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大常今 于 2015-3-26 17:35 编辑
万亩油用牡丹绽放随县 ——随县尚市牡丹产业带动造林绿化模式 油用牡丹是我国特有的乡土树种,是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之一,其籽可以加工制成一种优良食用油,色佳味香、营养丰富、属于天然绿色食品,易被人吸收消化,有降低血压血脂、软化血管等功效,长期食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效降低胆固醇,抑制和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其花开花量大、花香,可作园林观赏,也可作优良的蜜源植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极高。 据了解,油用牡丹适应性强,耐瘠薄,抗干旱,可在荒山荒地上大量发展,根据随县尚市镇的地理条件非常适合油用牡丹的种植发展。2014年6月9日,随县万亩油用牡丹基地在尚市镇正式开工建设。据了解,该基地由随县神农丰源国际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2.3亿,总面积2万多亩。目前,已流转林地2万亩,一期计划建设2000亩牡丹观赏园,500亩苗圃基地,4000亩油用牡丹基地。 “油用牡丹成熟后用籽榨油,不仅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待花盛开的时候,还可以吸引很多来观花的游客,同样带动了旅游产业发展,到那时,我们就是在家门口赚钱了。”神农丰源湖北国际农业开发公司总经理张立国充满希望地说。 神农丰源湖北国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由云南丰源贸易有限公司和随州市丰源林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注册成立的一家从事油用牡丹种源栽培、种植、牡丹籽油等系列产品深加工的专业性现代农业企业。公司现有管理人员16人,其中油用牡丹专业技术人员2人。公司在随县尚市镇星申、龙脉、民太、王家河等四个村流转低丘岗坡地2万余亩,与中国农科院蔬菜与花卉研究所、山东菏泽牡丹商会技术合作,建设高标准油用牡丹示范基地。公司采取“企业+基地+农户”联合经营模式,辐射带动基地周边近2000农户参与公司种植管理油用牡丹,寻求一种以管理成效入股分红的运营模式,让农民的收入直接与公司效益挂钩,极大地调动农民参与生产管理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增加农民收入和企业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棵棵牡丹苗不仅让这片旱地有了生机,更将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公司将流转的林地划分成片区,然后再返包给农户管理。制订栽植、管护等标准及工资价格,确保生产管理质量,解决了农民就业。五年后油用牡丹果实进入丰产期后,公司将调整管理模式,根据各片区实际情况,按质量和重量从管理农户手中回收果实的办法兑现管理工资,让农户收入直接与日常管理成效挂钩,多劳多得,极大调动农民参与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基地示范成功后,将采取合作社模式全面推广,公司提供种苗、肥料及技术指导,农户负责种植管理,按市场行情从农户手中回收牡丹果实,签订完善合作合同,维护农户及公司利益,最终达到增加农民收入和企业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 “基地的灌溉管网已全部完成,现在每个区的灌溉没有问题。”张立国说,“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将这个牡丹基地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牡丹种植示范基地。”他介绍,项目基地计划总投资5.6亿元人民币。目前公司已投资3000余万元,基地开发采用整体规划、分期开发,逐步完善的形式,一期完成2万余亩低丘岗坡地流转工作。二期在2014年7-8月份高标准完成一期平整土地6000余亩,按照集约经营要求,考虑水土保持因素,整地方式为梯田状整地,梯田规格根据山势确定为宽4米左右,土壤满挖深翻70-80公分。梯田外沿高,内沿低,预留排水沟渠,确保不造成水土流失。三期修筑基地一期道路(沙子路)50余公里。整个项目基地交通四通八达,生产运输十分方便。四期基地灌溉实施已全部完工,建设90千瓦泵站一座,安装200千伏安、160千伏安变压器各一台,铺设灌溉主管道20千米,分支管道60千米,建造蓄水量达400立方米高位蓄水池5座,确保牡丹基地有较好灌溉保障。 目前,近500亩育苗基地已播种完毕,正在进行浇水等田间管理工作。近6000亩栽植基地二次整地已正式启动,计划在2014年11月底完成6000亩牡丹基地栽植任务。制定完善的种植及管理方案,严格按方案实施,确保苗木成活率,为随县万亩油用牡丹基地成功建设奠定坚实基础。通过五年时间努力,将随县万亩油用牡丹基地建设成全省乃至全国的重点油用牡丹示范产业基地。 牡丹种植以后经济利益高、销路广,神农丰源湖北国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满怀信心的说:“我们的牡丹油不仅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各种功效还不少。其根、茎、叶、花瓣、花蕊、果荚均可加工成价值较高的中药和保健品。”相信在未来,这里一定可以建设成牡丹文化园和高标准的油用牡丹种植示范基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