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10|回复: 0

    洪山镇:青山掩映青龙庙 产业叠加农村兴

    [复制链接]

    2453

    主题

    26

    回帖

    12万

    积分

    执行干事

    Rank: 8Rank: 8

    积分
    124089
    发表于 2025-8-27 14: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这个季节,走进青山环绕,绿树掩映下的洪山镇青龙庙村,满目皆是即将丰收的景象。
    360截图20250827144006595.jpg
      青龙庙村,这个曾因地处偏僻,物产和资源“进不来,出不去”,而导致集体经济薄弱,曾被榜上有名的“后进村”,经过洪山镇党委、政府连续几年的传帮带和“村两委”班子的痛定思痛和知耻后勇,现如今已蜕变为远近闻名的“隐形富裕村”。
      从负债到盈收,从满眼撂荒地到麦稻满田,从荒坡到金山,一场场嬗变的背后,是青龙庙村党支部书记刘贵国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产业执着”。
      “放弃谷麦种植,就是放弃农业的根本。”在农村长大的刘贵国深知农村农业农民的不易。但如何让2803亩耕地,成为全村人的守村寄托。为此,他多次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和村民大会,劝说有能力种地的村民,将好田好地继续种下去;对种不动地的农户,鼓励他们将土地寄存到村集体,收取土地分红;与此同时,刘贵国又组织当地米业公司与本村七位返乡能人对接,对本村生产的粳米和香稻,实行订单式种植收购,解决了种粮难问题;富余下来的劳动力,再有序引导他们进入香菇厂、果木基地、板栗基地劳动,获得新的收入。
      ‌2002年早春的青龙庙村会议室里,从外地取经赶回来的刘贵国,摊开一份土壤检测报告,向党员大会汇报:“土壤PH值5.8-6.5.最适合大红袍板栗生长,但至少要等五年挂果。”
      干还是不干,摆在眼前。经过党员大会和村民集体决策,必须干。没有启动资金,刘贵国带着村两委班子成员,找亲戚朋友借;缺乏技术支撑,他连续几个月往返随州、随县找专家请教。当村民集体出工将板栗苗栽进他们自己开挖的浅坡后,每天早晨和傍晚,前后湾的村民总会看见,这个穿着解放鞋、裤脚沾满红泥的刘贵国,在这座山那个坡上这里挖挖那里整整。
      经过几番寒暑和辛勤管护。2009年秋,板栗林迎来首个丰收年。村民李富玉记得,那天刘贵国捧着刚采收的板栗,挨家送:“乡亲们一起尝个鲜,这树还能挂果三四十年,咱们这代人,得给子孙后代留个发家致富的产业!”
      现如今,57亩的板栗林,年产量已达20余万斤。在刘贵国的带领下,每年采摘的新鲜板栗,根本不愁销路;下阶段,他还在计划将板栗装进礼盒,使其成为洪山对外宣传的旅游爆款呢。
      一朵香菇,撑起一个产业链。在洪山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刘贵国先后来到随县三里岗镇、草店镇香菇种植基地参观见学。刘贵国经过全面系统学习后,回到村里,他拍着胸脯说:菌棒原料用栎木,咱们山前山后有的是,只要我们肯下力气,哪有不富的道理?
      在他的带领下,青龙庙村又逐步发展起香菇种植,刘贵国不仅在白天指导拌料装袋,夜间还和村民一起蹲在火炉口监控温湿度。在他的辛勤付出和技术加持下,有林地有闲余劳动力的村民,都陆续开始进行香菇种植,经过岁月积累,十几年下来,户均增收已经达到2.4万元,妥妥的香菇种植“万元户+N”。
      更令人称道的是“以树制棒”的闭环生态,修剪板栗树的枝干粉碎后,可以制菌棒,省去原材料;废菌料还田,作为桃树、李树等果树的肥料,省去化肥开销。据了解,青龙庙村2024年鲜香菇产量,已经突破5吨;香菇种植衍生的产品,更是向省内外商超和助农专区上架。
      ‌    一地苗木,就是绿色银行。‌“果树苗木是活体资产,选对品种就是选对出路。”自刘贵国被洪山镇党委、政府、村民选任为村支部书记后,他就力排众议开始依托青龙庙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组织村民进行五月脆(八宝丹)李子、珍珠早油桃等网红品种的选育;这些年,已经陆续向河南省、枣阳市四井岗等地,预售出各类果树苗木30余万株。
      ‌    经过几十年的潜心发展,青龙庙村已然成为藏在山里的室外桃源,藏在盆地里的共富密码。‌站在青龙庙村的大山顶上,向东南西北眺望,可见层层叠叠的产业布局。山顶,林木和土黄牛休戚与共;山间,油桃与板栗作套种互动;山脚,香菇大棚与苗圃错落相谐;山下,稻田里谷虾共生生态养殖。
      每当看到村民高兴地数着售卖农产品的收入时,这位曾经英姿飒爽,如今已经两鬓微白的支书,慨然表态:“只有集体经济强了,每家每户钱袋子鼓了,我们村才算真的富裕了。”不看不知道,刘贵国独创的“五维种植法”,已经悄然成为青龙庙村的共富密码,村民更是真切地感受到共同致富的幸福感。
      当夕阳为青龙庙镀上金晖,当千年古庙檐角的风铃,开始叮咚作响,一个个从荒芜到丰饶的振兴故事,便从过去到现在逐一展开。(刘备、李晨宇)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