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19|回复: 9

    随州发现之旅——随县太白顶风景区解河村不为人知的故事

    [复制链接]

    2005

    主题

    2万

    回帖

    89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898374
    发表于 2018-6-29 09: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随州发现之旅
    ——随县太白顶风景区解河村不为人知的故事
    1.jpg
        解河村,隶属于随县太白顶风景区管委会,与闻名遐迩的田王寨景区相邻,大家所熟知的熊潭沟景区就在解河村辖区范围内。这里不但有迷人的风光和游客向往的山石美景,更有戴家仓屋、古戏楼等名胜古迹闻名于世。6月12日,随州文明网,领秀随州《发现》栏目组走进县太白顶风景区解河村进行了一次实地探访。
    TIM截图20180625151321.jpg
    戴家仓屋的没落
        戴家仓屋是一处保存基本完好的历史古村落,是道光年间四品都司戴曜堂居住的园。月主园东西长652米,南北宽396米,占地259500平方米,总体布局严请合理。四周为1220米长的城墙,设东、南,北比三座城楼,一座地楼和一座更楼。城墙东、西、南三面有约40米宽1000米长的护城河,在南门主入口处设有跨河吊桥一座。庄园内分两大部分:东为青城,由宏记,顺记,老祥记,少祥记,水记和谦记六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通的小宅院组成。宏记是戴曜堂府邸,府邸主要部分由正堂和东、西厢房三部分组成。
    TIM截图20180625153627.jpg
        门楼设有三道门,分别为太阳门、月亮门、星星门,门楼正中悬挂成丰皇帝钦赐的“都府府”匾额。门楼有各种精细的砖雕、木雕各种图案花纹,进门为一大殿,两侧分列有鄂、豫两省四邻知县赠送的匾额,大殿左右设敵廊。从门楼到正堂为五进四合院,地面青砖和大理石辅设,院内有假山、水池、景墙、树木花卉。正堂为六间,两头分别有两间厢房。东西两侧各为三进四合院,叫东、西厢房。
    TIM截图20180625153736.jpg
        正堂以东为谦记,谦记背后为水记,分别为两处一进四合院。正堂以西为顺记,分别由花园和三进四合院组成,花园背后设绣楼一处。顺记以西为老祥记,由三进四合院组成,背后为少祥记,由两进四合院组成。另有数栋粮仓和花园,建筑面积2317.5平方米;西为土城,主要是兵营、佃户住居地、菜园等。在庄园以西300米处建有一座官亭,过往官员必须在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该庄园因连绵战乱,部分城墙、城门、城堡、建筑物拆除或破坏,大部分建筑、护城河、城墙保留完好,整体建筑格局及框架尚存,现为村民住宅。
    TIM截图20180625153829.jpg
        抗日战争时期,鄂、像边区第七纵队第三支队曾在此设立指挥部,1947年解放军桐柏军区司令部第一分部机关曾在此设枪械所。1983年被随州市政府列为重点保护单位和革命纪念地。
    TIM截图20180625153921.jpg
        戴家仓屋古建筑群不但集中反映了该地区历史建筑文化和传统风貌,而且人文历史厚重,具有较强的历史文化色和保护价值。(本节搜集整理:韩建林)
    消失的天齐庙
        说起天齐庙,不仅外人不知道,就是解河村本地年轻的村民也有不知道的,更不要说天齐庙的来历了。说起天齐庙的来历,这里还有一段传奇故事。
    TIM截图20180625154003.jpg
        远在明朝的时候,解河村一带闹瘟疫,这场瘟疫将这里所有百姓的生命全部抹去,几乎无人幸免。为了让这一带不至于成为人口真空地带,当朝皇帝下令从山西移民到这里居住。
    TIM截图20180625154037.jpg
        其中有一家姓齐的,兄弟三人,为防止去一个地方而导致“全军覆没” ,兄弟三人在路上商议着如何保存齐家血脉,为了让齐家血脉延续下去,他们最终决定一个去河南,一个去枣阳,另一个则来到解河。
    TIM截图20180625153016.jpg
        刚到解河的时候,所能看到的就是尸横遍地,有的甚至直接就死在饭桌上,饭桌上的菜盆饭碗还保持着原样。那些从外地移民到解河的百姓先是将因瘟疫去世的当地百姓尸体掩埋,然后按照人数的多少在解河分田分地。齐家从现在的小齐庄一直到解河的从东头,这一块的田地便属于齐家。
    稳定下来后,为了纪念齐家的到来,同时也为了祈祷神灵保佑解河一方百姓平安,齐家人便集资在解河街以东正中一个制高点修建了一座庙,取名天齐庙。
    TIM截图20180625154124.jpg
