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13-9-23 08:17| 发布者: 钳工| 查看: 1052| 评论: 0|原作者: admin

    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为了有效引导未成年人形成健康的心理,随州市积极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四走进”活动,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全方位、立体式地实施推进,努力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一、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学校 我市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在全市所有大学、中小学和中职、技工学校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各类学校全面落实了“八个一”的要求,即成立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一支由持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老师为核心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制定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划、开设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编写一本心理建康教育校本教程、开设一个心理咨询室、开通一个心理热线电话、设置一个心理咨询箱。同时,我市每年组织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组织各学校派心理辅导老师外出培训,总结推广了随州一中“家长节”和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十必谈”等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不断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还被步提高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计划性、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逐步增强,其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渐显现。 二、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家庭 我们成立了随州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在88个乡(镇)、村、社区建立了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家庭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指导站及家长委员会,全市现开办有100多所家长学校,80%以上的学生家长能够受到不同程度的培训,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培训、“家教培训”、“爱心沟通”、亲子游戏、印发宣传材料等途径,帮助家长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树立正确家庭教育观念。近年来,我们坚持每年邀请5至10名教育专家来我市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先后邀请了陶宏开、明庆华、陈忠联、王长春、郑晓边等几十位教育专家和心理咨询专家赴我市各地举办讲座达200多场,现场参加的家长达10多万人次,有效提高了家庭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不断掀起“争当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双合格”活动热潮,促进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坚持每年针对不同的对象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节约型家庭、廉洁家庭、平安家庭等创评活动,努力提高家庭成员文明素质,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切实发挥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社会 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大力营造“人人关心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以创建社区妇女儿童工作站为重点,先后在341个街道、社区(村)设立了儿童德育中心、小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践基地、儿童维权站等多种阵地,组建了家庭教育讲师团、法律服务队、少儿护绿队、禁毒宣传队等多支队伍,引导未成年人确立健康向上的精神导向,培育良好的习惯和心理素质。二是妇联、团委等相关组织开通了面向社区的多条“心理咨询热线”,有针对性地对社区居民进行预约式服务、上门服务或电话咨询服务。三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社区行等活动,组织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成员深入社区、家庭,就家庭教育中涉及的相关知识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倡导教育新理念,传播家教新知识。 四是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电台等主流媒体,多角度、多层次聚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在《随州日报日报》开辟了专版,每周一版专题刊登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全面报道各地和相关单位开展心理教育的活动和专家的指导性文章。《关爱农村留守女孩》、《让花儿更鲜艳——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透视与思考》等文章深入人心,极富震撼力;《高墙内的忏悔》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进行反面典型宣传,以警世人。 