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68|回复: 4

    七旬老人讲诚信 5年替亡子还债30万 债主被感动“打折”

    [复制链接]

    541

    主题

    1万

    回帖

    19万

    积分

    总干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2242
    发表于 2014-12-31 16: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儿子意外去世,留下近百万元的债务
                种地、养猪,什么苦都能吃
                七旬老父5年替子还债30万


    老两口一起做饭


    提起儿子,老伴就止不住流泪


    李开诚帮老伴整理衣袖

          2009年5月23日,年过七旬的李开诚永远也忘不了的日子,这一天他年近三十的独子遭遇车祸身亡。
          对于37岁才得子的李开诚来说,失子之痛,锥心刺骨。然而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丧事刚办完,债主就逼上了家门。做生意的儿子在去世后留下了98万元的债务。
          李开诚二话没说把儿子的债务担了下来,种地、养猪、打扫卫生……他什么苦都吃,一点点赚钱还债。5年来,夫妻二人已经为儿子偿还了近30万的债务。
          家里来人要去借凳子,午饭吃的山芋粥
          今年72岁的李开诚家住泰州市姜堰区张甸村,当现代快报记者到老人家里时,他从邻居家借来6张板凳,“你们坐。”老人有些局促地说。
          李大爷的家和周围干净漂亮的二层小楼比起来,他的“古朴”建筑显得很有年代感。“大概四五十年前我自己砌的。”李大爷说。
          这座两进的小房子只有一层,房里没有开灯,显得黑黢黢的。一进门是个厨房,地上铺着厚厚的灰,似乎很久没有打扫过了,角落里是些树枝和落叶,灶台上除了几口锅以外,空空如也。尽管临近中午,但看上去没有做饭的意思。李大爷掀开其中一口锅的锅盖,“有饭,”他朝着一锅看起来和水一样稀的黄色的粥努努嘴,“这是山芋粥,自家种的。”至于配菜,则是吃了很多天的蚕豆瓣,“反正我们牙不好,吃这个正好。”老人笑笑。
    老伴潘银珍是聋哑人,一看到儿子的遗像,她就抹着眼泪。喉咙里发出“呃呃啊啊”的呜咽声,比哭声听着还让人揪心。“每逢大年三十和初一她都哭,”李大爷摇摇头、叹口气,“不懂事。”可说着,自己也红了眼睛。

          不幸
          儿子出车祸去世,留下近百万元的债务
          儿子出事是在2009年5月23日,李大爷一下能报出日期。那天下午5点多,他和老伴正在准备晚饭,突然接到了电话,“可能是你儿子出车祸了。”还没等李大爷赶去医院,儿子就直接被送去了殡仪馆。“我(当天)没去,都死了,去了又有什么用呢。”
          但是自从那天起,李开诚就患上了眩晕症。“办(丧)事那段时间,我出门、走路,都会跌跟头。”村民们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李大爷常常连人带车栽倒在地,摔得头破血流。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李大爷都蹲在儿童医院门口,靠卖点小玩具挣钱,“万一跌倒了,会有人救。”
          邻居们说,李大爷一直家境贫寒,直到30多岁才娶到一个聋哑老婆,37岁生了儿子。后来,儿子娶了妻,生下一双儿女。几年前,儿子开始和别人合伙做生意,希望赚钱补贴家用,本以为日子会越过越好,没想到会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子走后,儿媳带着两个孩子改了嫁。留给老人们的,除了痛苦回忆还有儿子的98万元欠款。
          “丧事刚办完,要债的就上门了。”李大爷回忆,客气的,给他看了看借条作为提醒,不客气的,直接卷起了袖子……“人家要骂就骂,随便人家骂,”李大爷说,“我们欠人家钱,就得让人家出气。”老人抬起眼睛,“不算什么,我什么苦没吃过。”
          面对巨额欠款,李开诚没怨天尤人,他往自家门口一站,“爹妈给我取名李开诚,就是要我讲诚信。大家放心,是我儿子的债,我都认,一定想办法还钱!”他将20多个债主的名字抄下来,一个一个地开始还。
          还出的第一笔债,来自于儿子的近20万元的事故补偿款,这笔钱,李大爷一分没有留下。此外,每年低保款、独生子女费、土地征用利息分红的三千多元钱,也几乎全部用来还钱。
          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李大爷开始拼命想办法挣钱。

