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57|回复: 9

    随州史志(连载)

    [复制链接]

    787

    主题

    3976

    回帖

    23万

    积分

    总干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0985
    QQ
    发表于 2018-3-22 18: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史 前 时 期


    据考古发掘表明,在距今5000年至6000年前,已有一支远古人类在随州生息劳作。1957年6月,湖北省文管会文物调查组在距随州市区约5公里的山地采集到一件石英岩打制的石器。经专家鉴定,确认这件石器是旧石器。这是湖北乃至长江流域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遗物。

    随州境内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文物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50余处,新石器时代文物近几年来3000件。其中,较著名的有淅河西花园遗址和三里岗冷皮垭遗址。

    淅河西花园遗址距随州城约20公里,遗址分上下二层。下层因潜入水面以下,未能大规模发掘,从出土少部分遗物来看,已证实其文化内涵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类似。上层为屈家岭文化层。在这一层中发掘房基5座,皆由红烧土块堆积而成,木骨泥墙,茅草盖顶。还发现大量稻谷壳、窖穴、成人墓葬、儿童瓮棺葬及当时人们使用的石刀、石铲、石斧、石錛等生产工具和彩陶壶、杯、钵、豆、碗、罐、鼎、盆、锅、甑、空心陶器、玉珠等大量生活用具和工艺品。

    三里岗冷皮垭遗址距随州城西南约40公里。遗址中不仅出土了磨制石斧、石刀、石镰、石箭镞等石器,而且出土了夹砂陶、泥质灰陶及泥质磨光黑陶等陶器,尢其以彩绘蛋壳黑陶最为典型,还发现了大量含稻谷壳的红绕土块。经专家分析鉴定,其文化内涵包括屈家岭文化和中原地区龙山文化这两种文化遗存。

    大约5000年至6000年前,炎帝神农部落在随州一带繁衍生息。关于炎帝神农其人,据大量文献记载和当今学者考证,有“一人说”,即炎帝就是神农,神农就是炎帝;有“合二而一说”,即春秋早期时,炎帝、神农分见文献,春秋中期后,周人与楚蛮融合,南北方共尊的炎帝、神农合成炎帝神农氏。两种称号合二而一过程大致完成于秦汉之际。也有“代表说”,“文化英雄说“,即炎神农是新石器中晚期南方部落首领的优秀代表,是中华民族创世的”文化英雄“。关于炎帝神农的生地,据大量史籍记载,有“厉山说”,即炎帝神农“起列山,谓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厉乡位于今随州北,此说代代相因,足证不谬。也有“宝鸡说”、“华阳说”、“迁徙说”。但随枣走廊西花园、冷皮垭、雕龙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表明:炎帝神农具有深刻的南方属性,汉水中游的随州厉山一带是炎帝神农兴起之地及活动的中心地带。炎帝神农部落在这里发明了“烈山泽而焚之”的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法,首创耒耜等农业生产工具,首创种植业,制作陶器,首创纺织业,发明医药、煮盐,首作琴瑟,始作集市,开创中华民族的农业文明之先河,对中华民族的孕育和演进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7

    主题

    3976

    回帖

    23万

    积分

    总干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098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3-22 18: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商、周时期


    夏朝建立前后,即尧舜禹时期,随州一带乃至整个长江中游都是三苗的居地,而随州地区处于三苗的北疆,因而在夏人同三苗的斗争中,随州成为双方的争夺的要地,尧舜禹也由此同随州地区结下了不解之缘。

    “尧放丹朱”。据《世本》、《尚书 · 尧典》、《汉书 · 律历志 · 世经》等记载,丹朱即尧的儿子。尧为了征服三苗,封其子丹朱于丹水为诸候。丹水即今河南淅川县西南,在随枣走廊西端,其中包括今随枣走廊。

    “舜耕厉山”。舜继位后,对三苗采取“先教化、后分流”的策略,初步改善了夏人与三苗的关系,部分夏人移居随枣走廊,于是,出现了“舜耕厉山”的传说。厉山,即今随州厉山。古往今来,随州留下许多纪念舜的遗迹。如:厉山山上有帝舜庙,山腰有舜田,山脚有舜井。据清同治《随州志》记载,随州城南一里有东汉灵帝光和三年之舜子巷义井碑。《方舆胜览》称,“舜井碑在随州······相传秦时碑”。后来秦碑遭毁,宋时续立新碑。此碑抗战时不知去向,1996年在随州市涢水河旁徐家湾重新发现。

