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家群众的喜与忧
图中的山口之路看起来再普通不过,可是它确是一个贫困地区脱贫的辛酸写照。老家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村子院落在山下,大部分生产活动却在山上 。八个村民小组有山场面积千余亩,祖祖辈辈靠肩扛背驮,把生产资料送上山,又把收获物资带下山。由于那片山场的重要位置,历史上曾是日本鬼子祸害淅河和万店人民的重灾区之一。我所在的那个村民小组有两人合围的古树,被日本人放火烧光,山中人家全部赶下山,和我的先辈同湾居住。从此数百亩山地和山林的经营更为惨淡。一九六七年开始,组里父老们自力更生,苦战两个冬春,凿开了两条宽一米多、总长约两公里的人行小通道,到九十年代初期,他们又将其中一条长约三百米的上山主路扩宽至两米多,使手扶拖拉机在人力助推下可以上山。去年冬季,村委会四处化缘,终获镇政府支持、市直某部门扶持合计近二十万元,又依靠自己的力量,从老湾开始修路至山顶,其中包括,架一座十米跨村南河小桥、凿开这个山口子、硬化水泥路面长约近两千米。 这是我离开老家四十四年后,回去过清明所听到的又一大喜。前两喜分别是村西大河河面做了漫水桥可通汽车、村民喝上了自办自来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