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各县(市、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随州高新区党群工作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坚持以培育实施文明实践项目为重要抓手,推动文明实践阵地用起来、队伍强起来、活动实起来、机制完善起来,更好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拟开展随州市第四届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展示交流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5年9月—10月
二、活动主题
礼乐之城 文明随行
三、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
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承办单位:随州市融媒体中心
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服务中心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
四、项目类别
本届项目展示交流活动围绕讲活科学理论、讲透党的政策、普及科学知识、活跃文体生活、涵养文明乡风等文明实践重点工作内容广泛征集优秀项目,主要包括以下6类:
1.理论政策宣讲类。围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我市加快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功支点建设等,用群众喜闻乐见方式开展的理论和政策学习教育、宣传宣讲文明实践项目。
2.文化文艺服务类。围绕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开展的文化惠民、文艺培训、文艺演出、文艺创作、文化交流展示等文明实践项目。
3.文化传承保护类。围绕赓续中华文脉,弘扬炎帝文化、曾随文化等,开展的文物保护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以及“我们的节日”活动等文明实践项目。
4.文明风尚培育类。围绕践行《随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开展的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养犬和不文明行为(现象)劝导等文明行为养成,以及深化移风易俗加强乡风文明建设,遏制高额彩礼、大操大办、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建立爱心银行、积分超市等文明实践项目。
5.网络文明建设类。围绕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向网上延伸拓展,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的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以及网络公益服务惠民等文明实践项目。
6.民生服务类。围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养老育幼、助学支教、卫生健康、法律援助、科学普及、热点问题引导等实施的文明实践项目,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五、活动要求
本届文明实践项目展示交流活动主要面向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行征集,报名项目必须实施一年以上,有核心团队、活动计划、经费保障、服务流程和管理制度等,并达到以下要求:
1.服务目标明确。项目聚焦文明实践主要工作内容以及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服务对象具体,服务范围清晰,目标明确可行,融入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
2.工作务实创新。项目在服务理念、操作模式、参与方式、效果评估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善于运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增强项目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
3.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实施按照“成立项目-招募队伍-实施项目-评价效果-优化项目”流程实行闭环管理,形成常态化运行机制。
4.实施成效明显。项目在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等方面,受到服务对象的充分认可。
5.社会影响广泛。项目具有较强影响力、较高美誉度,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和推介,运作模式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
在近三年湖北省和随州市同类赛事或展示交流活动中获奖的项目,不再纳入此次推荐范围。
六、实施步骤
1.申报阶段(9月份)。各地各单位可在随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云、“文明随州”微信公众号、云上随州客户端专区下载填写《随州市第四届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展示交流活动申报表》,连同支撑材料(图片、视频、PPT、媒体报道等)报送至各县(市、区)文明办初审,由各县(市、区)文明办汇总上报市文明办。各地各单位申报材料请于9月26日前报送至市文明办指定邮箱:szswmb206@163.com(联系人:李冰,15997874880)。
各县(市、区)文明办择优推荐6个以上文明实践项目,其中以文明实践中心为主体组织实施的项目不少于1个;随州高新区可推荐1个项目;其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视情况进行推荐。
2.评审阶段(10月上旬)。由主办方组织评审专家,按照项目实施成效、活动日常管理等方面对推荐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展示交流活动入围项目。
3.展示交流阶段(10月下旬)。由主办方组织入围项目进行现场展示交流,评出获奖项目并给予相应资金扶持。获奖项目将被优先推荐参加湖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展示交流活动。
七、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实施。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加强项目策划、设计和组织实施,整合县域优质资源,联创共建一批“新”项目,改进提升一批“老”项目,帮助所属文明实践所、站策划实施或提升群众身边的“微”项目。
2.扎实推进,提升工作质效。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发挥贴近群众优势,及时掌握群众需求,建好项目目录,定期发布项目清单,做好队伍招募培训,常态长效开展集中性和对象化、分众化文明实践活动,跟踪掌握项目实施情况及群众评价,在服务群众中提升口碑。
3.搭建平台,培育特色品牌。市县文明办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工作载体,搭建宣传展示交流平台,打造一批特色品牌项目。市文明办将进一步完善文明实践项目库,组织开展调研指导和培训辅导,编印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典型案例。同时,组织市级媒体对品牌项目进行宣传推介,带动各地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加强项目建设。
4.注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工作要求,切实把文明实践项目培育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来抓,不断创新广大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形式和载体,全面提升文明实践覆盖率和群众参与率、满意度。
附件:1.随州市第四届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展示交流活动申报表
2.随州市第四届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展示交流活动报名汇总表
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 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2025年9月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