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将随州大遗址片区纳入国家大遗址保护片区规划2014年11月19日09:05 来源:人民政协报 优化和整合随州古代曾国文化遗存,并将其纳入国家大遗址保护片区规划建设,对于有效保护和利用长江流域远古文化遗存、大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大遗址片区规模及内涵不够。擂鼓墩古墓群、安居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义地岗、叶家山墓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参照国家已经启动建设的大遗址片区标准,仅由这四处申报国家大遗址片区,在数量和保护级别上显得有些单薄,在内涵上显得不够厚重。 2.考古发掘研究不够。通过多年的抢救性发掘和初步调查勘探,虽然能够确定叶家山、义地岗、擂鼓墩、庙台子分别为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曾国高等级贵族墓地或都城遗址,安居遗址和羊子山墓地为两周时期噩国城址和高等级贵族墓地,但要全面真实地了解这些遗存的分布范围和保存现状,还有待进一步进行科学的调查勘探和深入评估。 3.部分基础性工作进展迟缓。目前擂鼓墩古墓群保护规划已经编制完成,通过了国家文物局批准并由省政府公布实施,安居遗址的文物保护规划将于2014年底完成,除此之外,相关的保护和展示规划还尚未启动。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擂鼓墩古墓群的核心地带有军队厂校,导致曾侯乙墓展示厅的改建工程一直不能开工,致使国家补助的2000余万元资金闲置多年。 对当前随州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建议: 1.成立省级随州大遗址片区建设领导小组。随州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仅仅依靠随州市本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建议成立由省政府领导任组长的湖北随州大遗址片区建设领导小组。一方面加强与国家文物局的沟通协调,尽快将随州纳入国家大遗址片区进行保护与利用,积极争取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支持随州开展大遗址保护的前期测绘、考古勘探及保护性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协调京山县、枣阳市,将京山苏家垄墓群、枣阳郭家庙墓地等曾国文化遗存一并纳入随州大遗址片区,扩大随州大遗址片区面积,丰富片区内涵。 2.加大考古发掘力度。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指导意见,建议在现有考古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科学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对部分自然损坏严重的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及时抢救珍贵文物,理清曾国文化的分布范围和遗址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召开学术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大专题研究和宣传力度。 3.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加快规划编制,文物本体维修保护,安防等保护性设施建设及征地、拆迁、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议请省政府组织协调解决擂鼓墩驻军的搬迁问题,以便尽快启动曾侯乙墓遗址展示厅的建设,以此推动擂鼓墩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 4.积极争取列入湖北省“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国家大遗址保护片区规划。建议湖北省发改委在编制全省“十三五”规划时,把随州、枣阳、京山等地作为整个大遗址片区一并列入建设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建设资金。同时,建议以省政府的名义向国家发改委、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主管部门报告,请求将随州大遗址片区像荆州一样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片区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