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超视距

    《孝经》原文及译文

      [复制链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22: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


    [注释]‘天下做父亲的,一定爱他们的儿子,天下做儿子的,一定爱他们的父亲,父子之爱,是天生的,不待勉


    强的,这个父子之爱的里边还含著敬意,父如严君,故包藏著君臣之义。父母生下的儿子,上为祖宗流传后代。


    下生子孙继承宗嗣。家族的继续绵延,莫大于此。父亲对子,即是严君,又是慈亲,有两重恩爱,所以恩爱之


    厚,莫重于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22: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


    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


    [注释]由于以上的原因,爱敬当由自己的父母起始。假如有人不爱自己的父母,而去爱别人,那就叫悖德。不敬


    自己父母而去敬别人,那就叫悖礼。爱亲敬亲,是顺道而行的善行,不爱不敬,就是逆道而行的凶德。立教的


    人,应该以顺德教化,使民知所爱敬,如果倒行逆施,悖德悖礼,民将怎样取法呢?今不站在顺的善行上边去


    作,反而站在恶的凶德方面去行,假定得了一官半职,有道德观念的君子,他绝不会以那个官职为贵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22: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


    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


    [注释]‘有道德的君子,却不是那样的作法,他讲出话来,必定思量可以使人称道他才讲,他行出事来,必定思


    量可以快慰于人心他才行,他所做的德行和义理,必定为人尊敬他才做。他所作的每一件事,必定可以为人取法


    他才作。他的容貌和举止,必定端庄伟大可以观看,一进一退,都是合乎礼仪,可为法度。照这样的居上临下,


    驾驭百姓,那老百姓,自然又怕惧的畏服他,爱敬他,并以他为模范而仿效实行,所以能够很顺利的完成其德


    教,而政令不待严格督促,自然就推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22: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注释]孔子引诗经曹风篇□鸠章的这两句话,就是说明‘一个负责管辖百姓的善良君子,他的威仪礼节,一定没


    有差错,他才能够为人作模范,而为老百姓所取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22: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孝行章第十 


    【原文】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


    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注释]孔子说:‘大凡有孝心的子女们,要孝敬他的父母,第一,要在平居无事的时候,当尽其敬谨之心,冬温


    夏清,昏定晨省,食衣起居,多方面注意,第二,对父母,要在奉养的时候,当尽其和乐之心,在父母面前,一


    定要现出和悦的颜色,笑容承欢,而不敢使父母感到有点不安的样子。第三,父母有病时,要尽其忧虑之情,急


    请名医诊治,亲奉汤药,早晚服侍,父母的疾病一日不愈,即一日不能安心。第四,万一父母不幸的病故,就要


    在这临终一刹那,谨慎小心,思想父母身上所需要的,备办一切。不但穿的、盖的、和棺材等物,尽力配备,还


    要悲痛哭泣,极尽哀戚之情。第五,对于父母去世以后的祭祀方向,要尽其思慕之心,庄严肃敬的祭奠,如在其


    上,如在其左右的恭敬。以上五项孝道,行的时候,必定出于至诚。不然,徒具形式,失去孝道的意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22: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


    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注释]‘为子女的要孝敬父母,不但要有以上的五致,还要有以下的三不。一、就是官位较高的人,就应当庄


    敬以待其部属,而不敢有一点骄傲自大之气。二、为人部属的小职员,就应当恭敬以事其长官,而不敢有一点悖


    乱不法的行为。三、在鄙俗的群众当中,要和平的相处,不敢和他们争斗。假若为长官的人,骄傲自大,则必招


    来危亡之祸。位居部属的人,悖乱不法,则必招来刑罚的处分。在鄙俗的群众中与人斗争,难免受到凶险的祸


    害。以上三项逆理行为,每一桩都有危身取祸,殃及父母的可能。父母常以儿女的危身取祸为忧,为儿女的,若


    不戒除以上的三项逆行,就是每天用牛、羊、猪、三牲的肉来养活他的父母,也不能得到父母的欢心。也不得谓


    之孝子。可见孝养父母,不在口腹之养,而贵在于保重自己的身体,方得为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22: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刑章第十一


    【原文】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注释]孔子又对曾子提醒的说:‘国有常刑,来制裁人类的罪行,使人向善去恶。五刑的条文,约有三千之


    多,详加研究,罪之大者,莫过于不孝,用刑罚以纠正不孝之人,自然民皆畏威,走上孝行的正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22: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注释]‘一个部下,如果找到长官的弱点,威胁逼迫,以达到他所希望的目的,那就是目中无长官,如果对于


    立法垂世的圣人,讥笑鄙视,那就是无法无天,如果对于立身行道的孝行,讥笑鄙视,那就是无父无母。像这样


    的要胁长官,无法无天,无父无母的行为,是大乱的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22: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要道章第十二


    【原文】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注释]孔子说:‘治国平天下的大道,应以救化为先。教民相亲相爱,莫有比孝道再好的了。教民恭敬和顺,


    莫有比悌道更好的了,要想转移社会风气,改变民闻习俗,莫有比音乐更好的了。要想安定长官的身心,治理一


    国的人民,莫有比礼法再好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22: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


    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注释]‘以上所讲的孝、悌、乐、礼、四项,都是教化民众的最好方法。但孝是根本,礼是外表,礼的本质,


    却是一个敬字,因此,如果一个元首,能恭敬他人的父亲,那他的儿女,一定是很喜悦的。敬他人的兄长,那他


    的弟弟一定很喜悦的,敬他人的长官,那他的部下和老百姓。也是很喜悦的。这一个敬字,只是敬一个人,而喜


    悦的人,何止千万人呢?所敬者,只是父、兄、长官,而喜悦的,就是、子弟、部属、大多数的人。所守者约,


    而影响甚广,岂不是要道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