    “舜葬九嶷”。原学者大都认为舜所葬之九嶷山位于湖南零陵,然据张良皋先生多年潜心研究,认为舜葬之九嶷山即今随州大洪山。

    “禹败三苗”。禹接替舜的地位后,对三苗进行了更大规模的讨伐。《墨子 · 非攻》详细记载了这场战争。经过这场毁灭性打击之后,作为三苗北疆的随枣走廊首当其冲地纳入了夏王朝的直接控制之下。从随州西花园遗址中发掘的早于商、晚于龙山文化的大量陶器,即是禹占三苗在考古上的反映。

    殷商时期,随州乃至整个江汉地区被称作“南土”。商王盘庚迁殷后,“殷道复兴,诸候来朝”。商王武丁时,为了征服不朝者,发起了对荆楚的征战。殷人这次南征不仅取道随枣走廊,而且借助了汉东地区诸方国包括曾国的军事援助。古曾国的地望在今枣阳、随州、京山一带。随州淅河梁家畈发掘的一座商代墓葬,印证了早在武丁伐荆楚之前,殷人已基本控制了随枣走廊。

    周王朝建立后,为了掠夺当时最重要的物资---铜,频繁地对居于江汉地区的诸侯国用兵征战,随州走廊成为周人“俘金”的通衢,即必经之地。

    商周之际汉东姜姓古国---厉国。”厉国又称“赖国”相传系厉山氏(即烈山氏)后裔所建,姜姓。其地望在今随州市东北20公里之厉山镇一带。据西周初年的铜器《太保玉戈》铭文考证,厉国至迟在商代末年已经立国,西周初年已成为周的诸侯国,并与周王室有着密切的关系。春秋早期,厉国成为楚之与国。鲁昭公四年(前538年),楚国为了加强对汉东地区的控制,灭掉了这个长期处于楚人卵翼之下的厉国。

    周代汉东同姓封国--唐国。据西周早期铜器《中斛》铭文考证,唐国至迟在西周早期就已立国,文献最早出现在西周晚期。唐国地望在今枣阳东南、随州西北的唐县镇。还有一说认为唐国系由北方迁徙而来。其族姓一说系周的宗支,属姬姓;一说为祁,系尧之后。据《左传 · 哀公十七年》载,春秋早期,楚国就凭武力威服了唐国。春秋中期,唐国沦为楚的附庸。鲁定公元年(前509年),唐成公朝见楚昭王,贪婪的楚令尹子常看中了他的两匹肃霜马而得不到,把他扣留了三年,后来唐人灌醉了唐成公的随从,窃马献给子常,唐成公才得以归国,唐从此与楚结恨。定公四年(前506年),唐参入吴蔡联盟攻陷楚国郢都。次年秦人出兵帮助楚人击退盟军,收复失地。这年7月,秦楚联军灭唐。

    周代汉东姬姓大国---随国。在周王朝所封的汉东诸侯国中,随国最为强盛。据众多史书记载,“周初建国千八百,见于春秋经传 者,六十有五而随称为大”。随国的疆域,包括今汉水经东,桐柏以南,广水以西,钟祥、京山以北地区。随国立国灭国时间,文献无明载。但据《车语 · 郑语》、《春秋 · 哀公六年》等文献分析,随国至迟春秋晚期已立国,或许更早些,其国祚延至战国,随国之灭年代约在公元前328年前后。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文献中大量记载有随国。如“随侯珠”与“和氏璧”齐名,南珠北璧,珠联璧合,童叟皆知。但在随州境内却出土了大量曾国文物,且曾随姓氏相同、疆域相同、年代相当,从多专家学者提出“曾随合一”说。也有少部分异说,认为或是曾灭随,后楚又在随地分封了一个曾国。曾随之谜的彻底破解,仍有待于新的考古发现。

