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97|回复: 7

    美好的年味到底都去哪儿了?

    [复制链接]

    155

    主题

    114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2907
    发表于 2016-1-7 14: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梦中的绿洲 于 2016-1-21 16:06 编辑

    2.jpg
    【美好的年味到底都去哪儿了】
       
           文/梦中的绿洲

    1、【过去喜气洋洋的年味】

    记忆中的年味呀
    大街小巷、家家户户
    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热闹,简单,纯真,快乐

    男女老少亲朋好友欢聚一堂
    一件件年货早早办好各就各位
    一只只灯笼飞檐走壁熠熠生辉
    一幅幅对联龙飞凤舞妙趣横生
    一张张年画张贴上墙栩栩如生
    一件件新衣各为其主光彩夺目
    一声声爆竹响彻天地辞旧迎新
    一道道彩虹高空劲舞变幻莫测
    一个个梦想轰轰烈烈点亮夜空
    一阵阵欢呼请出红日普照寰宇
    一句句祝福温暖心田口耳相传

    理个发,洗个澡,做卫生
    写对联,贴年画,焕然一新
    打豆腐,炒坚果,动炸锅
    蒸三鲜,炖羊肉,香气四溢
    吃纯正的土鸡鸭鱼肉
    品绿色的瓜果蔬菜,唇齿留香
    逛逛街,神采奕奕
    赶庙会,兴高采烈
    划彩莲船,精彩纷呈
    舞板凳龙,舞狮子,生龙活虎
    半天云里踩高跷,惊险刺激
    电影电视好戏连台、引人入胜
    让人感觉其乐无穷,意犹未尽
    到处热闹非凡,笑语连天,喜气洋洋

    2、【现在索然无味的年味】

    现在的年味呀
    似乎处处弥漫着莫名其妙的空虚
    冷清,复杂,浮躁,烦恼
    父母小孩越来越少
    兄弟姐妹越来越散
    很难再团聚在一起
    衣服越来越多越来越漂亮
    可是再也没有多少新鲜感

    逛庙会里的
    划彩莲船,舞板凳龙,舞狮子,踩高跷
    难得一见
    看电影电视,大多数东施效颦
    恶搞炒作,娱乐致死,低级趣味
    鲜见精品力作让人过目不忘
    自然而然就失去了吸引力

    食物的品种虽然花样越来越丰富多彩
    但是安全卫生味道却越来越没有保障
    纯正的土鸡鸭鱼肉
    绿色的瓜果蔬菜越来越稀少

    拜年串门
    来也匆匆去也忙忙
    问好和祝福
    只是象征性与礼节性
    人际交往越来越现实
    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
    真诚沟通交流越来越少
    很多人都忙着升官发财
    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
    无法自由自在的玩乐
    不能细细的品味年味
    红包越多越大,礼品越贵越重
    感情越来越淡,压力越来越大
    匆匆忙忙过个年,赶紧投入工作

    3、【期待推陈出新的年味】

    年龄越来越大了
    年味越来越淡了
    春节越来越近了
    年味一年不如一年了

    亲朋好友越来越难团聚了
    年味越来越淡了
    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了
    年味一年不如一年了

    永远难忘过去美好的年味
    特别喜欢那时张灯结彩
    喜庆吉祥、简单纯真的气氛
    十分怀念从前阖家团圆
    其乐融融、幸福快乐的时光
    美好的年味呀
    现在到底都去哪儿了?

    你快快回来吧
    备受年俗文化煎熬的华夏儿女呀
    殷切期待着你
    与时俱进大放异彩
    热切希望着你
    推陈出新魅力永恒

    2016/01/08

    111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金钱 +30 贡献 +30 收起 理由
    丹之韵 + 30 + 30 + 3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114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2907
     楼主| 发表于 2016-1-7 15: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中的绿洲 于 2016-1-21 13:51 编辑

    1.jpg


    知名作家冯骥才谈“年味”

           “年味”,并不是物质的丰盛,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盛。浓浓的年味,其实是被我们自己的无知所消解的。它缘于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及其价值的无知,对人的精神生活需求的无知。 我们缺少的并不是对“年”的感情,而是“年”的新方式与新载体。我们要设法把“年”从生活中的必不可少,变为文化上的必不可少。使传承千载的生活的“年”,完美地转化为未来文化的“年”。人们对年有一种盛情。在过年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吃好一点,穿好一点,因为这不仅是一时的事,而是象征着未来一年的幸福与否。因为“年”是告别过去,面向未来的特殊时刻。因此,一切生活的理想都在这个时刻焕发出来。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而当生活和理想混合在一起,就有了年的意味。 年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我用四个字来概括———驱邪降福。喜庆、吉祥、平安、团圆、兴隆、长寿、富贵……这些都是年的意蕴,它们凝聚了人们对生活、对生命的所有的美好祝愿。如今,过年很难再营造出一年一度生活享受的高峰。年的意蕴和劲头就随之滑落下来,年意就出现了一大片空白。

