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04|回复: 6

    寻找“黾厄”

    [复制链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发表于 2014-12-25 10: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苔花小小 于 2014-12-25 10:51 编辑

                                    寻找“黾厄”
                                                           包毅国
         湖北省政协原主席、全国政协提案委副主任王生铁同志来随州,参加全国政协提案“大遗址片区保护”协商会。早晨,他问我:“随州有没有一个叫‘黾厄'的地方?”我想起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对随州地理位置的描述第一句就是“随州北接黾厄”。
        “我不能马上回答您,我需要查一查,才能给您答案。”
          “随北接黾厄,东蔽汉沔,介襄、郢、申、安之间,实为要地。义阳南阳之锁钥,随实司之;其山溪四周,关隘旁列,几于鸟道羊肠之险,洵用武者所必资也。”随州政府网站对外发布随州的地理位置就用的这段话,也知道这段话出自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王生铁主席昨天晚上大约读过这段话。我很敬重老领导,就是因为他的爱学习,只要有一点时间,他就会在秘书的帮助下,查找资料。他跟我说过,弄清楚一个问题,心里头的舒坦难以言说。
         中午,我再读原文,翻开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七十七卷》原文中的“实为要地”应是“实为重地”。显然,“重”比“要”更准确。我知道政府网站引用的这段话不能说错,《读史方舆纪要》是史地名著,有很多的版本,我手中的《读史方舆纪要》是中华书局2005版本。但我感觉到随州市政府网站对外发布的这段话不应该删节性选用,应该原文照录。
    这一节原文是:“州北接黾厄,东蔽汉沔,介襄、郢、申、安之间,实为重地。《左传》曰:‘汉东之国随为大。'楚武王经略中原,先服随、唐,而汉阳诸姬尽灭之矣。盖楚服随、唐而蔡、郑始惧焉。自是南北多故,往往置戍于此。说者谓出义阳可以兼顾颖、汝,出南阳可以规伊、洛,而义阳南阳之锁钥,随实司之。又其山溪四周,关隘旁列,几于鸟道羊肠之险,洵用武者所必资也。宋失中原,长淮以外即为敌境,议战议守,未尝不切切于随州。马氏贵与(宋元时代著名学者、史学家。笔者注)曰:‘随州因山为郡,岩石隘狭,道路交错,自枣阳至厉山九十九岗,有括囊之势,易入难出'云。”
         顾祖禹生于明崇祯四年,卒于清康熙年间,遭亡国之痛,却坚持志节,始终不仕清。甘心“贫贱忧戚”,醉心著述,难能可贵。他的目的就是保存故国文献,以便反清复明。故以沉痛的心情著述,经世致用思想贯穿始终。他痛心于明朝统治者不会利用山川形势的险要,不会汲取古今用兵成败的教训。所以这不是一部风光游览纪行的书,景物游览之胜多从略,然而对于山川险易、古今用兵,叙述最详。后世学者列入兵家必读之书。“实为极有别裁之军事地理学”,“其著述本意,盖将以为民族光复之用(梁启超语)。”市政府网站发布的随州地理位置经过删节,没有春秋那段楚国争锋的历史、缺少宋代中国战乱分裂的描述,随州在中国大一统的重要地位,显然轻了许多分量。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10: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苔花小小 于 2014-12-25 10:54 编辑

