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亲情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心理是否健康是决定一个人做人成败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被过分溺爱,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的现象日益突出,随之而来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步显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更加重视心理健康。 多年来,为了有效引导未成年人形成健康的心理,纠正个别儿童的心理偏差,随州市妇联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以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为载体,从营造亲情环境入手,努力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一、建机制,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市妇联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心理教育作为妇联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市妇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按照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中共随州市委、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其目标任务分工,把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促进儿童心理健康作为妇联儿童工作的重点,认真制定实施《随州市妇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和《随州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 加强专兼职心理教育队伍建设。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妇联工作培训计划,成立随州市家庭教育讲师团,聘请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士担任家长学校辅导员,不定期组织教研活动,经常性举办培训班、研讨会、专题讲座、报告会等。鼓励他们加强学习,着力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队伍,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 二、抓载体,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市妇联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责任,着力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家教水平,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全方位、立体式地实施推进,努力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家庭。成立了随州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培训、亲子游戏、印发宣传材料等途径,帮助家长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树立正确家庭教育观念。我们邀请湖北大学家庭教育专家明庆华来我市举办“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家庭”家庭教育讲座,组织了全市500余名家长和学生参加,许多家长认真学习,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广大家庭中掀起了新一轮“争当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双合格”活动热潮,促进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 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走进社区。以创建社区妇女儿童工作站为重点,先后在341个街道、社区(村)设立了儿童德育中心、小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践基地、儿童维权站等多种阵地,组建了家庭教育讲师团、法律服务队、少儿护绿队、禁毒宣传队等多支队伍,引导未成年人确立健康向上的精神导向,培育良好的习惯和心理素质。同时开通了市、县(市区)妇联12338“心理咨询热线”,有针对性地进行预约式服务、上门服务或电话咨询服务。组织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深入社区,就家庭教育中涉及的相关知识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倡导教育新理念,传播家教新知识。 三是心理健康教育走向社会。我们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大力营造“人人关心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电台等主流媒体,多角度、多层次聚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全面报道儿童保护法律法规和“春蕾计划”等工作30余次,推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计划各类先进典型的系列宣传11场(次),在社区、学校、幼儿园设立宣传栏1000余个,在全市掀起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潮。在88个乡(镇)、村、社区建立了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家庭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指导站及家长委员会。二是以文明创建活动为主线,先后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节约型家庭、廉洁家庭、平安家庭等文明家庭创评活动,努力提高家庭成员文明素质,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切实发挥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各中小学校成立家长学校,随时接待家长咨询,邀请社会上素质高且极富爱心的各界人士担任学校学生们的“知心姐姐”,创办“知心姐姐”教室,设立“知心姐姐”信箱,开通“知心姐姐”热线,倾听学生们的心声,解开学生们的心结。在随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作为常设公益性服务机构,免费进行心理辅导培训,对家长、孩子进行面对面的心理交流和沟通,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针对网瘾少年心理教育,2005年初,特邀了著名教育家陶宏开教授来我市举办“拯救网瘾少年”报告会,录制电视访谈节目,先后有1000多名学生和家长参加,其中,市外听众达百余人。