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无欲则刚张 于 2017-7-14 11:37 编辑
“走,不理他,神经病!”一位母亲拉着孩子怒气冲冲地说道。就在母女俩转身走开的一刹那,那位母亲嗤之以鼻的不屑和小姑娘茫然无措的眼神深深地刺痛了我,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当时的情景却始终萦绕在心头,让我至今无法释怀! 难忘的记忆,往往缘于难忘的事情。谈起这事还得追溯到2003年4月的那个早晨。当时我接到单位领导安排,说近段时间上级领导和市民来电反映,位于沿河大道某学校门口周边环境卫生非常差,尤其是早晨上班时间段,人行道和主干道到处都是学生过完早后扔掉的食品袋、一次性碗筷、餐巾纸……虽然安排了两名环卫工人进行每天的突击清扫,但仍有些力不从心,单位派你去跟校方联系一下,顺便协助学校做好周边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安排雷厉风行,第二天赶紧起了个早床。一到现场,我的个天呀!说实话,我还真被当时的环境状况所吓着了,学校门前到处都是学生随手丢弃的垃圾,其中路上的白色塑料垃圾被过往的车辆卷起上下翻飞,场面可谓是一片狼藉。于是我急忙与环卫工人和学校的值日生们一起维护起卫生秩序。通过宣传和引导,很多学生都能将用过后的生活垃圾纷纷丢到垃圾箱(桶)内和垃圾车里,同时再顺便给这些孩子们讲一些卫生方面的知识。只要像这样进行规范,我想要不了几天学校周边环境肯定会有大的改观。就在自已暗自庆幸的时侯,一个小姑娘随手将用过的一次性碗筷扔到了地上“喂!小同学,不能乱扔垃圾,要讲究卫生,快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去!”我赶紧对这位小姑娘说。就在小姑娘弯腰拾起刚丢弃的垃圾时,被她身旁的母亲发现,对着孩子大声地呵斥道:“快扔掉,脏死了”当时孩子不好意思地望着我,再犹豫了片刻后,还是将垃圾重新丢到地上。就在这对母女俩转身扭头离开的时侯,我听见这位母亲说:“走,不理他,神经病!”声音虽然不算大,但我仍能清楚地听到,心中怒火顿时一下子窜起。正想上前理论几句的时侯,学校突然响起了最后一遍预备铃,为了不耽误孩子上学只好作罢。 望着母女俩远去的背影,心中惟有可气!可叹!可悲!可恨……不是为那位懵懂无知的小姑娘,而是为这位言传身教的母亲。不管是孩子上学起床晚了、还是怕迟到了……纵有万般理由,但作为家长在看到孩子在生活中一些不良习惯的时侯,是不是应该去严肃地制止和积极地引导呢?!但这位母亲的言行,让自已孩子扔掉的恐怕不仅仅只是垃圾,而是她今后人生成长中所必须遵守的文明举止和行为规范。 现在算起来,小姑娘应该已有二十多岁了,或在继续享受着快乐的校园生活,或许已参加了工作,更或许出阁嫁人相夫教子。不知何种缘故,多年过去我竟杞人忧天般地对这个小姑娘多出一些牵肠挂肚,不为这位口无遮挡的母亲的人格伤害,而是担心小姑娘会不会因为妈妈的言行而影响到她成长人生?是否会继承她母亲品行?是否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教育她自已的孩子呢?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父母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延续。所以,抓精神文明建设,应从娃娃抓起。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爱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是社会和学校的责任,更是每个父母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