七安陆府随州:“唐城,州西北85里,春秋时唐侯国,后为楚昭王所灭。”
       《大清统一统志·德安府》载:“随州北唐镇白云乡,为唐国地。”
        根据这些史志,汉东诸姬之一的唐国,当在今随州随县唐县镇一带,今吴山镇、万福农场、枣阳东部都是唐的故地。
        没疑问的是故地,有传奇的是,北方的唐国怎么到了汉水之东的江淮之地。
        一说周昭王南迁。说的是周昭王南征楚蛮,一路都是生面孔,好生寂寞,便将汾水流域的几个姬姓本族封国迁到汉水之东,以张扬周室王威,限制和监视蒸蒸日上的楚蛮。唐国、随国是这个时候奉王命由汾入汉。
         二说自动南迁。即燮的另一个儿子封唐时,老唐国的人氏为避咄咄逼人的晋人,早已越过黄河,进入中州大地,到达今河南方城、唐河一带。燮之子君追民徙,既然子民已到方城、唐河,他也就到方城、唐河建国立邦,然后越过桐柏山北麓,稍稍移动了一下,即定位于今唐县镇。
         不论是一说、二说,总之西周前期即已建国的姬姓唐国到了汉东,到了唐县镇,一路上刻下了唐城、唐河、唐子山等许多“唐”的印记。从太原称唐城到随县的一个乡镇称唐县,一个姬姓、三个唐国、两千春秋岁月,老唐国、新唐国给世人留下了许多传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2336

    回帖

    4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44335
    发表于 2014-12-3 12: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来学习一下关于唐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61

    回帖

    8764

    积分

    铁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8764
    发表于 2014-12-3 13: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地丰富的历史资源值得重视,开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61

    回帖

    8764

    积分

    铁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8764
    发表于 2014-12-3 13: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盼今后多发点这方面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3: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浮云之尘 发表于 2014-12-3 13:15
    盼今后多发点这方面的文章!

    谢谢支持,还有几篇,陆续会发出来。也请你多多关注《领秀随州》杂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3: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丹之韵 发表于 2014-12-3 12:27
    好好来学习一下关于唐的知识!

    这样的故事读起来应该很有趣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主题

    3293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574
    发表于 2014-12-3 13: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来耐人寻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4: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一起多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