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文明办,经济开发区党群工作局、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宣传文化局,市直各单位,市级及以上各级文明单位: 开展“道德讲堂”建设,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新实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是新时期弘扬传统美德、普及道德规范、引领道德风尚、提升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央、省文明办的工作部署和《湖北省省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14年版)》的要求,现就实施“道德讲堂”全面建设工程通知如下: 一、主要类型 道德讲堂以“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具体有以下几大类型讲堂: 机关“道德讲堂”:主要对象是机关公务员。以倡导勤政廉洁、忠诚负责、知礼守礼等为主要内容,教育引导广大机关公务员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改进作风、提升效率、搞好服务,争做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表率。 企业“道德讲堂”:主要对象是企业家和企业职工。在企业家中以倡导诚实守信、回报社会等为主要内容,在企业职工中以倡导敬业爱岗、自强自立等为主要内容,引导企业把道德教育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打造以先进道德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提升企业凝聚力,形成和谐的劳资关系,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行业“道德讲堂”:主要对象是窗口行业服务人员和文明单位工作人员,以倡导诚信服务、规范服务、文明服务、高效服务为主要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活动,提升窗口行业和文明单位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发挥表率作用,在全市树立、推广典型,达到引导全市各行各业的作用。 学校“道德讲堂”:主要对象是在校学生及教师。以倡导爱岗敬业、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美好品格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师生的道德文明素质,推动道德教育和文明教育进学校。 社区“道德讲堂”:主要对象是社区居民。以倡导遵纪守法、友善互助、关爱感恩等为主要内容,发挥志愿者等社区活动积极分子的作用,整合社区各类阵地,丰富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居民在主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村镇“道德讲堂”:主要对象是农村居民。以倡导孝老爱亲、文明礼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根据农民的接受特点和生活习惯,精心设计教育内容和形式,吸引农村居民参与。 新市民“道德讲堂”:主要对象是外来务工人员。以倡导文明礼貌、爱岗敬业、自强自立等为主要内容。在新市民相对集中的地区开设“道德讲堂”,利用周末双休日等业余时间,开展有针对性和普及性的文明素养、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使新市民树立遵纪守法、自强不息、健康生活等现代观念,尽快融入城市文明。 二、活动内容 重点围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倡导”和公民道德建设“四德”开展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公德建设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以“礼仪”为核心。 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以“诚信”为核心。 家庭美德建设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孩子、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以“和睦”为核心。 个人品德建设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以“友善”为核心。 三、建设标准 1、组织机构建设。各单位要成立“道德讲堂”工作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分管部门和具体工作联络员,具体负责人;制定“道德讲堂”建设实施方案和年度活动计划。 2、讲堂硬件建设。按照标准设置“道德讲堂”,有固定室内场所(可依托单位的会议室、党员活动室设立);有统一的背景(彩色,包括LOGO标识、雷锋头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副题等),背景设计要大气美观尺寸合理,有统一的展架、挂牌等标识;在氛围布置上,讲堂内要悬挂与道德有关的格言经典标语等,利用文字、图片、背景音乐等形式营造出浓厚的道德讲堂氛围;有规章制度、教材资料。 3、主题活动开展。