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湖北精神文明建设 第    5    期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2024 年 5 月 31  日【 工作动态】 ●第二届湖北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启动
 ●2024 年湖北网络文明大会在汉举行
 【 文明时讯】
 ●襄阳、荆 门开展“ 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 ”宣传引导
 ●黄石发布“ 黄小石 ”说文明系列文创产品
 ●荆门开办“ 青年夜校 ”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 夜模式 ” 【 工作交流】
 ●十堰 :文明节“ 减 ”为爱加“ 分 ”
 ●宣恩:深化文旅融合 绘就文明底色
 
 
 【 工作动态】
 
 第二届湖北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启动
 5月22日 ,“ 阳光‘ 心 ’行动  健康梦启航 ”第 二 届湖北省未成 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举行启动仪 式 。本届教育宣传月将通过进一步聚合平台资源 , 面 向师生家长 , 举办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活动 ,提升师生 和家长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和素养 , 营造关心关注、积极支持参与未 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 良好社会氛围 。 活动 分 为四 个 主 题 周 进 行 ,每周围绕不同主题 ,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让未成年人 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
 2024 年湖北网络文明大会在汉举行
 5 月 28  日 ,2024 年湖北省网络文明大会在武汉举行 , 大会 以  “ 网聚文明力量 缔造美好生活 ”为主题 , 交流网络文明共建经验 ,  共话培育网络文明风尚 ,推动发挥网络文明力量 , 为推进中国式现  代化湖北实践提供丰厚文明滋养 。 大会正式发布 了“ 2023 年湖北  省网络文明建设十件大事 ”,在全省同步启动 了 2024 年湖北省“ 争  做中国好网民 ”工 程暨湖北省第十六届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宣传展  示活动、2024 年湖北省网络文明建设创新实践案例宣传展示活动、湖北省高校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宣传展示活动等 400 多项网络文化 主题宣传活动 。通过坚持发展和治理相统 一 , 网上和网下相结合 , 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 ,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
 
 
 【文明时讯】
 
 襄阳、荆门开展“ 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宣传引导。 襄 阳市拍摄制作公益广告短片《 为爱减负 为幸福加分》在各类媒体 平台播出 , 成立抵制高额彩礼志愿劝导队 , 深入社区、村庄宣讲劝 导 ,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 ,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所、站)加强 宣传引导 ,号召新人争做文明婚俗代言人 ,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 仪 ,形成了婚事新办、仪式从简、文明节俭之风 。 荆 门市印发宣传 引导工 作方案 ,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所、站) 因地制宜常态 化开展活动 , 刊播主题公益广告 , 面向适婚青年家庭开设婚姻家庭 辅导公益课堂 , 指导农村发挥“ 一约四会 ”作用 , 组建移风易俗志 愿队 , 引 导村民文明节俭操办婚俗礼仪 。
 襄阳开展“ 童谣润童心 共筑文明城 ”优秀原创童谣征集推广 传唱活动。 活动以丰富少年儿童精神文化生活 , 落实好“ 育新人 ” 使命任务为 目 标 , 面 向全市征集“ 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 ”“ 家乡建  设 ”“ 文明城市创建 ”等题材的童谣作品千余首 , 获奖作品被集结  成册 , 印制 10000 本广泛发放至各县( 市、区) 中小学校、幼儿园、乡  村学校少年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所、站) 、农家书屋等 , 并通  过报纸、新媒体等平台开设专栏持续展播 , 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 引导广大未成年人“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黄石发布“ 黄小石 ”说文明系列文创产品。 近期 , 黄石市积极 探索创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 举办 了“ 黄小石 ”说文明文创产 品发布活动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故事分享会 。 活动首先集 中发布扑克牌、帆布袋、钥匙扣等 7 件“ 黄小石 ”说文明文创产 品 , 在分享会环节由志愿者代表从文明实践到城市文明分享了各 自 的 志愿服务故事 。在发布的文创产 品 中 ,“ 文明扑克牌 ”将黄石市 当 前开展的“ 文明好习惯 随手做志愿 ”主题活动内容以清新的卡通 图文形式呈现在牌面上 ,既寓教于乐 ,又进行了创新表达 。
 
 
 荆门开办“ 青年夜校 ”积极探索新 时代文 明 实践“ 夜模式 ”。 为满足青年群体的发展需求 , 荆 门 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  地建设 ,创新打造“ 青年夜校 ”服务品牌 , 探索建立 了 新时代文明  实践夜间模式 。“ 青年夜校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所、站) ,  统筹整合多方资源 ,充分动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力量 ,建立 了 5 个  “ 青年夜校 ”文明实践点 , 为青年提供文化生活、技能知识、兴趣爱  好等方面的课程资源和学习平台 。 线上通过文明实践小程序 , 设  置夜校课程意向 收集平台 ; 线下通过“ 广发问卷 ”的方式 , 广泛收  集群众需求 ,摸清青年“ 想学什么 ”, 精心筛选确定符合青年实际  需求的优质课程 , 引 导青年由“ 机械学 ”向“ 兴趣学 ”转变 。
 
