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苔花小小 于 2014-12-24 09:48 编辑
随国气度 ——随史探秘之四 刘永国 “汉东之国随为大”。《左传》上的这一表述,常令随州人为祖上的荣耀而自豪不已。 随国是汉水东部较旱的诸侯国。“随为大”是地域大,还是志向大?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亦或还有别的什么“为大”?
从大编钟说起 随是北方贵族,西周王朝的封国。她的受封之地,起始在肥沃的晋西南,即汾水之西今介休一带。 西周早期,周王室将随迁到汉东。那时的汉东,大部分应是待开垦之地。在随人到来之前,这里或许只有与炎帝神农有血脉关系的厉人繁衍生息。但随人不仅要与厉人分享汉东,还有接踵而至的唐国、郧国,甚至还有稍晚路过,却赖着不走的鄂国。随国必须与这些方国,分享从桐柏山到大洪山的汉东之地。由此,今天的人们可以推测,随国无论怎么大,也没有今日随州市的国土面积大。 说“随为大”,是比较而言,比起周围的汉东小国,如唐国、厉国、郧国、贰国,随国是大一些。但终究是难与秦楚燕赵齐魏韩相比肩。 “随为大”,应主要是鉴于随国做事大气,大度。 曾侯乙编64件一套、擂鼓墩2号墓编钟36件一套,两套编钟合为百件,音律相通、音色相谐,可以联奏套演。如此恢宏的乐队,如此大气的随国青铜乐阵容,一统中原的周王室可曾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可曾有?史上未见记载,地下未见出土。 商周被称为青铜时代,编钟在当时的上流社会,并非稀见之物,然动辄36件一组,64件一套,且5个8度音齐全,一钟双音,与齐楚等五国音律相通。如此博大、恢宏,实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随侯铸钟可埋头山林,一旦大钟铸成,自当铿锵于庙堂,音震九州,传闻于诸侯国之间。编钟的大气魄,让中原诸侯有了大印象。 随国之大气度,当然不仅仅是铸了大钟,还有挺身而出、保护被吴唐联军追杀的楚昭王,还有“救蛇得珠”,拥有独一无二的、令人羡慕的“随侯珠”。这样一些让人惊诧、感叹的事情,在中原,在南方流传,在庙堂、在江湖谈论,渐渐地,“汉东之国随为大”,成了共识。随为大,其实是气势大、气度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