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前段时间,在网站上发了一个帖子《谈谈对国庆的记忆》,邀请大家畅所欲言。大家谈的都很好,小小从中选取了几个人的发言为代表成文,如今文章已经刊登在《领秀随州》杂志10月刊。谢谢大家支持,小小感激不尽!!!
共话国庆记忆
春华秋实,斗转星移。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又即将到来了。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64个国庆节成为镌刻在人们心中的64个时间坐标,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人心中难以忘却的记忆。
对于国庆节,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于国庆都有不同的记忆:他们有的曾在战场上吹响胜利集结的号角,有的曾在“生产救灾”的一线上奋斗,有的曾用剪纸绘画庆贺国家繁荣……年年国庆,不同的是记忆,相同的却是浓浓的爱国情。
在今年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小编请来不同年龄阶段的网友们畅所欲言,谈谈对国庆的回忆。
50后 老市民
我家住农村,几十年过国庆节依不同历史状况而有不同过法。在文革前的计划经济年代,农村的生产任务很紧,农忙的季节性很强,因此不以星期天为休息日,每个月的一号、十五号就是农民的习惯假日。"十一"这天是农闲时期,一般能够兑现放假。庆国庆的形式是全体放假、自由安排。
农村供销社是当时唯一供货市场,他们会在"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方针指导下,在当地政府嘱托关怀下,利用采购员的神通作用,找关系走后门求货源,尽力满足节日供应。于是在这天,大男人们种自留地、做点其它小生产;青年小夫妻上街赶集,多在综合门市部挤着抢购一斤食糖、一斤糕食果果,回娘家孝敬长辈;中年当家妇女们则多半在布匹门市部挤挤旁旁地抢购布匹衣料、减价布头,买到想买的东西可得花时一大半天。营业员们因为这天最忙最累,所以怕过"十一"和春节。而生产资料门市部这天却冷冷清清,营业员们可以在门市部悠然自得地玩。
近三十年的国庆,国家渐渐富强了,庆祝方式也不一样了。 老家农村的人们仍然识字不多,思维却变样了。今年我有幸又和几个老乡亲一起过中秋,谈起国庆节又要聚会,那个八十六岁的族亲大伯对我说:我只要一到国庆时专看国际节目电视,我晓得国穷要挨打、国小受人欺、家穷志气短、人穷不幸福。他筷子夹着肉丸,道了道几十年里吃肉量的变化,贴着我说:"中国梦非常对老百姓味口,我老了享不了几天福,但是也值得了。
60后,双人鱼
国庆节, 在我们60年代人的心目中是很热烈的!也很风光的!记得在上初中时,国庆节前夕,我们要组织会画画的同学绘制宣传墙报,在校园的各个教室里编写板报。还要在所有外墙上贴上红色标语,搞一场诗文颂歌曲会比赛。真是人人参与、个个展示,那热情劲不减过年。
在乡村醒目的地方,一个大队一个大队的文化人大显身手,要办上庆国庆大型墙报和横幅标语,社员们驻足观赏。村里的团组织、妇女们也不闲着,从各湾子里选出精兵强将,组织一帮演出团队,锣鼓喧天,一个湾一个湾的舞狮子、跳龙船、扭秧歌、对山歌,还要参加公社汇演。国庆节前后的几个晚上,人们穿戴一新,约上要好的朋友、乡亲,到村湾的大场地看电影。
那时的国庆节,真是精彩纷呈!是民族的盛会!大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国庆节的喜爱,展示民族所凝聚的喜悦!
如今的国庆节,在城市、在乡村,人们似乎有些麻木、淡然,看不到金秋十月金灿灿、果垒垒,张灯结彩、群英荟萃的场景,欣赏不到往日的欢庆、喜悦、奉献的国庆文化了,人们用旅游、聚会、宅室、购物替代了。
在城市里,国庆节的场面就是人多车多,房子多,乱哄哄的。人们逛商场、荡超市、聚餐花钱而已,无聊时邀上几个赌友在麻将馆里‘叠长城’”。在农村里,农民对节日是一种张望、一种期盼。因为那里都是留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他们盼望远方打拼的父母、子女们的归来。
在我看来,国庆节应该是国家民族的文化精髓释放、传承和发扬,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再现,我们不能淡忘,不能小视,要以不同方式欢庆——这就是中国梦的号角!
