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国旅游新闻网讯 记者张清、通讯员付广林报道:近年来,广水市依托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大力挖掘红色文化、詹王文化、农耕文化,实施精品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广水市乡村旅游达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绿色桃源、詹王故里、连氏文化等一批乡村旅游文化名片享誉全国。
该市引导农家乐由过去的低水平、低层次、因陋就简投资向吃喝玩游购娱一体化转型,乡村旅游产业的关联性和专业性不断增强,同其它产业的融合逐步增多。目前,该市共有乡村旅游农家乐336家,其中高星级6家,五星级1家,四星级2家,涌现出徐家河水泊梁山度假村等一批水平、层次较高的农家乐项目。
突出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等特色,由大众化发展向特色化发展转型。武胜关镇桃源村突出百年石屋、万棵柿树、世外桃源的独特禀赋,聘请北京绿十字科学规划,按照“风貌自然、功能现代、产业有机、文明复归”理念,从最初石屋改造逐步发展成为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于一体的中国美丽乡村;陈巷镇虎弼冲村致力挖掘连氏文化,在国内外产生影响。吴店镇浆溪店发掘桐柏山红色文化,谋划修复新五师司令部旧址,打造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旅游投资主体不断增多。该市采取项目资金整合投入、政府引导鼓励投入、引进社会资本加大投入、股份合作持续投入等方式,致力保护性开发古村落、古民居,走出一条农村乡野文明保护与张扬之路。全市争取乡村旅游项目扶持资金400多万元,引进民间资本开发5亿元以上,乡村旅游发展速度已赶超传统观光型景区,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区域旅游合作不断加快。该市发挥地处鄂豫两省交界处的“三边”经济优势,积极策应河南信阳鸡公山 “金鸡复鸣”计划,整体打造鸡公山旅游名村和桃源绿色幸福村,借山扬名,合作共赢。打好大别山试验区品牌,大力挖掘大别山、桐柏山红色文化,整体融入大悟、随县、信阳红色文化旅游带。积极与曾都洛阳银杏景区、随县炎帝故里景区合作,发掘打造马坪詹王文化、徐家河农耕文化园,促进旅游协作一体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