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相关单位和市民 一、 公安治安方面:公安治安管理机关今年已制止商业噪音五十起,基本做到了有举报必到。每起都是劝导教育为主。对各辖区派出所实行的是投诉处理率与该所绩效考核挂钩。老百姓仍有不满意,主要原因是:⑴、对个别警察不耐心做群众工作而致投诉深表歉意,公安机关将进行教育处罚。⑵、客观上讲,需公安机关执行的法和条例很多,商业治噪内容作为任务交与公安,与公安警力不足形成反差,可执行力有一定难度,加上人员奇缺、禁限鞭管理和商业声噪管理队伍年龄偏大是商业声噪管理不到位的直接原因。⑶大小事都要执行复杂的办案程序,办案程本太高,处罚标准和力度过轻是治噪不力的重要原因。⑷、大量警力投入刑事案件,赶当紧的抓,有时顾不过来。同时在警察队伍中,象战士一样,宁愿冲锋杀敌的现象也阻碍了商业噪音的治理。⑸、治理商业噪音的外部环境建设达不到要求。例如,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还不到位,接到投诉后没有监控取证很难。⑹、地方风俗、人们文明程度与现时要求差距很大。区区三五百罚款不能振动人,当事人把钱往桌上一掼你得自觉走人。 二、 环境保护方面:环保局除了认真履行治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水、气、渣等污染问题外,对相邻各部门实行积极配合,共打协作战。 三、 城市管理方面:城市管理是城市人民政府对城市进行管理的综合体现,城市管理按照政府分工,由多部门来完成。例如治噪,城管局对经营中的文化娱乐场所、商用空调器冷却器等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设备、在城区市区噪声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夜间进行禁止进行的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进行管理,也积极协同各部门打总体战。 四、 社区居委会方面:社区是城市自治组织,是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社区协助政府各部门在本辖区履行各自的法定职责。社区居民向居委会反映各种诉求,举报违法行为包括噪音,社区会积极上门做尽力劝导工作,涉及依法办事了,社区就没职权了。 五、 文峰都市花园方面:自从新物业公司成立后,在市委市政府直接关心下,进行了全面物管整顿,噪音扰民问题在小区得到改善。对网民投诉将认真对待,加强服务,以减少投诉。 六、 市民态度:访问27名市民,对哪种噪音最恨?有16名选择最恨商业、生活噪音,特别是各类喇叭、鞭炮。27名市民有22名坚决支持整治商业与生活噪音。另五名则对禁鞭想不通,认为治理噪音是小题大作。 市民刘先生: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是1996年底颁布的,二十年了随州仍然不执行,如果法律制定没有错误,就应该坚决执行。如果有错,可操作性不足,那么,随州有关部门就应该通过请市人大上呈修改法律。 市民齐先生:我怀疑监督机构没有尽到督办职责。否则二十年不执行的法怎么没有告示? 市民陈女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释义与实务指南中明确解释:“对于在城市市区特定区域使用高音广播喇叭的,则可以不用噪声分贝检测而直接处罚”这个解释非常清楚,本来很容易解释执行的弄得太复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