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他是家乡曾经的高考状元、华科医学硕士,却因为热爱警察事业,以部队某三甲医院医生的身份,到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茅店派出所当了一名普通片警。 作为一名“光谷片警”,他辖区内有600多家企业。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他,被视为企业的守护神。然而,在片区工作3年来,他始终清廉如水,35岁了仍带着妻儿租房住。 他叫张文昌,现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茅店派出所社区民警。由于深获辖区居民和企业爱戴,2013年度他被评为全省优秀社区民警,荣获三等功。 一天要接40多个电话 他的手机是辖区办事热线 身高不到1.65米,走起路来慢而有力。从采访开始到采访结束,张文昌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一天下来有40多个电话。 和张文昌在企业走访,总有人拉着他的手说感谢:“张警官你是个好人,肯为咱们办小事。” 这一切,只因打张警官的电话管用。辖区居民和企业,只要拨打他的电话,几乎有求必应。 10月19日凌晨1时58分,夜已深。一阵急促的电话铃突然响起,电话那头是光谷一家国际酒店的经理张先生:“我们酒店一个客人的手包掉了,包里有1.7万元和两个U盾。” 没有犹豫,张文昌看了看睡梦中的儿子,穿衣起身,开车赶赴现场。宁静的午夜,他强打精神,调阅监控录像。 经过反复查看录像,当天凌晨1时33分,曾有4个男子出现在现场,其中一人顺手将手包拿走。此后,张文昌通过调取酒店的资料,找到了其中一名张姓男子留下的电话。打过去,却始终无人接听。 20日一早,还没睡足4小时,张文昌匆忙赶到派出所,用座机给张某打电话:“我是张文昌,茅店派出所民警。今天凌晨1时33分,你是不是在光谷某酒店捡到一个钱包?” 对方一听,慌忙答道:“张警官啊,我认识你!手包是我的一个朋友捡到的,我马上做工作让他归还。” 半小时后,酒店经理打来电话:“张警官,包找到了。我认你,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无论百姓还是企业,你只要真心付出,肯为大家做实事、做小事,对方就会认可你、支持你!”张文昌说。 “这就是张文昌。辖区的小事,永远是他的大事。”茅店派出所所长刘永胜说。 趴在板房一周抓住沙石霸 “零容忍”打击涉黑 东湖高新开发区工地众多。要让企业有个良好的环境,就必须对黑恶势力零容忍。 去年6月13日,武汉振发建筑有限公司一名项目经理小刘赶到张文昌的警务室,“有沙石霸强揽工程,还把我们打伤了!” 小刘说,自从当年3月公司进驻华中科技大学产业园干维修项目后,就有3名男子前来闹事。一名短发男子叫嚣:“开工必须要向我们汇报,沙石土方都得用我们的!”小刘不从,对方隔三差五就来“巡逻”。 “这样的恶霸不能出现在我的片区!”张文昌立即向派出所领导汇报此事。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专案组。 为抓这伙人现行,张文昌和派出所的5名同事,化装成农民工藏在工地的活动板房内。板房内没有空调,夏天如同桑拿房,酷热难忍,他们一守就是五天。 可这伙人没有再来。抓不到现行,就很难定罪。有同事想放弃,张文昌鼓励大家,“再坚持一天,总会有收获”。 果然,第二天上午,一辆越野车上下来几个男子,二话不说带着“家伙”就往工地里钻。张文昌和同事们一涌而出,将这伙人一网打尽。 “别看张文昌的个子不高,可是他骨头却很硬,敢于和恶势力硬碰硬!”同事吴惠明说。 “企业要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安全的环境,在张警官辖区,我们特别有安全感!”武汉际上空间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火眼金睛揪“内鬼” 为企业挽回千万损失 “片警”张文昌的辖区,有600多家企业,不少企业都是全球享誉的高科技企业。 可一些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核心技术被泄露导致产品被仿冒,后果严重。 工业园内一家经营激光产业的高科技公司,由于掌握了核心的激光制造技术,产品辐射十多个国家,产值达2.5亿以上。今年4月初,市场上突然冒出一家“陌生”的深圳同类产品的公司,产品价格低廉,不足该企业的70%。一时间,武汉企业的客户逐步流失。 公司高层分析,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有一种可能:有“内鬼”。 “不能让这些高新企业在东湖高新的版图上消失!”张文昌立即进入企业明察暗访,发现一名技术主管冯超(化名)十分可疑。通过调取此人的QQ聊天记录,张文昌发现该主管常与公司辞退人员王亮(化名)联系,并曾将公司核心技术文件带回宿舍。 张文昌立即将冯超带回派出所。 当张文昌找到王亮的电话号码时,冯超无奈坦白了一切:他承认自己暗中将核心技术卖给了王亮,换取高额回报。 此后,张文昌找到了深圳的那家公司,一面搜集该公司贴牌生产的证据,一面对之予以法律宣讲。很快,仿制产品淡出了市场。 仅此一例,张文昌就为东湖高新区的这家公司挽回了一千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此案之后,张文昌总结了一套保护企业核心知识产权的办法在园区推广。这套办法包括员工必须与企业签订规范的保密协议,核心技术人员工作时不许上网等。张文昌还亲自上门给企业员工宣讲知识产权与商业秘密的法律法规。 昔日“高考状元”租房住 痴迷工作清廉如水 对企业深情厚谊,对黑恶势力铁血无情,可对待家人,这个七尺男儿却无比愧疚。 整天服务企业,不知曾为辖区内的企业帮过多少忙,但今年35岁的张文昌始终清廉如水。他至今仍租住在南湖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里,家里最贵的家电就是一台用了多年的台式电脑,CPU风扇呼呼作响。这里每月租金一千元,张文昌带着妻儿和老母亲,一住就是5年。 记者在他家的卧室看到,花了几十元买来的布衣柜已经破了大洞,一件15元的衬衣,张文昌穿了三年,里面最“奢侈”的衣服,是一套崭新的警服。 “他这里太寒酸了。”来过张文昌家的同事大都沉默不语。 张文昌老家在随州农村,家境贫寒。高考那年,他以随州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华科大,读临床医学,几年的学费让家里扯上了几万元的债务。 毕业后,他幸运地进入部队医院工作,努力了几年终于将债还清。然而当他准备与女友结婚时,父亲和准岳父相继病重。孝顺的张文昌为此耗光了所有的积蓄。后来,两位老人先后离世。 说起张文昌的工作,妻子每次提起都心酸得抹泪。2011年,妻子分娩当晚,护士在门口到处喊家属,可始终不见张文昌,直到孩子呱呱坠地,张文昌才匆匆赶来。“儿子出生,父亲却不在身边,这是我一辈子的遗憾!”张文昌回忆,当晚派出所有一个紧急任务,他不忍心让同事顶班,自己去了。 “他太爱自己的工作了,有的时候甚至是痴迷!”妻子刘桂艳说,一次自己生病想让丈夫送去医院。刚出门,张文昌的电话突然响起,有个群众找他办事。张文昌“狠心”抛下妻子,赶了过去。 谈及这些,张文昌沉默良久。 “我是一名军转干部,虽然社区民警管的都是芝麻大点的小事,但我干得很充实,活得有价值!”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