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超视距 于 2014-9-27 22:32 编辑
去洛阳镇龚店村,听到这样一件故事。那是2011年初秋,龚店村一名小学生恋家心切,趁学生吃晚饭的时从洛阳高小私自离校返家。龚店村离洛阳镇约20里路,沿途山高林密,岔道众多,夜幕又将降临,这名学生的安危牵动着老师和家长的心。消息传到龚店村,值班村干部马上安排其它干部和民兵上路沿路搜寻,最终找到这位学生。
按理说,这是龚店村村民的家事,可以发动亲戚沿途寻找。但龚店村的村干部却不这么想:龚店村就是一个大家庭,村民的事就是我们的事。群众有困难,我们干部就应当站出来给予关怀和帮助。
说起这件事,就不能绕开一个人,他就是龚店村村支部书记---顾世国。
载着20多名随州文明网网友的中巴车停在“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龚店村的牌楼前,迎接我们的是一个身挂扩音话筒的中年男子,他就是龚店村村支部书记顾世国。。简单的欢迎过后,他向我们介绍龚店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他的介绍如数家珍,语言自然流畅,各种数据脱口而出。这是给我的第一个惊奇,这本是下属做的事,书记却亲自为之,像这样亲力亲为的干部已很少见。
在宣传展板上我们看到几首打油诗,有要求干部自律的,有教育村民移民易俗、勤俭持家的,还有教育村民搞好邻里关系的。这几首诗没有华丽词句,都是乡间俚语,通俗易通,朗朗上口,从短诗中能悟出大道理。顾世国说,这是他在家里瞎琢磨出来的,主要是想让村民容易记住。我们几个网友私下议论,顾书记也是一个文化人。在农村,尤其是一个偏僻的山村,由一个文化人来治人治事,是村民的幸事,这是我的第二个惊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