    1978年夏,考古工作者在随国故都的今随州市郊发掘了一座战国早期的随国国君墓葬----曾候乙墓。墓中出土的大量精美青铜礼器、漆木器、金银器、珠玉器及各类乐器、车马兵器和纺织服饰等,不仅展现了鼎盛时期随文化的辉煌成就,而且在诸多方面还代表着当时乃至世界文化的最高水平。

    曾候乙墓出土的青铜器,具有量多、型大、体重、工精等特点,其采用的复合范铸、分铸、铸接、焊接、失蜡法等工艺,反映出随国金属铸造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我国铸造史上的创举。

    曾候乙墓首次出土了16股粗弦线、丝麻交织物、单层锦织物和锁绣,反映了随国纺织技术的高超技艺,是我国纺织史上的突破。

    曾侯乙墓出土的众多文物,造型优美,纹饰瑰丽,无论铜塑、雕刻还是绘画都 造 型生动,令人叫绝,其高超的美术水平,成为我国美术史上的奇葩。

    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种类之全、数量之多、性能之优,为迄今所仅见。其中,首次发现了早已失传的十弦琴、五弦琴、排箫等出土的笙,发现有竹质簧片。近代欧州音乐家和物理学家正是通过对我国笙簧的研究,才发明手风琴和口琴。此墓出土的全套编钟可演奏七声音阶,从而使外国学者对我国先秦时期乐器是否具有七声音阶的疑虑涣然冰释。曾侯乙钟磬上的铭文记载了先秦的乐理知识,尢其是十二个半音阶齐备,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十二个半音阶的定调乐器。曾侯乙乐器的面世,在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堪称空前“绝响”。

    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件衣箱盖上,两端分别画有苍龙、白虎图和二十八宿天文图,是迄今所见我国二十八宿全部名称的最早的记载,成为我国天文史上的界碑。

    季梁,随国都人,出生于春秋初年。约公元前来世纪中叶,开始登上随国的政治舞台。他在辅助随国君治理随国期间,励精图治,内修国政,外结睦邻,政绩显赫,被后人誉为“神农之后,随之大贤”。死后葬于今随州市东郊义岗,建有墓祠,为后世所敬重。

    季梁杰出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军事思想至今仍射出穿越时空的光彩。其中,“民为神主”是季梁哲学思想的精髓;“修政而新兄弟之国”是季梁政治思想的集中体现;透过假相分析事物的实质,“弗许而后战”、“怒我而怠寇”的避实就虚战略思想和政治决定军事的“小道大淫”的政治策略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的军事思想和学说,奠定了季梁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他不仅成为开我国儒家学说和古代民“主”思想之先河的思想家之一,而且不愧为我国历史上无神论者的先驱和杰出的军事家。

    战国时期农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许行假托神农之名撰写《神农》一书。该书阐述了君民并耕与重农思想,兼及农业生产经验与技术。《吕氏春秋》比较完整系统地保存了《神农》一书的内容,成为后人了解神农时代的珍贵文献。

    哟,老醉,你怎么这么黑?
    我长得这么黑只是为了暗中保护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7

    主题

    3976

    回帖

    23万

    积分

    总干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098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3-22 18: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秦 汉 时 期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国,随县隶属南阳郡。

    东汉班固撰《汉书》,作《食货志》强调食、货“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充分肯定炎帝神农对农业和商品流通的创始之功。汉代学者和著作言及炎帝神龙者多,对炎帝神龙与随县厉乡关系的认识渐趋一致。

    东汉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在县城东郊筑台读书。

    新朝天凤四年(17年),荆州大饥。王匡、王凤在随州境内的大洪山发动绿林军大起义。起义军以绿林山为根据地,坚持斗争5年之久,最后发展成为推翻王莽政权的主力武装。

    地皇三年(22年)秋七月,平林(今随州市柳林镇古城畈)人陈牧、廖湛在平林起兵响应绿林军,号称“平林军”。

    随州境内出土大量汉代墓葬,随葬品有陶仓、陶制庄园模型,陶制的鸡、鸭、猪、狗和陶罐、陶马、陶车、陶俑及铁农具、五铢钱,显示了当时随州手工业的高超水平。其中,1994年初在随州城东北古遗址中出土西汉至王莽时期的五铢钱1.75吨,数量之大,令人惊叹。
    哟,老醉,你怎么这么黑?
    我长得这么黑只是为了暗中保护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7

