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随州质安站 于 2017-12-28 17:24 编辑
挂下倒档又何妨 卢林洲
昨天,坐朋友车去办事,经过一小巷,快到尽头,突遇对面拐进一辆红色的小轿车,朋友鸣笛,见无任何反应,果断地挂起倒档往后退,直至小轿车顺利通过。 事后,我埋怨朋友:“咱们的车快要出巷口了,凭什么是我们往后倒,理应是对方把车倒回主干道呀!“ 朋友说:“你没看到吗?我在鸣笛时,对方没反应,发现是个女的在开车,又是拐弯处,估计她是个新手,你说,我不选择倒车,却让一个新手去倒车,出了事情怎么办?” 朋友的回答,让我无言以对。 难怪别人都称朋友“老实人”,说他就是喜欢让,在单位轮到公休假,总是让别人先休,导致自己上班十几年,没休一次公休假;几次到手的“先进工作者”拱手让给别人;多次外出的学习机会,他却以“自己还年轻,有的是机会”推给了一些年长的同事;在家同爱人发生矛盾时,无论是对是错,他首先检查的是自己;当别人说他胆小怕事时,他总是微微地笑着说:“这年头没有谁怕谁,但是,遇到任何事情都得放冷静点,退一步也就海阔天空,百事大吉!“ 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遇到的一件事,也是在一个小巷里,两位女士开车相对而遇,由开始的互不相让发展成相互谩骂,最后,各自干脆拔掉车钥匙,互搬救兵,使本来就窄的巷子严重堵塞。幸好,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她们搬来的救兵——各自的丈夫,属业务往来关系户,方才破解一难,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车与车相对而行,常会遇到彼此让不开的路,与其咄咄逼人向前冲,还不如挂倒档往后退,两车邂逅是一种缘份,互相谦让更是一种豁达、一种人格魅力的展现,而挂倒档则是一种温馨的爱、一种贴心的爱。 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互相谦让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一种美德,更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 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主动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最后这里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古人崇尚“温良恭俭让”,我们今人更要以一颗包容的心去善待他人、理解他人、感恩他人,勇于做一个“挂倒档的人”,用大爱去赢得他人的支持和认可、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