        天齐庙修建好后,香火极盛,解河周边百姓都来这里烧香许愿拜佛。后来,齐家一个死了丈夫的寡妇在自己临死前,将自家的二十亩耕地捐献给天齐庙。从那以后,每年的清明节,天齐庙都会免费招待前来祭祖的齐家人,不管人数多寡,从不吝啬,这样一直延续了百余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因为破四旧,天齐庙成为当时新城公社解河管理区的办公地,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管理区撤并,加上解河街道改造,天齐庙被彻底拆除,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
    TIM截图20180625154935.jpg
    凋零的解河老街
        解河老街起源于何朝何代,我们没有见到相关文字记载,但据说在明朝山西移民到这里来的时候,这条老街就已经存在。整个老街长约500米,宽2米左右,当时各种商铺林立,逢集的时候,这条古老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几乎是挪不动脚步”。足见当时的繁华。
    TIM截图20180625153114.jpg
        这条古老的街道见证了这里数百年繁华的历史,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这条老街还繁华依旧,到了八十年代初,因为当时的老街已经承载不了过多的商户和周边百姓赶集时的拥挤,满足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地政府决定在老街东边,离老街约100余米的地方重建一条街道,让这条不堪重负的老街回归她她的安静。
    TIM截图20180625155058.jpg
        自从新的街道建起之后,随着商户迁移到新街,前来赶集的都把赶集的脚步移到了新街,于是这条老街便开始凋零了,没过多久,这条老街就被人遗忘。
        现在的老街,仅仅用凋零是难以形容的,因为她已经变得凄凉了,沿街的老房子已经破败不堪,仅仅只有几家还有人居住,虽然这些老房子有人居住,但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危房。
    TIM截图20180625154214.jpg
        站在老街上放眼望去,远处有几间青砖碧瓦的房子,这几间房子在众多的房子里面格外显眼,因为它和周围的房子相比,要高出一大截,据说,这几间房子过去的主人是当地一个有名的大地主,土改的时候,地主被打倒了,他的房子被分给贫下中农居住,一直到现在,房子依然完好如初,只是不管是以前的主人还是后来的主人,已经将它遗弃,空落落、孤怜怜地。
    TIM截图20180625155125.jpg
        在这里看到最多的是那种夯土墙和土砖墙房子,这样的房子基本上都没有住人了,门破窗残,院落长满各种野草,好一派凄凉。据当地人讲,这些房子的主人大都搬到新街上去住了,这些老房子既没有人要,也没有人管,于是就让它们自生自灭。
    TIM截图20180625151448.jpg
    被保护的古戏楼
        从解河新街向老街走去,走进街道不久,古戏楼便从一条巷子的深处出现在我们面前,再往前走,古色古香的戏楼便展现在我们面前。
    戏楼最前面是一个5x5米见方的戏台,戏台高约1米左右,戏台的两边各有一根立柱,立柱的上面全部是典型的木质结构横梁,支撑着外出约1米左右的房檐,顶部有各种塑雕栩栩如生,戏楼的两边有两扇门,正中用木板隔开来,想必这两扇门就是“出将入相”的通道,戏台的后面是一间砖木结构的房子,大约这里面就是当年的化妆间了。
    TIM截图20180625152403.jpg
        据当地老人讲,这座戏楼少说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一名五十岁左右的村民说,他爷爷告诉他说,他爷爷的爷爷从小就在这里看戏,具体是什么时候建的,他们也只是听说,但他们从小就在这里看戏,看电影,这倒是毋庸置疑的。
        而事实上这座戏楼建造于清朝乾隆三十二年,据说是因为周边百姓长期在天齐庙赶会,当地百姓为了满足前来赶会人的需要,在天齐庙的正对面建造了这座戏楼,从那以后,这座戏楼还有天齐庙就成为周边百姓享受文化大餐和传播文化艺术的地方。
    TIM截图20180625154300.jpg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这座古戏楼曾经遭遇过遭损坏,七十年代的时候曾经修补过一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座戏楼逐渐被电影电视所取代,戏楼失去了它的作用,昔日的风采也就不再。2008年,省政府在这里立了一块碑,并把这里定为省级文明保护单位被保护了起来。
    近一段时期以来,这座古戏楼又开始焕发出她的青春,当地村委会不定时请来戏班在这里演绎,吸引周边爱好戏曲的老百姓前来观看。
    TIM截图20180625145747.jpg