    主题

    3976

    回帖

    23万

    积分

    总干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098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3-22 18: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晋南北朝时期


    太康九年(288年),将随、平林二县从义阳郡中分出,置随郡。晋武帝司马炎封宗室司马迈为随郡王,称随国。

    太安二年(303年),义阳(今随州市境北)人张昌聚饥民起义,于随西大败晋骑督靳满,攻克江夏,立刘泥(丘沈)为帝恢复汉朝,建元“神凤”,自为相国。嗣后,分兵破武昌,攻宛地,取襄阳,克江州,长沙、湘东、零陵等郡,设官镇守。晋惠帝诏令宁朔将军领南蛮校尉刘弘率陶侃等统兵镇压,义军失利。次年张昌被擒遇害。

    西魏大统元年(535年),随升为州,辖郡、县。

    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周明帝封杨忠为随国公。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静帝宇文阐晋封左大丞相、随国公杨坚随王,建随国,领20郡。
    哟,老醉,你怎么这么黑?
    我长得这么黑只是为了暗中保护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7

    主题

    3976

    回帖

    23万

    积分

    总干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098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3-22 18: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隋 唐 时 期


    开皇元年(581年),杨坚废黜静帝宇文阐,代周称帝。他以自已曾受封于随,以随为国号,但忌恶“随字”带“走”旁,又有随从之义,便命去“走”为“隋”。把历史上早已有过的郡国名称,去其偏旁,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统一王朝的国号,这是唯一的一次。

    开皇元年(581年),随州改为“隋州”,隶属汉东郡。

    开皇三年(583年),撤销汉东郡,随州领随县、厥西县。

    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复置汉东郡,领随、土山、安贵、顺义、光化、平林、上明、唐城等八县。

    武德三年(620年),秦王李世民平定西北后,挥戈 东征。十一月,唐军攻克襄阳樊城,随州总管徐毅风大势已去遂举州降唐。唐朝以皇帝高祖李渊之妹同安公主夫婿王裕出任随州刺吏。

    贞元元年(785年),淮西节度使、南平郡王李希烈占开封称帝,国号“楚”,其部将李惠登据随州。次年,唐朝安州刺史伊慎攻随州,李惠登举州归顺并任随州刺史在其后20年间,“政清静,田畴辟,户口日增,人歌舞之”。

    贞元十五年(799年)唐朝将随州由下州升为上州,这是唐后期随州经济政治地位上升的标志。

    乾符四年(877年)八月,王仙芝(亦说黄巢)义军克随州,俘唐随州刺史崔休徵,唐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之子率部救随毙命。嗣后义军撤离随州城。
    哟,老醉,你怎么这么黑?
    我长得这么黑只是为了暗中保护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27

    回帖

    1万

    积分

    银牌队员

    Rank: 4

    积分
    15849
    发表于 2018-3-23 08: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皇元年(581年),随州改为“隋州”,隶属汉东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7

    主题

    3976

    回帖

    23万

    积分

    总干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098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18: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宋 元 时 期


    乾德五年(967年),按军的建制改随州为崇义军,后赵光义即位是为太宗,避讳改为崇信军。随州为宋的军事要地。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随由崇信军改为随州,并划为上州。其贡品有绢、绫、葛、覆盆子等,随州丝织业发达程度在京西南路中可谓首屈一指。


    元祐元年(1086年),重修唐代灵峰寺(俗称洪山寺)。绍圣元年(1094年)诏以少林寺僧报恩和尚为洪山寺住持,洪山寺规模日渐宏大。金兵南下,寺院受损,部分僧侣迁至武昌东山寺,改东山寺为洪山寺(今称宝通禅寺),易名为小洪山。

    绍兴四年(1134年),南宋朝廷授民族英雄岳飞为荆湖南北、襄阳府路、蕲黄州招讨使,旋提升为太尉,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认为襄阳等六郡为恢复中原之基本,提出“今当先取六郡,以除心膂之病。”郢州一战获胜后,岳飞派张宪、徐庆马不停蹄收复随州。此后,随州成为岳飞“营田”、支援北伐的根据地之一。

