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不会飞翔的鱼 于 2014-11-17 15:38 编辑
老子,始终是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一缕神秘,也是中国人绕不开的一种崇拜。老子何许人,孔子有一段评价: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犹龙,这是圣人的评价。当时的老子就能获得这样的评价,而且是圣人的评价,不难想见老子思想的锋芒。时代发展了,今日之于昔时,早已物是人非。然而思想却可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代代传承。今天中国人的生活需要一种精神层面的指引,科学可以引领科技去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但对人心灵的引导就显得不足,老子思想在今日的时代仍不失为救赎与指引的良方。
老子最珍重的思想全写在道德经里了,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月不敢为天下先”。这个时代需要老子的这种精神。首先是慈悲之心,看看这个漠视人的尊严的社会,为了自己的安全与安逸,其他人的尊严就需要漠视,其他人的苦难就可以无视。曾经有人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对可怜人没有一分的慈悲之心,而总是想要窥透那份可怜背后的可恨,那这个人就更加的可恨了。慈悲是不需要条件的,而今天的人们动辄就已自己的私心为衡量标准,这种动机下的行为,去老子远矣。贼莫大于德有心,今天的人们大多数都是大贼。行的是慈悲之行,怀的却可能是极度扭曲的动机。这种行为不但中国的圣人禁止,西方大哲学家康德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评判一个道德行为,不是去看这份行为产生的后果,而是看这份行为的动机,若动机是良善的,符合理性的法则,那这个行为就是道德的。今天的人们缺乏的恰恰是最道德的动机。老子的道德观要求无为,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今天的人们满眼的名利,满脑子的欲望,完全忘了去完善一个纯粹善良的心。老子思想对我们今天的人们最大的启示就在于以无为之心行道德之事,这道德之事可以理解为老子的三宝,无为之心正是要求人们去功利之心。这是走出个人困境和时代困境的一个法宝。
这是一个争贪的社会,老子的精神正可以治疗这份争贪的遗毒。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不争,就是最高明的争辩。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飘风骤雨是天地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不平之气不会持续很久。同样的别人与我们争时,也是心中有了不平之气。这种不平之气很快就会散去,我们何况增加那份不平,我们何必争,这是老子对我们的教导。今天这个时代,缺少了一种和平之气,所以处处有争贪,不平之气越抬越高,到最后反而不受控制,我们下意识的成了情绪的奴隶。不争,就是断绝那份不平之气的力量之源。何必争,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何必贪,五色令人盲目,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深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淡泊无为,慈悲为先的精神,对我们现在这个躁动不已,争贪不止的社会,真是良方。(葛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