    被人遗忘的乐氏祠堂
        在解河村西头,与解河老街平行的地方,有一个名叫乐氏祠堂的地方。据当地人介绍,这个祠堂建造年代可以追溯到明代,之所以这座祠堂没有古戏楼闻名,主要是这座祠堂已经被解河学校所包围。
    TIM截图20180625152544.jpg
        乐氏祠堂在当年可以说是解河最辉煌的建筑,没有之一。这座祠堂属于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坐北朝南,三正三厅两耳房,两边各有三间厢房,正堂为三间砖瓦立柱结构,墙上方以及横梁上均有各种雕花。大门朝南,东边有一偏门面向老街。
    TIM截图20180625152637.jpg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乐氏家族渐渐没落,也许是其他原因,导致乐氏祠堂没人管顾,当地人便把乐氏祠堂改为校舍,方便周边学子就近上学。
    TIM截图20180625152713.jpg
        随着时间的推移,乐氏祠堂便成为解河村的学校,而乐氏祠堂的厅房、厢房也逐渐被岁月的年轮所碾磨消失,现在仅存祠堂的三间正厅和两间耳房,房屋结构仍保持原样,门窗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门窗,整个乐氏祠堂除了这三间正厅和两间耳房,周边均为近年修建的校舍。好在这三间正厅因为有人居住,保存基本完好。
    TIM截图20180625155008.jpg
    青龙嘴的传说
        在解河村老街的东头,有一个叫青龙嘴的地方。
        青龙嘴,原来有一块硕大的青石伫立在这里,这块青石如同龙头,眼鼻耳口栩栩如生,,在这块青石的后面,是一个长达几百米的山埂,这条山埂与青石天然合成,混为一体,如同一条巨龙横卧在解河村的正南方。
    TIM截图20180625152825.jpg
        据传,当时解河村前面的那条小河,因为河道窄,山洪大,每年总有几次泛滥成灾,让当地百姓民不聊生,为了让当地老百姓生活幸福,不再遭受水灾,上帝特遣青龙下凡,到解河村前小河的上游镇守,如发现山洪过大,青龙务必想办法阻止大雨,并分流山洪,保当地百姓平安。
    TIM截图20180625154338.jpg
        这块形似龙头的青石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治理河道的时候,被群众用炸药炸毁。后来,当地百姓在炸毁青石的地方建了一座土地庙,逢节前来烧香许愿,祈求平安。
    深山里的永葆寺
        永葆寺,又名运保寺和银包寺,还有人管它叫“咽包寺”,关于这个永葆寺,有多种版本的传说。
    永葆寺位于解河村以东,熊潭沟的最深处,离解河村村委会所在地大约10公里左右的大山深处。传说过去解河村有几个大户人家,家里非常有钱,由于解河地处大山的边沿,经常有土匪前来袭扰,为了防止家财被抢,几个大户在一起商议,决定在大山的深处建一个能够藏匿钱财的地方,这样土匪就不会将自己的钱财抢走。
    TIM截图20180625151527.jpg
        想法达到一致以后,几个大户便集资在熊潭沟的最深处建了一座石头庙宇,将钱财藏匿于此。为了掩人耳目,这几家大户还请来几个和尚在永葆寺里面面佛念经,这些和尚全部由这几家大户供养。
    TIM截图20180625153307.jpg
        后来,随着朝代的更迭,这几个大户也逐渐没落,几个和尚因为没有人供养,也都作鸟兽散了,留下三间石庙在熊潭沟,因为路途遥远难行,加上无人居住和管理,这几间庙房就渐渐垮塌,只剩下残破的石墙,目前寺庙遗迹尚存。
    TIM截图20180625151834.jpg
        另一种传说是以前居住在熊潭沟里的人,因为长期饮用这里缺乏一种矿物质——碘的山泉水,导致居住在这里的人几乎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患有缺碘病—甲亢—大脖子,当时科技并不发达,居住在这里的人并不知道是因为饮用水里缺少这种矿物质,认为是老天在惩罚他们,因此,当地居民便在熊潭沟的顶部建了一座石头寺庙,取名为“咽包寺”,希望这座寺庙能够保大家平安,消除长在咽喉上的那个大包。事实上,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居住在熊潭沟里面的百姓,每家至少有两个或以上的家人患有大脖子病——甲亢。现在,居住在熊潭沟里面的百姓已经全部搬出,加上食用加碘盐,大脖子病便在这里彻底消失了。
    TIM截图20180625154803.jpg
    奇山险峰无风垛
        无风垛,又名锦绣峰,属于解河村地界,位于田王寨西谷,无风垛三面峭壁,峥嵘直耸,仅一鸟道可通,中有大石盈丈,裂缝不足三尺,游人必侧身而进,险隘奇绝,山顶有灵芝寺。古志传说峰顶有避风宝珠,因此道寺里的长明灯几乎不受自然风的影响,在寺庙里居住的和尚只要往灯盏里面添加油料,油灯即可长明,因为有避风珠的原因,不管当地刮多大的风,这只灯连火苗都不飘动一下,故此,锦绣峰又被人称为无风垛,现在后者比前者更出名,人们只知无风垛而不知锦绣峰。