    开禧二年(1206年)十一月,金兵破随州,旋被收复。次年十二月,金兵再破随州。随州一带呈现拉锯战状态。

    嘉定十年(1217年)四月,宋将刘世英在随州大败金兵。次年,金军围枣阳。防守枣阳的随州籍将领孟宗政,在随州守军配合下,迫使金军溃退 。

    端平二年(1235年)七月,蒙古兵侵犯唐州,宋随州知州全子才弃城逃跑。次年蒙古兵占随州。

    嘉熙元年(1237年)一月,宋京西兵马都监、随州驻扎程再暹在大洪山抗蒙古兵有功,晋为閤门宣赞舍人、京西钤辖兼知随州。

    淳祐十二年(1252年)二月,数万蒙古兵攻随州。

    德祐元年(1275年)五月,随州知府傅安国投降蒙古兵。宋帝钦命朱端履为随州知府,州治由城迁大洪山黄仙洞。十二月,蒙古兵攻破大洪山,朱端履投降,蒙古委朱为随州知州,仍以黄仙洞为州治,领随县、应山县。

    至正十一年(1351年),随州梅丘里玉沙村(今柳林镇古城畈)人明玉珍,聚千名饥民于现光山、青林山筑寨起义,捕杀随州、钟祥、应山县官吏乡绅。后加入徐寿辉红巾军,率部入川。1362年在重庆称帝,建立大夏王朝,年号“天统”。
    哟,老醉,你怎么这么黑?
    我长得这么黑只是为了暗中保护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7

    主题

    3976

    回帖

    23万

    积分

    总干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098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18: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 清 时 期


    洪武元年(1368年)随州降为县,属黄州府。

    洪武二年(1369年),守御抚李富等始建随州砖城,随州古城为土城(外城),砖城(内城)。土城为元代建造,周长5里45丈,高2.5丈,设聚奎门、汉东门、玉波门等八个门。砖城周长625丈,高2.5丈,设东、北、西门和大小南门,均建有门楼。南门城楼设有钟楼。建造敌台23座,女墙950座。成化年间修挖城濠,弘治年间又筑护城堤。经历代修筑,随州古城的整体形态从高处窥视颇似古编钟形状,成为我国古代城 市建筑史上一绝。

    洪武十三年(1380年),编里甲、定田赋,升随县为州,以应山县属随州,属德安府,隶湖广布政司。

    洪武十四年(1381年),在宋元遗址上重建学宫,始重视教育。万历年间迁和主城内,立明伦堂。顺治九年于明伦堂左边立礼部教条。康熙四十一年钦颁训饬士子文。乾隆十年又立钦颁饬士子文。

    崇祯八年(1635年)八月,张献忠、罗汝才等11支农民起义军与明援总兵官曹文诏部在随州城激战,失利后转移。

    崇祯九年(1636年)冬,张献忠、罗汝才部回师随州,围攻厉山等集镇。明巡抚王扬基率兵追至孤山冲,其先锋副将杨世恩领兵3万于三道 河陷于义军埋伏,除杨偕数百骑突围,其余被歼。崇祯十年(1637年)二月一日,张献忠、罗汝才部破随州城外南关厢,十一月占随州城。十二月,明监纪张大金、副总兵杨世恩领兵攻城,起义军突围。

    崇祯十四年(1641年),义军张献忠、罗汝才部克随州,旋撤走。七月二十三日,义军李自成部再破随州城。次年春,明巡抚宋一鹤领兵攻随州,义军撤退。

    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李自成取随州,任汪鹭为随州牧。明10万京营兵追击义军,于随之小坝山遇大雨,衣甲火药尽湿,义军乘机四面冲杀,明军死亡无数。后义军走厉山,其右队克安居、破长庆堡,驻扎运粮。明军追至,义军牺牲千余人,余部会合主力,撤离随州。

    嘉庆元年(1796年)襄阳白莲教首领王聪儿(女)率众起义,二月,义军进入随西进行游击活动。次年二月转战随北,三月二十八日与清军激战失利后撤离。

    咸丰四年(1854年)三月,太平军陈玉成部包围随州城,并斩杀清西安将军扎拉芬。

    咸丰十一年(1861年)二月,太平军范川部攻克随州,筑城据守。十月一日,清军施计,授意太平军叛将刘维桢,借英王陈玉成之命骗义军出城,州城失陷。
    哟,老醉,你怎么这么黑?
    我长得这么黑只是为了暗中保护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7

