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环保先生

    中国雾 霾的真 相:人心不干净,天空也干净不到哪去!

      [复制链接]

    324

    主题

    495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31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15: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城市一到夜里到处是一股怪味,黑夜居然成了污染的护佑。污水偷排只是影响小部分的人,废气偷排通过空气的输送,不论你在城市的那个角落,都无法躲避!

    1000台小锅炉+1000家VOC排放企业,也是要有废气治理设施的。

    这些企业特征如下:

    1、治理设施简陋,处理效率本来就不高。

    2、很多小企业根本不装设施,如果你去看,车间墙上有个两个大风扇,使命往外吹。不吹车间味道太大,工人也受不了。

    3、有的企业为了省成本(夜间电价便宜),主要生产在夜间,排放也是不小的;当然不排除有的企业就是为了排污方便,才夜间生产的。

    4、烟囱这东西越高越飘得越远,企业边上闻不到,下风向很远才闻到(最大落地浓度),老百姓又不懂,举报只能说有味道,问他味道哪里来的,都说不清楚。

    5、以前企业居民混在一起,老百姓义不容辞监督企业排放。可是现在流行工业园区,一个工业园几百家企业,周围居民都没有,排放更是没有顾忌。有举报了,那么多企业,晚上黑灯瞎火,真不容易找。

    6、有的企业生产工段好多个,没污染的白天生产,有污染的晚上生产。

    7、排气筒多的企业,有的有味道,有的没味道,全部在厂房顶部,一个个找过去,真不容易找。想爬到房顶上去,通道都找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4

    主题

    495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31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15: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检查需要极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对地方每个企业的细致了解。水平不够的,根本找不到异味源头。

    找不到咋办?只能回复老百姓说:对不起啊,我们找了很久,没有发现,谢谢你的来电。

    举个例子吧,某企业生产晶圆片。大家手机、优盘、电脑,里面都要有这个。

    这个东西在生产过程中,要用到几百种化学品,超乎你的现象。

    这些东西留在产品中吗,当然一丝一毫都不能留下,全部要到三废中去。

    水里有,固体废物中有,当然了,废气中更是有!

    环评考核,有时会把去除率定在99%(我还见过99.9的),如果直排,那是一百倍的排放!

    再说大型造船厂。

    有人就要说了,这也和雾霾有关啊。

    造船可是一块块钢板啊,要打磨吧,要磨得光溜溜才行,粉尘排放。

    要喷漆吧,那个可不是你家的刷漆,那个喷漆车间大的吓人,用的量可是惊人的,废气也是惊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4

    主题

    495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31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15: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制药企业和化工企业。

    有的化工企业还好,100吨原料出99吨产品,这种企业对废气收集很认真,好歹收集的废气就是原料,也是银子啊。

    有的制药则相反,100吨原料出1吨产品,剩下的99吨全是废物,这东西味道特重,要人命的,自然不少跑到大气中去了。

    有的制药厂,一爬上污水处理设施的曝气池,差点能把人熏晕。仔细一探究,居然就靠曝气把水中的化学物质吹脱出来,怪不得这个企业附近每次经过总是一股味,原来在此。

    有人就要问了,那么这些工业的排放和燃煤相比,那个是大头呢?每个城市都不同,有的工业排放多,有的燃煤比例大,这个和产业结构等有关,只能说,平均来说,两者对雾霾的贡献差不多。

    我研究过全国各城市的源解析数据,一般大致如下:

    燃煤 15--30% 上海就15%左右,石家庄 30%左右

    工业排放(不含燃煤) 15-30% 广州15%左右上海 30%左右

    机动车(船舶、飞机等也在内) 15-30% 石家庄15%左右北京30%左右

    扬尘 10-30% 广州10%左右天津 30%左右

    其它成分一共10-15%(个别城市高点,那是特例,不是普通现象)

