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什么是纸 话说某人一不小心穿越到战国,在长平见到了赵军主帅,激动地说:“你就是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啊?”赵括大惑:“我是赵括不错,也会谈兵不假,可什么是纸?”确实难为了赵括,他老先生被自己害死500年后蔡伦才发明了造纸术。 现今社会,不知道赵括的人大有所在,但不认识纸的,恐怕罕见。纸这东西太常见、太便宜了,不说学生学习要用纸、机关、单位办公要用纸,就隔壁王老头每天去街上溜达一圈,回来捡的广告宣传纸就一大沓。别的不说,党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机关单位会议和文件都压缩了,再加上实行了电子政务,纸张消耗少了许多,倒是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但是年终检查将至,一些机关单位要开始准备内业资料了,不知又要浪费多少纸张。 在一些地方,每逢检查就要准备内业资料,就是要把全年的工作从计划、到实施、到总结一股脑地打印装订出来,以供检查组翻阅。这个资料准备得越详细,说明重视程度越高;资料准备得越厚实,说明工作成绩越好。资料的装订也从最初的用夹子一夹发展到现在统一字体、统一纸张、统一封面,有目录、有页码、甚至有插画的精美“书刊”。检查组成员通常会用10分钟的时间翻阅一下这些精美的“书刊”,有的是要对照考核表看哪项工作落实没有,有的纯属无聊,左翻翻右翻翻,打发时间。待检查结束,这些东西也就完成使命被束之高阁。 其实这些资料计算机办公系统里都有,档案室里也有存根,装订出来唯一的好处就是好看、方便领导翻阅。追根溯源,一是“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一切为了领导、为了上级;二是一些地方的检查考评机制不科学、不合理。检查一个单位年度工作完成情况不是去实地查看、去了解群众满意与否,而是坐在会议室里听这个单位的领导是怎么汇报的、看内业资料上是怎么写的。长此以往,会让内业资料的准备越来越“精美”,实际工作的开展越来越“缩水”,甚至流于形式。 据说,每造1500张纸,就要砍掉一棵大树。还据说居心叵测的日本人从不砍自家的树造纸,而是从中国进口纸浆加工成纸,再卖给我们。所以人家国家植被茂密,空气清新。而我们国家的某些地区却沙漠化严重,严重得连日本友人都看不下去跑过来义务植树。 如果有一天你也一不小心穿越到若干年后,问人要纸,人都不知纸为何物时,不妨看看四周,若如《机器人总动员》那般到处是钢铁、建材垃圾,那人类肯定是要玩完了。若四周还是郁郁葱葱的绿色,那倒是应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明天会更美好。但愿我们看到的是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