按照计划开展活动并形成活动记录(时间、地点、参加人、授课人、授课内容、讲堂主要流程等),以文字记录、现场图片、视频资料等形式进行整理归档;至少每两个月开办一次活动;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主题;广为宣讲历史上以及身边涌现的体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优秀品德的事迹;利用网络、广播、手机等新媒体丰富讲堂形式。 四、活动流程 按照“省自己、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谈感悟、崇德礼、送吉祥、做善事”的“八个一”环节灵活设计,努力做到规范性和灵活性兼备。其中省自己、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谈感悟、送吉祥为必有环节,强化道德讲堂的仪式感,经常性地组织开展道德讲堂活动。 1、“省自己”:每次参加道德讲堂前,动员学员反思自身言行,查找在道德领域的欠缺地方。 2、“唱歌曲”:每次开讲前,组织学唱一首宣扬传统道德的主题歌曲,开场时同唱公民道德歌,使观众静心,尽快融入课堂氛围。 3、“学模范”:通过讲述1-2个身边的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或观看1-2个道德模范事迹短片,讲述经典道德故事、道德模范事迹、身边好人善行,引观众深思。 4、“诵经典”:组织学员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和道德格言,或邀请专家现场解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使学员接受道德教育,启发道德心。 5、“谈感悟”:组织课堂学员讨论心中感悟,体悟道德力量,并组织几名学员代表做交流发言,依据自身实际作出道德承诺或善举。 6、“崇德礼”:组织观众代表向“德”字行三鞠躬礼或者每次课堂教学员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礼仪,例如师生礼仪、商务礼仪等文明礼仪。 7、“送吉祥”:观众互送祝福感言并张贴到心愿墙上,或者由主持人、道德典型向观众赠送寓意“好人好报”的讲堂纪念品(印有道德感召力量的书签、书法作品等纪念品),扩大活动影响力。 8、“做善事”:动员学员在参加道德讲堂活动之后,做1-2件力所能及的好事,或将道德理念传扬出去。 五、队伍建设 以“自身素养强、道德素质高、文化修养好”为标准,组建专兼职结合的社会化宣传队伍。主要分为三个层面: 1、宣讲人员讲。组织培训专门的宣讲员队伍,利用各类宣讲素材,到群众中间进行巡回宣讲。 2、先进模范讲。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等先进典型作为宣讲员,邀请他们现身说教,传递道德风尚。 3、身边群众讲。组织“有道德的人讲道德”,吸引广大群众讲自己、讲他人、讲身边的道德故事,使群众成为“道德讲堂”的主人。 六、推进措施 1、强化意识,加强领导。各县(市、区)和各级文明单位要高度重视,把加强“道德讲堂”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的重要举措,建好、用好“道德讲堂”。各单位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道德讲堂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确保道德讲堂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市市级及以上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要在5月底以前实现“道德讲堂”建设全覆盖,其中市直和曾都区直各级文明单位、文明社区要在3月底以前建设到位并正常开展至少一次以上的活动。 2、贴近生活,突出修身。“道德讲堂”是修身养性的场所,要以事说人、以情感人、以德化人,引导人们崇德向善,达到净化心灵、提升道德素质的目的。既不能把道德讲堂办成专家学者的论坛和领导作报告的会场,也不能把道德讲堂办成普通的社区(市民)学校。各县(市、区)要学习借鉴常州市道德讲堂生活化的经验,建1—2个试点,让婚庆典礼、老人寿诞、成人仪式走进讲堂,使道德讲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 3、建设总堂,做好示范。为进一步扩大道德讲堂的普及性和影响力,市将在市民中心建立一所道德讲堂总堂。各县(市、区)也要在5月底前建立各自的总堂。总堂要选择在交通便利、人气旺盛、文化氛围浓厚的公益场所,长期固定下来,每月定期开展活动。总堂的环境布置、氛围营造、活动流程、主持人的水平、模范故事的选择和现场效果,要为其他讲堂做出示范、提供借鉴。总堂要整合机关、行业、窗口单位、企业等社会资源,实行轮流承办。市级总堂活动由市地税局、市供电公司等全国文明单位以及市国税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质监局、市食药局、市工商局、市卫计委、市住建委、市教育局、市总工会等行业主管单位轮流承办,组织本行业从业人员、服务对象进入总堂。各承办单位要制定详细活动方案,市文明办制定总堂年度活动计划。每次活动开展前通过新闻媒体媒介事先告知广大市民,调动市民自发参与的积极性。 4、做好培训,实现常态。主持人处在“道德讲堂”的核心位置,对于确保现场效果至关重要。各县(市、区)文明办要认真抓好主持人的培训工作,让他们有效承担现场调度、引人思索、帮人提升的职责。各单位“道德讲堂”要经常性开展活动,每月活动不少于一次,每次活动都要有明确的主题。 5、一堂一档,搞好展示。各“道德讲堂”在做好每期活动纸质材料整理归档的同时,都要建一份详尽的电子档案,将活动记录表、主持词、讲稿、图片、活动视频等以电子形式留存归档,反映道德讲堂的全面情况。市文明办将建立道德讲堂电子档案平台,并把各单位开展道德讲堂活动的情况,从4月份开始,在《随州文明网》上展播,以交流借鉴,考察实效,扩大道德讲堂的社会影响。 附:1、“道德讲堂”活动记录表.docx
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
IOS版APP下载:
安卓版APP下载: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