    主题

    3976

    回帖

    23万

    积分

    总干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098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18: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 国 时 期


    1912年,德裕恒商号在随县试销洋靛,并逐渐发展成为县内专营洋货的最大商号。外国商业资本开始渗入本地市场。

    1917年冬,在武汉读书的张绍书、丁觉群等人加入恽代英组织的进步青年社团,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19年张绍书等人受武汉学联派遣回随县,创办《觉剑》进步周刊。同年6月24日组织和发动县城保校300余名师生走上街头抗议北洋军阀卖国行径,宣传抵制“日货”。1920年2月张绍书、陈忠农、周耀先等进步青年,在烈山书院成立“随县新文化协进会”,宣传科学和民主。

    1926年10月4日,中国共产党随县特别支部委员会在厉山镇成立,李彩奇任书记。

    1926年至1937年间,随县棉花种植面积和皮棉输出额均居全省第一位,最高年分植棉面积达万亩,超过江西全省的棉田面积。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中央和湖北省委先后派遣张学武、李富春、王一飞及陆沉、阮芳臬来随县领导秋收暴动,并成立中共随县委员会,隶属中共鄂北特别委员会。

    1927年秋至1928年2 月,中国共产党发动随北武装暴动成功,建立了祝林、青苔、吴山三个工农武装割据区。

    1931年月4月至于932年6月,桐柏山苏区、大洪山苏区建立了个乡苏维埃政府。

    1936年9月,湖北省银行在县城玉石街成立办事处。1937年1月改 为支行。随县金融业一直不发达,民国初年县内虽有王洪璋创办的“随裕银行”,但因资金不足,开业仅次3个月即倒闭。玉石街支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金融业开始在随县萌芽。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县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作出了宝贵的贡献。1938年初月建立中共随县委员会,积极发展共产党员及进步组织,输送青年参加抗战。同年11月,中共鄂中区委员会在随县长岗店成立。11月17日,第五战区豫鄂边区抗敌工作委员会在随县均川成立,陶铸任特别顾问,石毓灵任主任,李范一任副主任。

    1938年11月8日,日军对随县公路沿线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将淅河费家屯全村男女老少集中村头稻场后,四处放火,全村一片火海,20余人当场杀死。

    1939年2月,李先念率新四军独立大队及随行干部160余人,从河南前往随县长岗店,与鄂中党组织负责人陶铸、杨学诚等会唔。10月4日,李先念率部开进随南洛阳店、柳林店、古城畈一带,司 令部进驻九口堰(孙家大湾)。中共鄂豫边党委成立,由朱理治(书记),陈少敏(副书记)、李先念、陶铸、刘子厚等11人组成。李先念任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司令员。

    1939年四月,27架日本飞机突然飞到随县城关上空疯狂轰炸,县城内一片火海。此次日军共投下炸蛋150余枚,炸死炸伤800余名平民,县城闹区内房屋无一完整。同年5月,日军突然包围万店梁家湾,一次屠杀逃难百姓300余人。

    1939年6月4日,日军为报复一名索要“花姑娘”的日本兵被当地村民打死,出动三个据点兵力,前往金屯一带进行清乡报复。日军在范农湾抓住17名“可疑犯”,带到敖农岗全部用机枪射杀,又到王家窝子抓走农民24人,绑至王家口集体枪杀;抓走马观花3名抗日士,割去鼻子、耳朵,其中5人被军犬活活咬死,7人被钉在板凳上折磨至死。

    1940年6月,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发动白兆山战役,歼灭了盘踞在随南洛阳店一带的顽军杨弼卿部。随南白兆山抗日根据地宣告成立,并很快成为中国共产党在鄂豫边区发动抗日游击战争的指挥中心。鄂豫挺进纵队司令部及所属机关,相继迁入九口堰一带。

    1941年2月18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鄂豫挺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任命李先念为师长兼政委。4月5日,李先念率全军将士在九口堰通电就职,并举行了隆重的建军典礼。

