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楚天快报讯 昨日,在随县万和镇工作的李长来一家依然沉浸在哀痛中。几天前,李长来年仅20岁的侄子李朝明骑摩托车途经万和镇大房湾村的一座漫水桥时,不慎连人带车落入激流,溺水身亡。
记者采访发现,当地不少漫水桥既无安全防护措施、也没有任何警示标志,一到汛期河水暴涨,落水事故屡屡发生,原本方便人们出行的漫水桥变成“夺命桥”。
事发现场 漫水桥上被冲走20岁小伙瞬间殒命
19日中午,在万和镇大房湾村,记者见到了来自福建泉州的李长来。距离事故发生已过去两天,提起落水的侄子,他仍然泣不成声。
李朝明生于1995年,三年前和家人一起从福建来随打拼,从事石材生意。17日中午1时许,李超明骑着一辆踏板摩托车,从一石材工业园出发,准备到罗家河对面的一家石材公司谈业务。途经一座漫水桥时,因河水漫过桥身且水流湍急,李朝明驶至桥中央时连人带车被水冲走。“当时河边正好有两名当地老乡,看到出事后连忙冲到桥边想拉人,可朝明的腿被摩托车卡住拉不上来,后来一个大浪打过来,朝明瞬间不见了踪影。”李长来说,侄子孝顺懂事,他的父母得知消息后几近崩溃。而且让李长来不解的是,出事故的漫水桥半个月前已被洪水冲毁,可当地既没有维修,也没有在桥面设置警示标志。
当日下午,记者随李长明一起来到事发现场,只见出事漫水桥宽约3米,长10余米,用石砖等砌成。桥中段有个4多米长的口子,已无法通行。李朝明出事时骑的摩托车也被打捞起来,停在河岸边。
当地一位村民介绍,漫水桥连接石材工业园和公路,每天都有不少托运石材的车辆从此经过,也是当地村民的必经之路。半个月前,罗家河涨水将桥冲毁,为方便运送石材的车辆,当地企业又在老桥附近临时修了一座小漫水桥。19日中午,李朝明正是经过老桥时落水。
大房湾村村民王大爷称,罗家河上的漫水桥有好几座,每年一涨水就会被淹,可不走漫水桥就要绕上十里路,一些村民明知有危险,还是会从此经过,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落水事故。
李长来介绍,事发后当地居民报了警,可由于缺乏专业设备,后来还是福建老乡开来挖掘机,挖开漫水桥的桥体,直到20日下午2时许,才在桥下的石隙中找到李朝明的遗体。
相关部门 救援持续10小时学校企业纷纷捐款
万和镇镇长王世威介绍,事故发生后,镇委、镇政府和派出所闻讯展开了救援工作,相关负责人从事故发生的当天下午就组织人员救援,并在现场守候到次日凌晨2时许,实在救援无望才离开。
事故发生后,万和镇相关部门立即联系了公安消防部门,但由于万和镇当地缺乏必要的救援设备,需要从随州市区调集。但因路途遥远,预计救援车辆赶到时已是半夜,那时落水者也没有了生还的可能性。
据了解,这处漫水桥在半个月前确实已被洪水冲毁,且在附近又建了一座漫水桥。王世威说,这处漫水桥所在地点并非国道、省道、乡道甚至通村公路中的任意一个,仅仅是石材企业因运输方便需要,自行在河上建造的便道,政府和交通部门都没有投资建设。“如果有人认为这件事镇上有责任,可到法院诉讼,该镇一定执行判决。”王世威说。
事故发生后,万和镇委和政府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组织当地企事业单位、学校为李朝明进行捐款。截至19日中午,中心学校和几家石材企业共捐款5万元,并已交到李朝明的叔叔、母亲等一行人手中。
现场体验 漫水桥险象环生
李朝明的家属说,在沿海或经济较发达地区早已消失的漫水桥,在随州万和这一带却很多。
在当地热心村民的指引下,记者驱车经过了万和镇青苔附近的一处漫水桥。记者坐在一辆皮卡上过桥时,轿车底盘不慎被挂数次,只得在桥中央倒车,令人心惊胆战。
记者发现,从青苔到万和镇,共有两座漫水桥。不少悬挂外地车牌的小轿车均在路边停车等候,待本地车辆通过时观察水深,再行通过。而一些踏板摩托车由于涉水深度不够,只好绕行或下车推行。
记者了解到,这些漫水桥上既无安全防护措施、也没有任何警示标志,一到汛期,河水暴涨,落水事故便屡屡发生。
万和镇镇长王世威说,该镇版图面积太大,交通设施在偏远地区较为落后,不少地段仍然存在漫水桥。王世威本人也曾在漫水桥上落水过,所幸无大碍,村民出行应格外小心,不熟悉路况的车辆应观察前车走向,水情不明时谨慎通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