五是在社区、学校、幼儿园设立宣传栏1000余个,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普及教育知识。六是在随州市民中心设立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作为常设公益性服务机构,免费进行心理辅导培训,对家长、孩子进行面对面的心理交流和沟通。并邀请社会上素质高且富有爱心的各界人士担任“知心姐姐”,创办“知心姐姐”教室,设立“知心姐姐”信箱,开通“知心姐姐”热线,倾听青少年的心声,解开未成年人的心结,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 四、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未成年人特殊群体 我市坚持突出重点,着力关注未成年人特殊群体的心理疏导,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积极作用。 一是实施了“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积极探索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模式,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站17个,努力为留守儿童办实事、解难事。投资60万元,分别在曾都区洪山镇和广水市马坪镇中心学校创办了留守儿童综合服务体系试点,为留守儿童开通亲情热线电话,形成了在学校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帮扶网络;在社会村(居)委会组织、群团组织开展多种帮扶活动的管护网络;以政法部门为主体、配备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法律保护网络;以卫生部门为主体的心理关护网络。曾都妇联启动了以“牵手促成长、爱心促和谐”为主题的关爱留守少儿“春风行动”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结对帮扶。为了进一步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市妇联开展了“伸出关爱之手,帮助留守儿童,争当爱心妈妈”活动,已有2000多名各界妇女与留守儿童结成对子成为“爱心妈妈”,她们定期与学校老师、留守儿童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坚持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每周为自己的孩子洗一次澡、换一次衣服、整理一次文具、辅导一次作业、谈一次心、吃一顿饭,为留守儿童、孤儿健康成长创造家庭般温暖的环境。6岁的小朋友丁萍是麻城人,由于父母在广东务工,她被寄留在广水市金星村5组的外公梅万财家中。像她这样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成了留守服务站里的常客,留守服务站成为了留守儿童的“家”。 二是开展了“手拉手助孤行动”。农村孤儿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经过调查发现,我市有300余名农村学龄孤儿,他们现在虽然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免费上学机会,但绝大多数随着年迈的祖辈生活,生活状况、生活学习习惯、人身安全、心理上的缺失和负担仍然令人担忧。为此,市文明委牵头发起了“手拉手助孤行动”,对全市孤儿登记造册,实行动态跟踪资助,按孤儿就读年级实行分类建档,及时了解掌握孤儿学习、生活状况,及时向资助单位进行反馈。活动自2005年开展以来,全市50多家市直单位、10多家企业和10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与326名孤儿结对帮扶,按照每人每年小学阶段600元,初中阶段800元,高中阶段1000元的生活费标准给予资助,直到孤儿完成高中教育。目前救助金额已达40多万元。结对帮扶的单位和个人除在资金予以帮助外,还要将这些孤儿作为单位和家庭的一员,定期与帮扶对象交心谈心,与孤儿共渡儿童节等节日,让他们有家的温暖。 三是开展了关爱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行动。我市受艾滋影响的儿童分布在曾都区、广水市、随县10个乡镇的60多个行政村。为了摸清底数,2007年和2008年,我们组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展开了拉网式的调查核实工作,详细掌握了儿童的基本现状、主要需求、救助信息等情况,并建档、登记,先后为符合救助条件的儿童争取到中国移动和全国妇联连续五年每年1000元资助的项目、省妇女发展中心的大学生爱心援助团项目和中国家教学会关注和支持项目。共争取资金50多万元。中国温暖“12.1”项目推动社会热心人士、爱心家庭给予这些孩子一份爱心和温暖之情,给予了生活照顾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关爱方式,让爱心家庭与儿童一对一结成关爱对子,促进儿童健康成长。通过爱心的传递和实际行动让更多的人去关爱、帮助这些孩子,使他们不被社会所抛弃,不再伤心、流泪。更重要的是通过爱心家庭的关怀,使这些孩子更加自信、自强,能够克服自卑,用良好的心态去勇敢面对生活,争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连续两年争取湖北新航线国际旅行社、湖北裕国菇业有限公司等组织艾滋病致孤儿童参加武汉一日游活动。通过一系列亲情关爱活动的开展,这些急需社会帮助的孩子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随县均川镇的艾滋孤儿刘大双、刘小双姐妹在湖北齐星公司董事长徐德的关爱下,与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两样,她们阳光、健康、开朗、乐观,去年双双考取大学。 四是开展了“失足少年”挽救行动。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越来越小,同一未成年人犯罪次数越来越多,犯罪的性质及手段越来越残忍的现状。随州市不断总结,探索出了一条庭审正面教育、家庭精神抚慰、学校帮助指导、社会合力帮扶,共同感化、挽救未成年人犯罪的新路子。主要措施是审判人员改革审判方式,寓教于审,积极营造让少年被告人容易接受的人性化庭审氛围,充分利用被告人过去的闪光点,唤醒其固有的良知,使其认罪服法,认真改造;同时积极了解被告人的家庭环境,分析家庭对其犯罪的影响,查清犯罪原因,找出教育感化点,并与被告人家庭签订帮教跟踪措施,对缺乏家庭温暖的,引导父母重新认识自己对子女的责任。

       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将进一步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四走进”活动,拓宽领域,改进方式,丰富内容,努力提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