 
 【 工作交流】
 
 
 文明节“ 减 ”为爱加“ 分 ”
 —— 十堰市积极开展“ 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 ”宣传引导
 十堰市在推进移风易俗工 作中 ,发挥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基层、 联系群众优势 ,通过深化家庭文明建设 ,发挥文明实践治理平台作  用 ,创新载体 ,分类施策 , 引 导群众 自 觉抵制陈规陋习 , 文明节俭的  婚嫁新风受到群众拍手称赞 。
 深化家庭文明建设 ,培育文明婚俗。 以家庭教育为抓手 , 深化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从源头培育良好家风 , 引 导新时代婚嫁礼仪习 俗 ,破除盲目攀比、以彩礼论身价等扭曲观念 。一是婚姻家庭辅导 前移 。 十堰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在传统婚姻家 庭 矛 盾 调 解 的 基 础 上 ,将家庭教育关 口 前移 , 在婚姻登记中心设立服务点 , 普及婚姻 法律及孕育知识 , 强化婚姻责任感 , 为新婚夫 妻 和 适 龄 青 年 上 好 “ 婚姻第一课 ”。 二是文明户引 领好风尚 。 各地将“ 新风星 ”纳入 “ 十星级 ”创建 , 把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情况设为否决条件 。 竹 山县把积分制管理嵌入“ 十星级文明户 ”评比 ,培育出“ 创新‘ 积分 制 ’加出‘ 共同缔造 ’新活力 ”“ 柳林乡‘ 规 ’出新景象‘ 约 ’出新风 尚 ”等典型经验 ,教育引导农户从 自 家做起 , 自觉抵制高额彩礼 , 营 造婚嫁文明新风 。
 用好文明实践资源 ,贴心服务群众。一是用好宣教场馆 。 各地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广泛宣传宣讲《 关于红白理事会建设管理工  作的指导性意见》《 十堰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规章制度 , 用 法  治观念引导文明婚俗 ,规范文明行为 。 房县建设人情新风宣教馆 ,  通过礼仪之邦、变味的人情礼俗、人情新风诞生记、人情新风经验  与成效等 7 个板块展陈 , 生动反映该县治理人情歪风的重大成效 。 同时通过广播、公益广告、“ 人情新风 ”《 倡议书》《 宣传手册》等宣  传移风易俗知识 , 让“ 小 阵 地 ”焕 发“ 大 能 量 ”。 二 是 用 好 法 治 资  源 。 丹江 口 市、郧阳 区、张湾区文明实践阵地积极链接法治资源 ,  司法干警深入村居、社区 , 宣传《 民法典》, 通过观看《 直播退还彩  礼》教育视频、讲解“ 返还高额彩礼 ”典型案例等方式 , 引 导群众树  立健康、节俭、文明的婚恋观 。三是用好宣传载体 。 各地把道德模  范、身边好人请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所、站) ,让道德人物讲道  德故事 , 为文明婚俗代言 。 中国好人王义富创编花鼓船歌《 移风易  俗倡新风》,用群众喜爱的传统艺术形式 , 宣讲移风易俗的必要性  和大操大办的危害性 。 郧阳区文艺文化志愿者创编 二 棚子戏《 俩  亲家》,反映农村大操大办婚宴引起的矛盾冲突 , 引 导群众勤俭节  约 ,发展生产 , 勤劳致富 , 是“ 流动文明实践站 ”最受欢迎的节 目 ,  常态化在全区展演 。
 坚持分类施策 , 创新工作载体。 一 是 城 区引 领 婚 俗 新 时 尚 。 为满足城区适婚青年需求 , 十堰市探索打造“ 520 公交婚车 ”,2024  年 4 月 6  日 ,首台专用公交婚车正式亮相并投运 ,个性化的服务需  求、超高的性价比赢得年轻人一致好评 。 在“520 ”特殊节点 , 为 42  对新婚夫妇集体颁证 , 举办集体婚礼 , 通过宣读文明婚俗倡议书、体验传统婚礼仪式等 , 引领文明婚庆新风尚 。茅箭区打造“ 文明婚 俗 ”主题街区 ,在大型民宿、景区景点打造 3 个户外颁证基地 , 串联 当地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 , 提供婚礼公益服 务 , 融 入 婚 俗 新 风 教 育 ,让低彩礼蔚然成风 。二是农村新风助振兴 。 房县深化“ 人情新 风 ”工 作经验 ,建设文化礼堂 ,标配大厅和共享厨房 , 交由村民理事 会管理 。今年以来将建成投用的 30 个文化礼堂变身婚礼殿堂 , 免 费提供 给 村民 办 喜 事 使 用 。 村 干 部当 证 婚 人、主 持 人 ,“ 人 情 新 风 ”志愿服务队送节 目、送祝福 , 既文明、节俭又喜庆、热闹 , 受到群 众一致好评 。群众人情负担大幅减轻 , 家庭年礼金由平均 2 。 5 万 元降至 0 。 5 万元 。