70后 醉舞清风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我们伟大的祖国即将迎来她的65岁的生日。我出生那年,正是建国二十周年,也是九大召开之时。那一年出生的好多人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九大。
记忆中最深刻的国庆有两次,一次是1984年,祖国35岁生日之际,当时,最吸引我的是打着“小平,你好”这条横幅的方阵。那时候,中国刚敞开国门,对外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国民经济水平向前迈了一大步。
还有一次,就是1999年的50周年大庆。新中国走过了五十年的风雨历程,在看电视直播时,心中对祖国充满了无比的爱意。
上个世纪新中国成立到本世纪,伟大的新中国已经走过花甲之年,面对祖国即将到来的第65个国庆节大庆之日,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好的前景将会催人奋进。在和谐之声的社会里,祝福我们的人民更加富裕,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明天更美好!
80后 娜就是爱
生于80年代的我,从童年时代记事起就不断听爸爸跟我讲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国庆阅兵,然后会情不自禁唱起《东方红》,接着跟我讲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这种家庭教育熏陶下,童年时代的国庆节就会和邻居们一起守在黑白电视前看阅兵仪式,那雄赳赳气昂昂啊,小小年纪也能感受到大家散发出那种振奋人心的自豪感。房顶上还有大喇叭呢,早上七点准时开播,国歌传遍每个角落。
如今,我们长大了,却感觉国庆节的“庆”的氛围越来越淡了,我们的节日渐渐淡化了其本来的文化意义,国庆节也慢慢沦为商业的黄金周。
大家都知道国庆节是喜庆的日子,都爱在这喜庆的日子办喜事,喜上加喜。可是,如果80年代的人都问问自己为什么是喜庆的日子,你能从内心里马上明确以国庆节为代表的节日的精神意义吗?大家还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责任感吗? 国庆节应该是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在我们回忆与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的庆祝中,我们分享了他们的快乐,体验了他们痛苦,同时也继承了他们那种追求民主、自由、独立、富强的不屈不挠的牺牲精神和创造智慧,这种精神是我们形成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不竭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国家的凝聚力的现实体现,值得我们后人传承并继续发扬光大。这就是国庆节的精神意义之所在。 我们作为80后的一代,我们呐喊:希望商业噱头少一些,节日氛围浓一些!在2014年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要欢呼:祖国万岁!
90后 等风来
对于国庆节最深的印象应该就是七天长假了吧,这个和暑假相比凉快,和寒假相比暖和的假期是目前处在工作状态中的我最爱的假期。
儿时的国庆节相比寒暑假我依旧最爱,大街上人潮攒动,各种商家活动也确实不少,这种热闹的氛围自然是小孩子所钟爱的。
大学时代的国庆节印象最深的自然是火车站。到处都是大包小包搬运工般回家的身影,若不是有一股无比热切的思乡之情,我真的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支撑我历经百般磨难挤公交,挤火车,站几个小时也要回家。
而现在的国庆节是我最期待的假期,秋高气爽、不冷不热, 自然是出门旅行的良时,可赶上这样的旅游旺季那真的只能是只见人头不见风景了。和儿时相比我却不太爱热闹了,所以宅在家里成为我国庆节的保留节目。看看书,休息休息,积蓄力量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好准备。
@老市民 @双人鱼 @醉舞清风 @娜就是爱 @等风来
|
评分
-
参与人数 4 | 威望 +140 |
金钱 +140 |
贡献 +90 |
收起
理由
|
超视距
| + 50 |
+ 50 |
|
赞一个! |
双人鱼
| + 30 |
+ 30 |
+ 30 |
赞一个! |
娜就是爱
| + 30 |
+ 30 |
+ 30 |
赞一个! |
老市民
| + 30 |
+ 30 |
+ 30 |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