            年究竟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我想,年首先是精神的。它决不是民族年度的服装节与食品节。而是我们民族一年一度的生活情感的大爆发,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大团聚,是实现梦想的大表现。 几千年来,老祖宗留下的最大的民俗就是过年。它通过各种传统的方式与形式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愿望、情感、理想与追求。无论是贴春联、吃年夜饭祭祖,还是守岁,燃放鞭炮,拜年等等,这些年文化的方式代代延续,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也就是团圆、亲情、祥和,此中包含着无比强大的民族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中国人每过一次年,就深化一次我们民族的亲和力、凝聚力,也就是加强民族的生命力。这是中华文化最深刻的一部分,是我们民族的至宝。 精神是无形的,似乎可有可无;物质是有形的,自然必不可少。精神的内涵往往通过文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由于轻视精神的意义,也就会漠视相关的文化,乃至于对于民俗所承担的民族精神与情感毫不关心。这就是春节乃至各种节日都渐见尴尬、空洞而又无奈的深层原因。浓浓的年味,其实是被我们自己的无知消解的。它缘于我们对自己文化及其价值的无知,对人的精神生活与需求的无知。我认为,年味虽然淡了,并没有伤到元气,更不可能消失。举两个现象:

            你看每年春节前的半个月,在各个地方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都能看到成千上万的人拥挤着,要在大年三十前赶回家,在年根的时刻和全家人团圆在一起。不需政府花一分钱,不用任何单位组织,全国上下有上亿的人,在同一时刻拼命地往家赶。这样壮观的场面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我们对家、对故土有着这样强烈的眷恋。这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从骨子里涌出的对家的情感。

           第二个现象,就是人们的抱怨——“现在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我喜欢听到这样的抱怨。并不是因为年味越来越淡的事实,而是因为,人们抱怨年味儿淡,一定是心里非常想过年但找不着年味儿。这一声声抱怨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人们对年的需求、对年的情感,是存在着的,只是找不到载体,找不着可以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的方式。 目前,春节及其风俗渐渐质变为一种文化。然而,我们并没有从文化的高度来享受传统,享受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没有创造出被大众普遍认可的有魅力的新习俗。因此,放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建设“年文化”这个不容忽视的文化工程。我们必须对“年”从文化上进行新的选择和弘扬,把过年从生活上的必不可少,变为文化上的必不可少,设法使传承千载的生活的年,完美地转化为未来的文化的年。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刻,我们更需要文化的依傍,避免迷失自己。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时刻,我们更需要凸显自己的文化身份,否则将会失去自信心和光荣感的根由。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如果我们还不清醒、不自觉、不有力地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及其载体,我们传统的、本土的、主体的精神情感,便会无所依傍,渐渐淡化,经裂纬断,落入空茫。照此下去,我们如今在过年时所感到的失落感,一定会出现在将来的更多时刻和更多地方。那时的人们可能很富有,但一定感到贫乏。而这些物质的富有和精神的贫乏,恰恰都是如今的我们留给他们的。


    1)上 善 若 水,天 道 酬 勤;

    2)淡 泊 明 志,宁 静 致 远;


    3)非 学 无 以 广 才,非 志 无 以 成 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2336

    回帖

    4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44335
    发表于 2016-1-13 11: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过年没以前开心快乐了,也没举龙灯舞狮子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114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290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12:37:5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中的绿洲 于 2016-1-21 13:16 编辑
    丹之韵 发表于 2016-1-13 11:53
    现在过年没以前开心快乐了,也没举龙灯舞狮子的了

    年过得越来越淡,美好的年味无影无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回帖

    82

    积分

    一级队员

    Rank: 2

    积分
    82
    发表于 2016-1-22 11:27:0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每过一次年,就深化一次我们民族的亲和力、凝聚力,也就是加强民族的生命力。

    这是中华文化最深刻的一部分,是我们民族的至宝。 精神是无形的,似乎可有可无;物质是有形的,自然必不可少。

    精神的内涵往往通过文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由于轻视精神的意义,也就会漠视相关的文化,乃至于对于民俗所承担的民族精神与情感毫不关心。

    这就是春节乃至各种节日都渐见尴尬、空洞而又无奈的深层原因。浓浓的年味,其实是被我们自己的无知消解的。它缘于我们对自己文化及其价值的无知,对人的精神生活与需求的无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114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290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22:39:1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我喜欢听到这样的抱怨。并不是因为年味越来越淡的事实,而是因为,人们抱怨年味儿淡,一定是心里非常想过年但找不着年味儿。这一声声抱怨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人们对年的需求、对年的情感,是存在着的,只是找不到载体,找不着可以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的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4050

    回帖

    4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42089
    发表于 2016-1-25 14: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大多是走亲戚,现在主要是走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1149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290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5:00:1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冰河世纪 发表于 2016-1-25 14:40
    以前大多是走亲戚,现在主要是走朋友


    感觉小时候才叫过年,现在叫放假。年味在岁月流逝中变得越来越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