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87|回复: 0

    改革创新为中国香菇之乡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三里岗镇打造随县百里香菇走廊

    [复制链接]

    93

    主题

    20

    回帖

    2555

    积分

    三级队员

    Rank: 2

    积分
    2555
    发表于 2020-5-9 08: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发展壮大随县县域经济,夯实集体经济的基础,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因此,千方百计发展地方经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是三里岗镇政府及财政部门职责所在。
          三里岗镇地处随州南部,人口42507人,全镇版图面积 318平方公里,辖十九个村(居)委会,“八山半水分半田”耕地面积47865亩。。发展“瓶颈”明显,只能立足本地资源,结合本地地理、气候条件做大做强香菇产业,作为发展地方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农民脱贫增收,增加财政收入的主导产业,本镇的香菇产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风雨雨几十年,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探索之路。三里岗的香菇产业由单一种植,“提篮小卖”到实现买全国、卖世界,从无人知晓的山区小镇到享誉全球的香菇之乡,是小香菇让三里岗镇人民走上了富裕的康庄大道。
          简单回顾香菇之乡的发展历程:
          提篮小卖、单一种植。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华中农学院杨新美教授,在三里岗镇率先试种椴木香菇成功,让三里岗的农民,从单一粮食种植广种薄收中,又找到了一条农民“土墙房转为砖瓦房,单身汉娶新娘”的致富之路。但随着香菇产业发展,发展的“瓶颈”逐渐显现,因为椴木生产香菇需要大量的林木资源,产量不高,毁林情况严重,再就是香菇销售都以自产自销,提篮小卖。难以形成规模经营,规模效益。
    多元种植,规模经营。根据香菇发展种植单一,毁林严重,难以形成持续发展的实际,认真学习河南沁阳、浙江庆元袋料香菇种植技术,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种植户利用杂木制成菌袋,进行种植,改变了过去,靠天收,影响香菇产量和品质,毁林严重的制约因素。香菇生产发生的质的飞跃。实现“户户买轿车,家家做洋房”,财政收入名列乡镇百强。
           改革创新发展,打造百里香菇走廊。菇乡的香菇生产,在发展的进程中,一些制约因素又逐渐凸显出来。香菇生产,种植科技支撑力不够,致使产前、产中、产后的管理。服务跟不上,菇农受损情况时有发生,为香菇提档升级,可持续化发展产生阻力,我们拿出过硬改革措施。
          发展香菇种植工厂化生产基地项目。以农村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组织成员开展食用菌种植,收购成员生产的食用菌产品,以及产品的初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为成员提供种植所需的生产资料,开展与食用菌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服务。2019年县、乡两级财政整合财政资金350万元。建设基地10个。取得了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建设百里香菇走廊。过去食用菌生产以千家万户种植小规模生产为主,原材料浪费多,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标准化生产执行难,原辅材料和菌棒废弃物随意堆放,造成环境污染和滋生杂菌,影响香菇生产的产量和品质。需集中规模化种植,因此,需建设百里香菇走廊。一方面广泛招商引资,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由公司提供基地、厂房、种植生产设备、基地。农户从事香菇生产、加工。相关部门做好技术指导,形成生产、销售一体化。另一方面县、乡两级财政部门,整合财政资金,从农户征地补偿,基地水、电、路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把随南三里岗镇打造为中国香菇小镇。(龚子文  张光志)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