使200多名沉迷网络的少年受到教育,脱掉网瘾。 在曾都区东城办事处文峰塔社区召开全市家庭教育工作推进会暨省级示范家长学校授牌仪式。专题总结部署全市家庭教育工作。随州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市神农律师事务所律师董立为参会的300多名妇联干部、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代表家长们讲授了《做知法守法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辅导课。 三、搭平台,着力打造关注未成年人工作特色品牌 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结合未成年人的思想实际,重点实施“四大行动”,拓宽领域,改进方式,丰富内容,扎实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 实施“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积极探索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模式,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站15个,努力为留守儿童办实事、解难事。积极争取省妇联和省发改委项目资金60万元,分别在曾都区洪山镇和广水市马坪镇中心学校创办了农民工留守家属(妇女儿童)综合服务体系试点。争取省妇联资金1万元,分别在随县洪山镇郭集村学校和广水市金星村学校建立省级留守儿童服务站,为留守儿童开通亲情热线电话。形成在学校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帮扶网络;在社会、村(居)委会组织、群团组织开展多种帮扶活动的管护网络;以政法部门为主体、配备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法律保护网络;以卫生部门为主体的心理关护网络。各医疗卫生部门配合学校,开展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医疗救助活动。为了让留守儿童以更加愉快的心情接收学习,市妇联专门为洪山镇郭集村留守儿童服务站购置了学习、生活、娱乐等用品。随州日报和随州电视台专版专篇报道了我市留守儿童服务站工作情况,有不少市民打来电话咨询,一位不愿留姓名的爱心人士专门找到我们为留守儿童服务站捐款1000元。曾都妇联启动了以“牵手促成长、爱心促和谐”为主题的关爱留守少儿“春风行动”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结对帮扶。 打造“爱心妈妈”公益品牌。为了进一步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我们向妇女姐妹发出倡议:伸出关爱之手,帮助留守儿童,争当爱心妈妈。这一倡议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已有2000多名各界妇女与留守儿童结成对子成为“爱心妈妈”。在“爱心妈妈”中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每周为自己的孩子洗一次澡、换一次衣服、整理一次文具、辅导一次作业、谈一次心、吃一顿饭。这些“爱心妈妈”主动承担妈妈的责任,定期与学校老师、留守儿童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令人敬佩,让人感动,充分展示了她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爱弱势群体的人精神和助人为乐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而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留守儿童、孤儿健康成长创造家庭般温暖的环境。6岁的小朋友丁萍是麻城人,由于父母在广东务工,她被寄留在广水市金星村5组的外公梅万财家中。像她这样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成了留守服务站里的常客。留守服务站成为了留守儿童的“家”。 开展“手拉手助孤行动”。农村孤儿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经过调查发现,我市有300余名农村学龄孤儿,他们现在虽然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免费上学机会,但绝大多数随着年迈的祖辈生活,生活状况、生活学习习惯、人身安全、心理上的缺失和负担仍然令人担忧,为此,市妇联牵头发起了“手拉手助孤行动”,对全市孤儿登记造册,实行动态跟踪资助,按孤儿就读年级实行分类建档,及时了解掌握孤儿学习、生活状况,及时向资助单位进行反馈。这项活动得到了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副书记丁贵桥同志带头资助了两名孤儿。活动自2005年开展以来,全市50多家市直单位、10多家企业和10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与326名孤儿结对帮扶,按照每人每年小学阶段600元,初中阶段800元,高中阶段1000元的生活费标准给予资助,直到孤儿完成高中教育。目前救助金额已达40多万元。市交通局每年“六一”将资助的孤儿接到随州,与他们共庆儿童节。 推动关爱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行动。我市受艾滋影响的儿童分布在曾都区、广水市、随县10个乡镇的60多个行政村。为了摸清底数,2007年和2008年,我们组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展开了拉网式的调查核实工作,详细掌握了儿童的基本现状、主要需求、救助信息等情况,并建档、登记,先后为符合救助条件的儿童争取到中国移动和全国妇联连续五年每年1000元资助的项目、省妇女发展中心的大学生爱心援助团项目和中国家教学会关注和支持项目。共争取资金50多万元。中国温暖“12.1”项目推动社会热心人士、爱心家庭给予这些孩子一份爱心和温暖之情,给予了生活照顾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关爱方式,让爱心家庭与儿童一对一结成关爱对子,促进儿童健康成长。通过爱心的传递和实际行动让更多的人去关爱、帮助这些孩子,使他们不被社会所抛弃,不再伤心、流泪。更重要的是通过爱心家庭的关怀,使这些孩子更加自信、自强,能够克服自卑,用良好的心态去勇敢面对生活,争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连续两年争取湖北新航线国际旅行社、湖北裕国菇业有限公司等组织艾滋病致孤儿童参加武汉一日游活动。通过一系列亲情关爱活动的开展,这些急需社会帮助的孩子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随县均川镇的艾滋孤儿刘大双、刘小双姐妹在齐星公司董事长徐德的关爱下,与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两样,她们阳光、健康、开朗、乐观,去年双双考取大学。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优势,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作,共筑爱心长城,为做好未成年人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