         我认真查找随北的古地名,没发现一个叫“黾厄”的地方,感觉到“黾厄”可能是一个地势险要的泛指。随州北部紧连着桐柏山脉,桐柏山脉是大别山的余脉,这道山脉隔开了中原和荆楚,我从地理形势分析了这两个字的含义,然后写下来交给了王生铁主席。下午正好湖北电台的同志要采访我关于大遗址文化内涵,我就离开了会场。后来听说,王生铁主席讲话的时候,专门说了句,可惜我没听见。听别人说大意是:我做学问认真。其实我知道,我并没有找到“黾厄”真正出处,而且,我感觉到王生铁主席的判断没错,“黾厄”应该是随州某一个地方的古地名,只是自己读书太少,没有读到罢了。
         时间不长,广水黄继军市长邀请随州炎黄研究会组织文化学者,考察一下广水的地域文化。广水是随州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多次归属随州,地域文化基本相近,因地形山势的些微差别,人的性格特征也有区别。
         广水市位于桐柏山脉东南麓,大别山脉西端,与有“中原”之称的河南省接壤,境内有中国八大名关之一的武胜关,雄峙中国南北,而名扬四海。自古为南北交通要冲,“鄂北门户”。
         广水地处荆楚与中原交汇之处,“楚北三关”有武胜关、平靖关、黄土关。这三关是大别山桐柏山在鄂北豫南交界处自然形成的险要隘口,雄奇壮美,气势恢宏。我突然想到,广水在历史上多次归属随州,“黾厄”是不是广水境内某一个关隘的古地名。读一读古籍中记载的广水的每一个关隘山寨,在《读史方舆纪要·湖广三》“平靖关”时:有“黾厄”字样。《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六》是记述河南山川险要,其中有“黾厄”三关的描述,读这段描述就知道历史上这里发生的战守攻取、兴亡成败事例,读这些详备的战例就能感觉到“黾厄三关”在中国大一统的重要。
         原来“黾厄”就是著名的广水三关。大别山桐柏山在鄂北豫南交界处,这里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黾厄”如一柄利刃,西扼整个“随枣走廊”,掌控“随枣走廊”就能威胁中国最重要的南襄盆地和江汉盆地。同时,广水像是悬在江淮平原头顶的一把“快刀”,西制黄冈可扼武汉,东取安庆可逼南京。悬于江淮平原之上,用兵此地,不仅能够掌控整个淮泗之地,还能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绝大震动。广水有众多的关隘和山寨,就显得十分自然。古关隘不仅仅是金戈铁马、狼烟烽火,在关隘生活的人就是性命相托,结帮抱团是一种生存的自然选择。这种地理类型里的人民,性格的形成与他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关隘生活的人就是刀口上舔血,有今夕、难说明天的生活,性情中有更多格外强悍的基因,也有许多进取的意识。这种生活把钱帛财富看得淡然,把人间情谊看得很重。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就是性命相托、生死相依,过命的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9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259225
    发表于 2014-12-25 10: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我们刻意地想去咬文嚼字,是历史沉淀这本大书我们没读懂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10: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广水市市委书记吴超明同志对我说:广水的干部队伍是一个敢爱敢恨群体,你有一点的瑕疵,就有人敢明确告诉你,我要告你!而不是像有的地方黑灯瞎火写封匿名告状信,让上级来调查你。关隘是事关生死的要道,是性命相搏的地方。结帮抱团的最好方式往往是结拜为异姓兄弟,彼此称兄道弟,如同骨肉兄弟。和广水人交朋友,就能够深深体味出什么叫没有血缘的兄弟。我说:“您能获得广水人的信任,必须先自己拼命,就会有人跟着您拼命。”随州市委书记刘晓鸣感觉到广水的经济从较差的基础上起步,能取得业绩。是广水市委政府,把潜藏在广水干部中内在的那种拼命三郎精神元素激活了。
         广水地处豫南鄂北之间,属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交汇的结合部,山不高,苍茫而豪迈,黄河文明南下须经过这个节点,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有血腥和暴力,连性命都不能保证的时候,还说什么过日子。关隘文化把财帛看的轻一些,很早的时候,有人说:广水人比曾都人钱多,打牌的码子比曾都大。我说这不是富与不富的问题,是地域文化的因素。广水人出门,身上只有100块钱,可能就买90块钱以上的烟出去办事。我们曾都人身上也是100块钱,最多买一包25块钱的满天星,扳着指头算才是居家过日子。历史的常态不是血腥和暴力,而是农耕的宁静与平和。广水南部的小块沿河平原适宜耕种,是适合居家过日子的地方,居家过日子就要会算计,相对眼光就看的长远一些。这里是联系江汉盆地“随枣走廊”通道,仅占广水总面积的2.5%
         广水再次归属随州,“黾厄”就回到随州,关隘文化中许多营养就能滋养随州人,农耕生活居家过日子的观念也会进入“黾厄”,险要之地就一定宁静与平和许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5598

    回帖

    8万

    积分

    红钻队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07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10: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双人鱼 发表于 2014-12-25 10:54
    不是我们刻意地想去咬文嚼字,是历史沉淀这本大书我们没读懂它。

    说实话,包主席的文章我都觉得好深啊,读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9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259225
    发表于 2014-12-25 11: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苔花小小 发表于 2014-12-25 10:57
    说实话,包主席的文章我都觉得好深啊,读不懂。

    精在古,言其史,文言之文,鉴呼,实学,通则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5

    主题

    2万

    回帖

    89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898454
    发表于 2014-12-26 11: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随州的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