    TIM截图20180625153345.jpg
        据传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河富人戴烈山,将其家中黄白细软,全藏于此,仅以一支枪在上面看守,当时山中匪盗蜂起,未敢犯此,皆因无风垛三面均为万丈悬崖,仅有一条半人宽的小路通往峰顶,可见无风垛的险峻。
        在无风垛附近还有一个叫金狮摇铃地方也与解河有关。金狮摇铃是一条从田王寨主峰延伸下来的一条长长山脊,传说这里是解河豪绅戴耀堂戴九爷老母亲当年长眠之地。戴耀堂戴九爷由于家大业大,办理团练有功,被钦赐顶戴花翎,为安陆府守备团练使。当年戴九爷的老母亲去世后,九爷接连找了三个风水先生在崇山峻岭间寻找长眠之地,连续找了三天三夜,但一无所获。第三天的晚上,他们露宿荒山,夜里,有个风水先生突然听到狮吼声,他从帐篷里探头一看,一个拥有金色毛发的雄狮在一块坡地上摇头晃脑四处走动,狮子脖子里挂着金铃铛,叮叮当当响个不停。于是,出现金狮的地方就成了戴九爷的老母亲长眠之地。如今老夫人的坟头长满了林木,唯有那环绕坟地的高墙还能显出当年的奢华。
    TIM截图20180625153428.jpg
        由于无风垛顶部的建筑废弃日久,进入无风垛的第一道房屋只剩下一堵山墙摇摇欲坠,南边的大殿屋顶已经完全没有了踪迹,只剩下一圈的高墙。大殿后边的一个偏殿还算是有些香火。从地势上看,无风垛北边为桐柏山山系的若干条山脉环伺,如同一圈屏风围挡,注定无风或者微风,同时,南边也有一道山岭横亘,看来,无风垛果真名不虚传。
    TIM截图20180625154516.jpg
    鬼骨子洞与老虎洞
        上世纪那是年代之前,解河村的山上,可谓山高林密,山上古木参天,经常有各种野生动物出没。在解河村以东约3公里一座大山的半山腰,有一块硕大的石头,石头靠北下方,有一个长约五米,深约四米、洞口高两米的天然石洞,据说当年这个山洞是老虎的居所,多少年来,老虎一直以此为家,繁衍后代,后来随着山上的树木被砍伐,在这里的居住的老虎没有了栖息地,不得不放弃了他理想的住所,远赴他地谋生,从这里消失了。
    TIM截图20180625154644.jpg
        鬼骨子(音)洞位于熊潭沟里面,悬在一座大山的半山腰,整个山洞高宽在两米左右,深达百米。据说该洞为当年附近富人所挖,主要是为了藏匿金银财宝,后来被遗弃。现在,这座深洞已经成为蝙蝠的家园,里面居住的蝙蝠数不胜数,洞的底部仅蝙蝠的粪便就厚达三四十公分,可见里面的蝙蝠数量之多。
    TIM截图20180625154437.jpg
        在解河村的大山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山洞,他们都有不同的故事和传说。因为时间关系,栏目组没能一一到现场探访,深感遗憾。
    TIM截图20180625145915.jpg
    古银杏与古柿树
        在解河村,除了古建筑,最出名的要算这里的古树了。在相距解河村村委会以北约1.5公里的地方,有两棵千年古银杏树,两棵古银杏相距约1公里,一大一小,枝叶繁茂,充满着生机。
    TIM截图20180625154902.jpg
        在解河村老街操存良(88岁)家,一颗百年老柿子树不但枝叶繁茂,而且硕果累累。据老人介绍,这颗柿子树少说也有150年以上,还在他懂事的时候,就听他爷爷介绍说,“这棵树有百把岁了。”
    义阳大鼓起源地
        (本节内容摘自张先富《民间曲艺之花—万和“义阳大鼓”》一文)
        据有关资料记载,义阳大鼓这一艺术形式,由当地的民歌、孝歌、山歌逐渐孕育演变而成,其曲调为蛮调,口音与枣阳口语近似。其表演形式为,演唱者左手执板,右手击鼓,以节奏明快的前奏曲开场,唱腔有平板、飞板、嘹子、悲凋、垛子之分,前两个半句之后带有也也也哟、哎嗯噢唱腔。
    义阳大鼓,这门独特鼓书艺术就发源于解河村。义阳大鼓的“义阳”,源于曹魏时在此设置义阳县而得名,距今已近两千年之久。
    TIM截图20180625153524.jpg
        起初,义阳大鼓主要在街头巷尾或场坝庭院巡回说唱为主,富裕人家有重大事件也要请鼓书艺人说书。艺人易地演唱时,必有当地有声望的“牌官”负责接待,为艺人“排场”。20世纪30年代,由新城鼓书艺人吴承福在万和新城一带行艺,主要演唱曲目有《杨金豹下山》、《白文秀私访》、《白猿偷桃》等。1946年艺人在新城演唱时,当地青年文艺爱好者徐元秀慕名演唱者气度不凡,鼓书音调悠扬,便潜心仿学,后来在艺人的指导下,逐步掌握了义阳大鼓的唱腔、板式及演唱程式,成了这门艺术的唯一传人。
    TIM截图20180625154837.jpg