    1941年9月,中共鄂豫边区负责人陈少敏在随南县开展兴修“千塘百坝”的水利运动。

    1944年至1945年,随南和信应随地方武装,成功地进行了“反扫荡”斗争。1945年二月,日军驻淅河部队副司令鹿田台太郎,被肖店农民自卫队击毙。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一直在鄂豫边区坚持抗战的新四军第五师,与八路军三五九旅用南下支队、嵩岳部队在随县合编为中原解放军,随即在随北桐柏山发动自卫反击战役,收复大片土地,随县境内建立了8县级委员会。

    1948年1月7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江汉独立团第一次解放随县城;6月4日,汉江独立旅第二次解放随县城;12月17日,解放军民在成功粉碎国民党军队第五次“扫荡”后,第三次解放随县城。随即投入了巩固解放区和全民性的支前工作。仅据随北、随南两县不完全统计,两县在支前工作中先后出动民工68.5万人次,担架3万余副,运转军粮640万斤,做军鞋1.5万双,送慰问品1.35万件,组织木船87只,牲畜3.9万匹,运送伤员2421人,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军的渡江作战,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随北、随南合并为随县,归孝感地委(专署)领导;撤销洪山地委(专署)。洪山县归襄阳地委(专署)领导。5月16日,随县人民政府成立,李必烈任县长。同时成立中共随县委员会,韩国治任书记。
    哟,老醉,你怎么这么黑?
    我长得这么黑只是为了暗中保护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7

    主题

    3976

    回帖

    23万

    积分

    总干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098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18: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月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随县城举行了3万余人的庆祝大会。

    1950年11月,开展抗美援朝宣传教育活动。1951年月4月和10月,前后计有2240名青年踊跃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县各界人民群众捐款24.7亿元(旧人民币),购飞机一架,大炮一门,支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

    1952年,随县划属襄阳专署。

    1954年7月,随县遭特大水灾。月雨量达598毫米。沿河地带被洪水洗劫一空,西从安居、东至淅河、北起两水沟一片汪洋。城关镇淹6小时。受灾户58976户,304774人;被淹农田39万亩,淹死419人,重伤391人.冲毁房屋29713间,冲毁堰塘3586口,冲毁拦水坝151条,粮食直接损失303万斤,减产6895万斤;总损失折款式486万元。洪水泛滥时,县委、县政府组织抗洪救灾,计抢救出2200余人、粮食159万斤。

    1957年1月,全县第一座大型水库黑屋湾水库开工,至次年4月24日枢纽工程竣工。1958年,全县出动20万个劳动力,封江口等6座大型水库和500座中小型水库同时上马。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以《旭日东升》为题拍摄了随县水利建设实况。

    1958年在全民炼钢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以高指标、浮夸风、瞎指挥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严重泛滥。8月,县成立“钢铁会战指挥部”,组织10余万劳力,以洪山张家泉、草店二道河为基地“大办钢铁”;10月,全县人民公社化,县提出粮食总产20亿斤;两水公社截青大队“放卫星”,亩产20万斤;农村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按月发工资。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随州组织5个车队,日运大米10万公斤,支援武汉和北京。1959年10月1日,随县粮食局代表赴京参加国庆观礼。23日,国务院奖给随县粮食局“先进集体”锦旗一面,《人民日报》以通栏套红载文发出向随州人民学习的号召。1959年冬至1960年春,全县粮食供应严重不足,出现浮肿、干瘦病流行和人口的非正常死亡。

    1960年2月19日,《湖北日报》头版发表题为《叫水替人干活》社论,号如全省学习随县水利建设经验;2月9日,中共湖北省委在随县召开全省农业半机械化、机械化现场会;3月11 日,中华人民工和国副主席董必武视察随州;同年,湖北油泵嘴厂、县火力发电厂动工兴建。

    1961年11月5日,随县火车站开始营运。

    1965年5月22日,厉山王岗农用飞机场建成。

    1966年,湖北齿轮厂、湖北随县棉纺织厂、随县府河化工厂、随县化肥厂、湖北环潭汽车修配厂在随县破土动工,并于1970年建成投产。一批国有企业的兴建为随州市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9年,在全县农村推行合作医疗,参加合作攻医辽人数占应参加人数的94.6%。

