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随天随地 于 2015-7-27 21:52 编辑
编钟之乡编钟难觅!?
日前,笔者看到一篇文章介绍的是武汉的编钟调音大师刘佑年,题目是《编钟调音大师刘佑年调出国家标准 》,文章介绍了这位来自武汉机械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的全国劳动模范、58岁的高级工程师刘佑年,至此我才知道原来武汉也产编钟!
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特铸、精铸、艺术铸造生产、科研及开发型的企业,该公司的主打产品就是仿曾侯乙编钟的铸造, 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在全国掀起一股复制编钟的热潮。1989年,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编钟工作室。可见该公司是主要以曾侯乙编钟为依托,打造的系列产品。目前,该公司的汉产编钟走向全国,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和刘佑年的名字在业内打响。在“鸟巢”的对面,有一套高约16米的巨型编钟,由818件青铜钟、磬、铃组成。从奥运会开幕至今,全世界的游客都可以在这里目睹中国青铜编钟的风采。
我又想起了去年一次淘宝购物的经历,新房装修后,想买点工艺品装饰一下,想到咱是编钟之乡的人,家里摆上个小的编钟工艺摆件,不更加体现咱随州的地域特色,也更有品味吗?随后,在淘宝和各大网站一搜(如图),买编钟工艺品的还不少,还以为都是咱随州产的呢,一看全是外地的,不是陕西就是广东,或是武汉的,搜了半天也只有一家随州本地的,而且这家还是只卖大型编钟的,咱小老百姓是买不起了,遂作罢!
由此后思之,作为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地,有着“编钟之乡”美誉的随州,是否有些对不住老祖宗对随州的这份馈赠?本土的编钟工艺品本应该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现在却被外地企业利用和蚕食,随产编钟难觅身影,作为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地,随州是否更应该把编钟做出规模,做出品牌,作出影响力呢?也更应该获得市场的话语权!或许随产编钟小工艺品什么时候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编钟之乡”的才名副其实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