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刺探、蹲守、潜伏、拍照、加密……这些谍战剧里的情节,似乎离我们很遥远。
其实,日常生活中,当你通过微信、QQ等聊天工具透露你身份信息时,也许千里之外的境外,就有一个正搜寻猎物的网络间谍将你锁定,引诱你一步步走向陷阱。
诡秘“漂流瓶”
一部手机、一条网线,涉及国家秘密的军用机场照片和机密文件就此流向境外。今年32岁的案犯熊某,因“为境外人员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5年。
一个普普通通的“80后”,是如何跌进深渊的?
一封邮件送来“生财之道”
熊某,随州人。2012年5月,他在某大学周边经营一家小商铺,生意清淡,经常上网打发时间。一天,他在QQ上闲聊时,突然收到一个诡秘的“漂流瓶”——一封奇怪的邮件。“谁可以替我拍照片,一张照片100块钱。”一个自称“李哥”的人,通过QQ漂流瓶发来这封信件。这份“工作”听起来似乎很简单,正为赚钱发愁的熊某迅速地回复了对方。
很快,网络那边也有了回应。李哥称,有个朋友在杂志社,需要湖北境内某军用机场的照片。这个机场恰好并不远,熊某便欣然答应。第二天,他就打的去机场,四下无人时,用手机拍了十几张照片,通过QQ发给李哥。
收到照片,李哥非常满意,爽快打给熊某500元“劳务费”。“赚钱竟这样轻而易举”,熊某认为李哥是个讲信用、值得信赖的人。
假扮女性刺探军事秘密
第一笔交易后,熊某和李哥的“合作”更频繁,报酬也从500元、1000元、2000元,涨到3000元、5000元……
“除了拍摄机场动态,你可以尝试了解部队训练情况,看见什么就写下。”按照李哥的要求,熊某不仅搜集报送了内部涉密刊物及其网上结识的现役军人、军事目标周边网民等情况,还定期到机场了解部队的动态。
他不断扩大观测范围,还用隐语的方式写日记,记录观测报告。飞机记录成“小鸟”,军人记成“小丑”,军车则写成“马车”。据介绍,熊某报送的20多份观测报告,涉及1份机密、2份秘密。
熊某还常常特意到部队机场附近网吧,看到有疑似军人上网,就装作不经意地经过,找准时机,牢牢记下QQ号码,然后以女性身份将其加为好友,通过聊天套取秘密信息。
感觉不对劲却已不能自拔
为了保证熊某这个情报源能够长期发挥作用,李哥煞费苦心。他不仅在经济上诱惑、感情上拉拢,还在业务上进行培训,教授搜集情报和逃避侦察的方法。持续半年之后,熊某发现李哥交办的事情让他越来越难以理解,渐渐对这份“工作”产生了怀疑。
据熊某交代,李哥会让他去更加敏感的地方,比如政府机关等部门。此外,还教他如何用电脑屏蔽外人,不让别人发现;照片如何打包传送。
熊某说,他老家在随州农村,独自漂泊在外打工多年,李哥像老大哥一样关心他,还让他找一份工作掩护其资产来源。“那个时候虽然有疑心,但还是没有抵挡住诱惑。”熊某说,他迫切需要钱,需要社会和身边亲戚朋友的认可、尊重。
省国家安全厅侦察员称,熊某已意识到对方是间谍,却一直铤而走险。究其原因:一是心存侥幸,以为网上联络无声无息难以发现;二是钱迷心窍,利令智昏;三是无视国家法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