    马上有人说了,你这个数据看上去,和你的结论不符合啊。

    原因很简单,这个数据很大程度是参考了总量的理论值,而不是真实的排放值。这些研究数据从来没把偷排考虑进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4

    主题

    495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31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15: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数据中,燃煤、工业、机动车都涉及尾气治理,如果这三大类全部偷排直排,那个排放是惊人的。

    从这一点看,我们看到的很多数据是不真实的,这个数据体系大厦的基石出问题了。基石出了问题,由此衍生出的很多东西都不真实了。

    我们来算一下,假设二氧化硫污染物总量是X,每个企业排放按一样多计算(好计算点),如果10%的企业偷排,设定环评脱硫效率95%,那么这些企业的0.1X就变成了2X。二氧化硫污染物总量就变成了 2X+0.9X=2.9X,接近三倍的排放啊!

    实际中偷排的企业数何止10%啊。如果20%的企业偷排,就成了4.8X了。

    如果是前面说的那个镇,晚上集体偷排,按时间段算,50%的偷排比例,就成了10.5X了!十倍啊!

    冬天更惨,因为黑夜时间长,偷排时间也更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4

    主题

    495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31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15: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因五:未批先建、批建不符。

    现实中有些项目未审批。也就是这个项目根本没有环评,在我们的总量统计中根本没有包括它。这个企业天天在排放,居然所有的统计中不算这个排放。

    大家肯定要说了,这个估计也是少数吧。不好意思,你错了,这种项目在一个省内,成千上万个!

    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批不下了?原因很简单,环评系统审批门槛极高,重污染项目根本不可能审批。国家的产业政策经常调整,被列入限制类,自然没人敢批。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除了部分企业主是不懂环评所以未报批。剩下的要么是限制审批的项目,要么是有问题的项目。

    这些项目污染不小,环评不批,企业又自行建成了,自然很多不符合环保排放要求。

    这些企业的污染排放全都被我的数据忽略了。

    地方保护主义,为了图点税收,居然也就让建了,既成事实,建完就关不了。这种项目大家网上搜搜,到处都是。

    有的大企业,有的项目存在十多年了,居然还是没通过环评审批。这个企业还是全国知名企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4

    主题

    495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31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15: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还有很多种情况,关于批建不符,举几个例子:

    1、整个项目有一个工段不符合产业政策,比如电镀等。其它工段审批通过了,电镀不许建设,但企业建了。

    2、环评审批要求企业用电,或者轻柴油,或者天然气,企业居然用了煤炭或重油,污染翻了几十倍。

    3、原来批了一个锅炉,企业建了两个,嘴上说我是一用一备,排放还是一个的排放。实际上,两个锅炉天天同时开,排放翻倍。

    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每天就在大家身边发生。可惜污染排放总量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总量了。

    去年很多省都自己调查了,那么多的项目没通过环评审批,污染物总量没被统计,咋办?

    不管以后咋办,人家可是天天在排放啊,这可是真正的、不可忽略的排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4

    主题

    495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31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15: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因六:煤炭含硫率造假。

    好的煤炭,一要热值高,二要含硫率低于0.7%。

    不过这种好煤价格不低,如果一个巨无霸企业一天用上万吨煤,一吨便宜几十元,那可是几十万啊。

    于是热值高是必须的,含硫率就算了,实际用的甚至大于1%甚至更高。

    可是很遗憾的是,我们的环评中可是按照低硫煤算的总量,你用了高硫煤,初始排放量就暴增了。如果偷排,不开脱硫,那简直就是惊人的巨大排放啊。

    实际情况中有吗,很多很多。煤炭检测单造假。给执法人员看的煤炭是好煤,实际不用。如果监察人员采样带回去,就能过关。

    大家都为了自己企业的效益,谁管环境质量的好坏啊!