        1977年,在挖掘整理民间文化艺术时,义阳大鼓引起了文化部门的重视,对其进行了录音、记谱、整理,被《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湖北卷》收编。1991年以来,当地政府和文化站为继承、保护和发展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把义阳大鼓作为本地特色文化产品,并从声腔艺术、演唱程式、表演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创新,加工完善。改由原来的一人演唱变为一人领唱,众人陪唱,原来无伴奏改为用二胡、三弦、扬琴伴奏,增强了艺术效果。现在的义阳大鼓给人的感觉是场面大,气魄大,影响大,其艺术效果大大的优于原始的艺术效果,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从而增强了这种艺术形式的生命力,曾荣获省、市级奖励,并被中央和省电视台采录播放。
    随州文明网 领秀随州《发现》栏目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0 金钱 +40 贡献 +40 收起 理由
    双人鱼 + 40 + 40 + 4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0

    主题

    2万

    回帖

    44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41573
    发表于 2018-6-29 10: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河村,隶属于随县太白顶风景区管委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5484

    回帖

    4万

    积分

    白金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46151
    发表于 2018-6-29 11: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州历史文物古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1

    主题

    4789

    回帖

    4万

    积分

    执行干事

    Rank: 8Rank: 8

    积分
    45086
    发表于 2018-6-29 14: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州历史文物古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3835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5937
    发表于 2018-6-29 14: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希望这些还能继续被好好地保留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7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259299
    发表于 2018-7-10 08: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处随州历史的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7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259299
    发表于 2018-7-10 08: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的过去部是拥抱着现代,人们的视野有了这些才光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031

    回帖

    2万

    积分

    白铜队员

    Rank: 4

    积分
    29683
    发表于 2018-7-10 10: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活动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42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0846
    发表于 2018-7-10 10: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县太白顶风景区解河村不为人知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