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谢杨)适应不了父亲介绍的烧烤店工作,23岁女孩揣着30多元钱离开,想外出打工赚钱。
钱很快花光了,她开始四处流浪,吃垃圾箱里的食物,住在24小时营业的地方。直到20天后,她被朝阳建平县救助站发现,被父亲接回了家。
觉得辛苦 揣30元出门“闯世界”
12月9日下午,记者在建平县救助站见到了已经流浪了20天的23岁女孩小敏(化名)。
建平县救助站负责人介绍,小敏是当天早上在三家乡一银行自动提款机的屋子里被发现的,后在三家乡救助点和当地派出所的帮助下,与小敏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并将她送到了建平县救助站。
小敏说,她今年23岁,祖籍湖北省随州市农村,幼年时父母离异,初中毕业后一直处于无业的状态,直到被父亲介绍到天津市的一家烧烤店打工才算有了第一份工作。
但是,小敏说她不适应烧烤店黑白颠倒的生活,想自己出来打工赚钱,11月中旬便揣着30多元钱离开了。
钱花光后流浪 吃垃圾箱里的食物
30元钱很快就花光了,可小敏说她并不想回家,就开始了流浪的生活。
一开始,小敏和其他流浪的人共同在24小时营业的商场里生活,之后四处流浪,饿了只能吃垃圾箱里的食物,后来辗转来到建平县三家乡。
“以后不会再干这种事情了。”说起自己的所作所为,小敏显得后悔,同时她也提醒同她差不多大的女孩:“办事要深思熟虑,考虑好,有什么困难先跟父母商量,如果父母不同意,可以找其他人解决问题。”
目前,小敏已经跟随父亲回到家了。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王立波表示,从家庭来讲,孩子初步入社会,要被告知劳动致富,不要走什么捷径,从底层做起,肯吃苦。还要和孩子沟通,关注孩子的状态及心理变化。学校对孩子的教育,要包括健全人格,教学生学会沟通,从培养一个社会人的目标来培养,学会与社会沟通的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