          还债
          养猪、种地、打扫卫生……赚点钱就还掉
          儿子去世后,李开诚做起了粮油生意,只要身体撑得住,他就骑着家里的三轮车,到油厂、粮管所买上米油,然后骑到村里贩卖,赚上一点点差价。每次一骑就要骑上一天。在村里照顾下,他还得到了一份保洁工作,每天上午花上两个多小时,拿着扫帚、铁火钳去花圃里捡拾垃圾,每月能拿到几百元补助。
          家里最值钱的,除了一台小电视机,就是猪圈里的三只小猪。老人每年养两栏,每次三只。“多了供不起。”他从附近学校提来泔水,将小猪喂大,到年底,每只能卖出七八百元钱。
          一天中的其他时间,老人还要去照顾自己的五六分(300多平方米)自留地。
          “他老婆不能听、不能说,帮不上忙,李大爷一天忙得不停歇,身体也不好,不知道他怎么撑下来的。”村里人说。
          这么忙活着,加上各种补助款,李大爷一年能拿到一万出头,而其中的一万元钱,都被他拿来还债。自己的生活用度,则被压缩到了最低极限。
          除了孙子孙女回家,老夫妇俩几乎不买菜,只吃自己家种的,平时更舍不得买荤菜,村里干部看着心酸,每月资助他5斤猪肉。等到了过年,两条鲢鱼和20多个馒头,就是二老的全部年货。由于每天只吃两顿饭,老人还患上了严重的胃病。

          敬佩
          被诚信老爹感动
          债主给他“打折”
          70岁的李吕桃和64岁的杨永才都是张甸村人,两人也都是李大爷的“债主”。两人说,他们是看着李开诚的儿子长大的,孩子做生意问两人借钱,两个长辈,二话没说,每人拿出了5万元钱,“本指望他能赚点钱,改善改善这个家。”
          听说孩子出了车祸,两人也立即有了思想准备。“你看到他家这情况了,我们没指望能把钱要回来。”因此几年来,两人从没主动开口讨债。
          但是李大爷的为人,他们也很清楚。“他曾经开过一个榨油的小作坊,给村里人榨榨油,用的都是大豆,什么都不掺,价格也公道,大家都说他人老实、讲信用,所以都在他家买油。”
          因此,几年后,当李大爷给每人送来6000元钱、坚持放到两人手上时,他们并不感到十分惊讶,“他就是这样的人。”可还是打心眼里敬佩,“能还上一点,就不简单。”村里人挑起大拇指,“过去人说父债子还,哪有当爹的代子还债的。李大爷诚信人!”
          因为同情李大爷的遭遇,加上感佩他的诚信,和李吕桃、杨永才二人一样,村里很多人在收到李大爷几千元钱的还款后,就再也不肯要其他的,“给你‘打个折’,就当是还清了。”他们说。
          尽管现在已经没人主动上门要债了,但李大爷还是在没日没夜地努力赚钱。“不把钱还了,我良心交代不过去。吃了饭有一口多下来的,我都拿来还人。已经还了40多万了,还剩一半多。”见记者吃惊,李大爷解释,“其实真还上的不到30万,很多人给我‘打了折’。”
          “这么多债,得还到什么时候?”记者问道。
          “还到我最后一口气!”李大爷斩钉截铁地说。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主题

    1427

    回帖

    2万

    积分

    白铜队员

    Rank: 4

    积分
    22489
    发表于 2014-12-31 17: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福星高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3

    主题

    2万

    回帖

    33万

    积分

    观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30361
    发表于 2014-12-31 17: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很感人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zlsmt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392

    回帖

    3万

    积分

    白银队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9142
    发表于 2015-1-6 11: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无处不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368

    回帖

    4315

    积分

    四级队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15
    发表于 2015-3-1 19: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债,得还到什么时候?”记者问道。       “还到我最后一口气!”李大爷斩钉截铁地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