    1978年夏天,在擂鼓墩发掘了战国初期曾侯乙墓葬。墓中出土编钟等乐器、青铜礼器、兵器、车马器、玉器、漆木器、竹简等珍贵文物15400余件,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1979年11月16日,国务院(1979)269号文件批准建立随州市。次年7月1日实行县、市分设建制。

    1980年,县插秧机厂全国统型机动插秧机单机质量合格率达99.7%,被评为全国同行业第一名。

    1981年,随县被评为全国水利管理先进县。

    1983年8月19日,经国务院(1983)164函决定,随县并入随州市,为省辖县级市,计划单列,由襄樊市代管。同年,随州市补列为湖北省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

    1983年,由市农业局农业专家钱自强等人研究的杂交稻“两段育秧”技术在殷店镇万亩杂交稻高产示范区推广,创造了当年2.8万亩杂交稻亩产1268斤的高产记录。此技术很快在湖北省乃至长江流域推广。

    1984年10月,国家主席李先念为九口堰革命陈列馆题字:“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政治部旧址”。12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出土文物暨越王勾践剑展览》在香港中国文物展览馆开幕。

    1984年10月1日,《随州报》、随州电视台、随州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创刊、开播。

    1985年5月,市花鼓剧团新编历史剧《大鹏歌》参加省戏剧调演,获演出奖、演员奖2块金牌;文学剧本创作奖、导演奖、舞美奖3 块银牌;服饰头饰2个特嘉奖。此剧被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以《楚庄王》为题拍摄成电影戏剧片在全国公开发行放映。

    1985年8年4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随州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取得显著进展,一个工农并举、城乡一体、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开放型、网络式的经济格局已见雏型。

    1986年4月15日下午6时42分,大堰坡上空突降大面积陨石雨,散落在25平方公里的地域。陨石最大的55公斤,最小的2.35公斤。陨石表面呈乌黑色,内呈银灰色,硬度坚、重度强,呈几何体,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1986年8月,随州市被国家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先进县(市)。

    1990年,随州的粮棉油肉和总产值进入 全国百强县(市)行列,综合实力占全国第二十一位。

    1991年,随州市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地区称号。

    1992年5月6日至6月2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在武汉、随州、神农架联合召开全国首届“炎黄文化与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中顾委常委肖克和常务副会长冯征专程赴会。中国史学会会长戴逸、副会长李侃和来自北京、天津、福建、湖北、湖南等省市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实地考察了炎帝故里。50多篇富有创见的论文,论及了炎帝神农生活的时代、范围、文化内涵及炎黄文化的融合发展和对后世的影响。

    1992年,随州市 经国家卫生部检查验收,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同年被国家体委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市。

    1993年3月,随州市专用汽车底盘联营配套集团成立。该集团以省专用汽车制造厂为龙头,联合湖北齿轮厂、二汽随州车轮厂等六家骨干企业和33家乡镇企业,初步形成年生产改装车1万辆和3万辆汽车底盘能力,改装车生产占全国县市第一名,使 随州成为闻名全国的汽车改装城。

    1993年6月,随州市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海外来宾300多人,中外记者180多人参加盛会。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专程赴会祝贺。同年,《炎帝神农故里》外宣电影片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列入对外宣传片,并以9种语言版本向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1994年元月,随州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全国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9座。

    1994年2月,湖北铁树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从而拉开全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序幕。该集团公司通过引进外资和当代国际先进设备,成为一个拥有10万纱绽、2000多台布机和5条牛仔布服装生产线、年创利税3000多万元的大型企业,并跃入全国效益200强行列。

    1994年11月, 为加快随州中等城市建设步伐,省政府决定原属襄樊市代管的随州市改为直管市,享受地市同权待遇。

    1995年3月,美化净化随州城区白云湖工程正式开工。

    1995年9月,经省政府组织的农业专家验收组检查验收,随州成为全省第二个吨粮(县)市,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吨粮(县)市。

    1995年12月26日,投资3亿人民币,装机容量为5.5万千瓦,年发电总量3.9亿度的随州长州电厂并网发电。

    1996年5月,随州市精神产品生产的“五个一工程”全面启动。

    1996年9月,市委、市政府提出“旅游农业”发展新思路。
    2000年7月,随州市被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市。
    哟,老醉,你怎么这么黑?
    我长得这么黑只是为了暗中保护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