 宣恩:深化文旅融合 绘就文明底色
 近年来 , 宣恩县充分发挥文旅融合在提升城市品质的独特作 用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 在文化供给、文明风尚、文旅创新上 下功夫 ,推动文明“ 软实力 ”为城市“ 硬实力 ”赋能 。2024 年 4 月 , 宣恩成为湖北唯一入选“ 全国十大旅游 目 的地高质量发展经典案 例 ”的城市 。
 以文润城 ,赋予城市生命力。一是深挖传统节 日 内 涵 。 办好 “ 我们的节 日 ”, 推出“ 一夜鱼龙舞 ”新春灯展、元宵民 间灯班大巡 游等系列活动 , 水上运动会等 20 余个节庆 IP 常办常新 。 二是打 造民族特色建筑 。 围绕穿城而过的贡水河 , 以“ 一线 串珠 ”的方式精心塑造“ 六渡 ”“ 八楼 ”“ 十 二 桥 ”等一批极具特色的 民族文化新 地标 , 河面打造总长 200 多米的“ 龙游贡水 ”游船项 目 ,成为省内外 游客必打卡人文体验项 目 ,“ 龙游贡水 ”盛景荣登《 求是》杂志、央 视多次宣传报道 。三是活化非遗文化魅力 。 建立四级非遗代表性 名 录 91 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123 人 , 宣恩耍耍“ 耍 ”进中南海 ,土 家吊脚楼建造技艺登上央视 ,薅草锣鼓参加中国原生民歌节展演 , 三棒鼓《 为党作颂词》亮相全国非遗曲艺周 , 先后获得“ 中 国 民 间 文化艺术之乡 ”“ 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 ”“ 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示范区 ”等多项殊荣 。
 以文化人 ,增强城市凝聚力。一是“ 出彩 ”温润人心 。每年持  续开展“ 出彩宣恩人 ”“ 出彩家庭 ”等典型推荐活动 , 累计涌现全国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1 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2 人、全国先  进 工 作者 2 人、中 国好人 6 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 1 名、全国孝心  少年 9 名 。二是微视频弘扬主旋律 。 围绕“ 文明城市 · 宣恩有礼 ” 特色主题 ,制作展播《 宣恩文明骑行指南》《 公厕十 二 时辰》等百余  个微视频 , 浏览量超千万人次 , 推动市民 文 明 交 通 守 法 率 保 持 在  95% 以上 。三是温情服务彰显城市文明 。 节假 日 期 间聚焦停车出  行、旅游交通、消费市场、通信保障、出租车运营、志愿者等方面推  出“ 暖八条 ”民生措施 ,广大市民 自 发让位于客、让路于客、让景于  客 , 实现城与人温暖互动、人与城共生共荣、人与人文明相处格局 。
 以文兴业 ,激活城市创新力。一是开发夜游路线 。推出“ 文澜 桥 - 音乐喷泉 - 兴隆老街 - 龙游贡水 - 民族风情街 ”精品夜游路 线 , 实施县城亮化美化工 程 , 实现“ 一河、六街、五点、多亭 ”点亮县城效果 , 兴隆老街被认定为“ 湖北省旅游休闲街 区 ”。二是创意夜  演项 目 。创新推出沉浸式戏剧《 遇见 · 施南》、宣恩贡秀 , 与 民族  舞蹈、民俗小 品、篝火狂欢、“ 蹦仙迪 ”等系列活动场景串联 , 丰 富  游客夜间娱乐选择 。 三是丰富夜食文化 。举办“ 元夕集市 ”“ 万人  烤活鱼嘉 年 华 ”等 主 题 餐 饮 集 市 , 在 核 心 景 点 路 段 设 置“ 地 摊 小  屋 ”“ 潮汐摊位 ”“ 一元摊位 ”等 , 既规范夜市管理 , 又引流入城 ,今  年春节宣恩仙山贡水旅游区旅游人次位列全省第 二 , 截止 5 月 旅  游人次已突破 500 万人次 ,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30  多亿元 , 同 比分  别增长 55 。 62% 、57 。 37% ,2024 年旅游综合收入有望突破 60 亿元 。
 
 报:中央文明办。
 送 :省委宣传部班子成员、厅级干部。
 发:各市、州、县文明办 ,省委宣传部机关各处室 ,省委讲师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