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12|回复: 10

    如何看待网络用语 人民日报提出的批评是: 就是有话不好好说

    [复制链接]

    61

    主题

    774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3393
    发表于 2014-12-4 21: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评论员 于 2014-12-4 21:20 编辑

                   如何看待网络用语?  人民日报提出这样的批评:
    就是有话不好好说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左盛丹
    2014年12月04日 10:06
      
      如何看待网络语言,是近些年争论不休的话题,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再次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引发了诸多不同意见。
      网络语言如井喷般出现,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新造语词不仅充斥网络,而且还影响到传统媒体和书刊,甚至成为许多年青一代的交往用语。
      其实,五花八门的网络语言,向来就分几种。其中一种早已有之,有的原意照搬,有的仅仅调换了某个字,有的不过是增添了新的义项罢了,由于在网络中被高频率运用,所以才增加了知名度。这类词汇,没有病症,一看便明白,即使与原意有所不同,但稍加解释就能一清二楚。“给力”,就不是一个新词;而“高大上”这样的说法,与已经使用了30多年的高大全也有鲜明的关联;“失联”,严格意义上还不能算是网络的发明,并且看了就懂;“拍砖”,在我小的时候,孩子们就常用;而“雷人”“吐槽”等,不但源自方言,且理解起来也挺容易;“山寨”的新含义虽说很新,但一说“山寨版”,大多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正能量”是个物理名词,最初来自翻译,不但被网络,实际也被所有人使用。至于“断舍离”“打酱油”“土豪”等等,也大体如此。
      另外还有一种,也就是广电总局在通知中所说,是随意篡改、乱用成语,是仿照成语而生造词语。这类网络语词,如“晋善晋美”“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累觉不爱”“喜大普奔”等,不但毫无语言文化的延续性可言,而且表意含混,无一不是硬性缩略、强行拼装的结果。有人说这些词汇网民都能看得懂,只有不上网的人才难以理解,事实上,什么才是网民并无严格的说法,我相信,那些经常上网看新闻、查资料、读文章、发邮件的人也未必明白。有人认为对这些新造词不能一棍子打死,但诸如此类的生造词,恐怕都是病词,可取之处实在不多。


      语言不断在发展,总是在演变,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词汇,这虽然是语言文化的历史,但所有发展和演变都有其内在的延续性,也都是大众生活的需要。最终替代文言文的白话文,并非凭空想象,也非生造而成,而是以早已普及的汉语口语为其基础。白话文所体现的历史延续性,最重要的就是保留了成语。成语是汉语的一大特色,显示了汉语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肢解、伤害成语是对汉语的严重破坏。能够加入汉语传统,是我们的本事,而破坏则不能不说就是败家子了。
      网络用语是语言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发展结果,也是一种必然产物,但井喷很容易鱼龙混杂,有可能会损伤语言美的主干,尤其像“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等的出现,就是网络造词缺乏底线的反映,是一种滥造;而那些“我不能同意你更多”之类的话,根本就是对语言和译文的不负责任,叫“有话不好好说”才更贴切。这些生造词,既不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无益于人际交流,最容易产生网络对文化的负面效应,所以,必要的规范和禁止无可非议。
      语言是我们民族文化生存的基石,也是民族审美意识最鲜明的体现,爱惜我们的语言就是爱惜我们的文化。(陈 原)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万

    回帖

    51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15123
    发表于 2014-12-4 21: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觉得是就是有话不好好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发表于 2014-12-4 22: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电总局下文,影视中禁止出现网络用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主题

    3293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574
    发表于 2014-12-5 11: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惜我们的语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61

    回帖

    8764

    积分

    铁牌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8764
    发表于 2014-12-6 20: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学生涌很好运用规范化语言,与网络的影响不无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1933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0041
    发表于 2014-12-6 21: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是鲜活的,才有生命力,这里面就有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当年的所谓“封资修”,现在也是少有人用甚至有看不懂了的吧?曾经要走的“汉语(字)拼音化方向”现在不是也熄火了?可是X光、WTO、NBA、VIP、MVP、WTA、OPEC、APEC等等,这些词你想挡也挡不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1933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0041
    发表于 2014-12-6 21: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断舍离”这个词,我是这个星期在看凤凰的一个关于简单生活的节目中看到的,后来摆渡了一下,才知道这个词来自日本:山下英子通过参透瑜伽“断行、舍行、离行”的人生哲学,并由此获得灵感,创造出了一套通过日常的家居整理改善心灵环境的“断舍离”整理术。其中,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通过学习和实践断舍离,人们将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断舍离非常简单,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东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通过实践断舍离,人们将清空环境,清空杂念,过简单清爽的生活,享受自由舒适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1933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0041
    发表于 2014-12-6 21: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0e2442a7d933c8959f4637fad31373f08202007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1933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0041
    发表于 2014-12-6 21: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1200443866_1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