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襄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拟年内实施。未来3至5年,襄阳将打造“信用襄阳平台”,采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让守信者获“绿色通道”,将失信者拉入市场“黑名单”。
11月18日,襄阳公开曝光一批失信被执行人,包括32家公司和20名自然人,名单将录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库,列入“黑名单”,并依据《襄阳市“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向市直相关推送,形成信用查控体系并惩戒。26日,襄阳市2014年“劳动保障最佳诚信单位”名单公示,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等33家诚信单位上榜,他们将获得在评优评先、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用地预审、安排和拨付有关补贴资金时,在同等条件下的“绿色通道”。
按照规划,信用体系将以信用记录、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失信行为联合惩戒、信用服务机构、法规制度标准等5个方面为突破口,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机制。
守信激励,除对其荣誉称号在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外,在评优评先、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用地预审、安排和拨付有关补贴资金、登记注册、税收优惠等多方面同等条件下,可获“绿色通道”。
失信惩戒主要针对一般失信、较重失信、严重失信者。对于一般失信主要采用信用告知;较重失信者,将减少国家资金扶持、提高承保条件;严重失信者,将被襄阳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中被列入社会法人严重失信黑名单。不予以安排财政性资金,取消参与评先评优资格,依法暂停其执业活动,限制其再担任其他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担任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职务;撤销相关荣誉称号,禁止参与评先评优;在征信机构官方网站公示3年,典型案件在媒体上曝光。(楚天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