    有的企业脱硫剂不正常添加,举个例子,氢氧化镁脱硫法要用到氢氧化镁Mg(OH)2,这个东西和二氧化硫反应产生硫酸镁。

    仔细查账务,就行了,这个企业生产了多少天,应该用多少氢氧化镁,一查就能查到。

    如果账务造价,查入厂磅单。再不行查对方企业的出厂磅单。实在不行,你查次生产物——硫酸镁的产量也行啊。只要认真查,绝对有漏洞,就看你怎么查了。

    你去厂里转一圈也是查,你蹲财务室三小时也是查。可惜现实中有几个,能如此尽心尽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4

    主题

    495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31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15: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因七:审批后验收率低,很多要求未落实。

    项目通过审批了,是否就证明这个项目符合环保要求?

    当然没有,纸上写的东西谁信谁傻瓜。

    实际建成后,环保部门会去核准试生产(现在取消了),并组织监测和验收。

    结果一测,根本不能达标,自然验收不下去了。

    大家就要问了,这个比率高不高?我只能告诉大家,一般来说一个城市一年成千上万个项目审批后的验收率只有30-45%。当然不排除个别地方管理水平高,验收率高。

    有些项目不验收是企业主不晓得,不懂这些流程。还有的则是验不下去啊!

    麻烦的是我们统计的还是他环评的理论排放量,实际排放未统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4

    主题

    495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31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15: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翻翻这些环评,很多不可思议的审批意见,比如:

    1、该项目必须使用天然气,结果这个企业门口根本没有燃气管道,无法落实;联系燃气公司,开口就是几百万。企业不愿意,先烧煤再说。

    2、新设备投运,老的设备要淘汰,美其名曰“以新带老”。结果这个产品销路好,企业舍不得拆除老设备。我们的统计中早就删除了老设备的总量,人家还是天天排污。

    3、项目投运企业边上的老百姓要拆迁。几百户啊,谁出这拆迁费?结果是企业天天排污,老百姓天天吃灰。

    4、脱硫要求人家95%,脱硫设备有问题,测来测去才60%。自然没人敢签字验收。

    5、VOC要求尾气治理用活性炭吸附装置,一开始效果很好(崭新的活性炭啊)。验收完了那个活性炭一年也不换,早就没有吸附废气的作用了,所有废气只能排放到大气中了。

    6、要求企业的化工残渣送到专业企业处置。结果这个企业居然把化工残渣扔在锅炉的煤炭里,那些残渣好多没分解就挥发到大气中去了。

    7、要求企业烘干产品用烘干设备,并废气处理。结果这个企业居然就在厂里晒晒,用阳光烘干,自然废气全跑到大气中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告诉大家,即使严格审批过的项目也是一大堆问题。可惜我们的统计数据还是盯着环评那些漂亮的总量数据,实际的真实排放早就不是一个数量级了。

    每年看到环保部来我省考核总量,为了一点点总量算来算去。我站在边上,心中总是想,你们天天算计这些纸面上的数据有什么用啊!人家一晚的偷排就把一个城市的总量削减全部干掉了。缘木求鱼徒劳无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4

    主题

    495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31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15: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量考核制度夸张到了何种地步,告诉你们不可思议的数据,很多企业的排放总量是按公斤计算的,因为根本没有1吨的排放量给企业。

    有的企业一年才0.03吨二氧化硫总量,一天不到100克。一个小时只可以排放几克。你信吗,反正我不信!

    严苛的审批制度,夸张的总量考核,早就超越了真实的需求。结果就是很多企业根本不符合要求。你批我一天100克二氧化硫排放量,我排我的。验收时符合,验收完了,早就没人再去考核了。

    还是那句话,文件、数据可以假,老实巴交的老天爷不会作假,你排放多少,老天爷就给我们多少脸色。

    其实啊,老天爷是最公平、最实在、最厚道的了。

    现实中,很多企业效益很好,不缺这点钱,照样偷排,因为别人都在夜间偷排,潜规则如此。很多外企刚来还不错,过了几年居然有不少企业也学会了这招,叹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