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所谓鬼无非是一名词,是对死去的人一个总称,再进一步为鬼节下一个较文雅的定义,鬼节是为仙逝的祖先亲人设定的节日,在这一天纪念祭奠他们,这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也是人类的文明。
从随州的风俗看,清明节是到坟墓前的祭扫,七月十五是就地的一次祭扫,祭扫的主要内容是焚化纸钱。在以前,市区很小,一走就到了开洼农田,怎样烧纸似乎不成什么问题。现在不同了,到处是人烟密集的社区,无论怎样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视觉感官的不舒服,特别是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刻,祭扫与文明的嫁接显得犹为重要。
祭扫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产物,如何使祭扫更适合当今的文明,关键的一点要想着他人,别给他人造成麻烦。从昨天起,各单位都在发布文明祭扫的通知公告,号召市民遵守体现了这个城市的整体文明程度,于人于己都是件好事。
祭奠先人怀念亲人是人类文明之举,文明之举怎样做得更文明,需要我们从细节和细微处更接近文明。祭奠也一定要和当今的文明嫁接,其结出的文明之果,会为我们这个物阜民丰的太平盛世增加沁人心脾的芳馨。
往年每到这一天,甚至前一两天,不少市民都习惯在路口焚烧纸钱。一到这时候,消防队就如临大敌,烧纸钱的残火若没有完全熄灭,随风刮到可燃物上,后果不堪设想。环卫工人对这一现象也是有苦说不出,灰烬和未燃尽的纸片被风刮得到处都是,因烧纸而增添的黑色垃圾加起来每次都有几十吨,烧纸后在路面上留下的痕迹也很难消除,大大增加了工作难度。这种陋习既污染环境,又损害人们的精神健康,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文明城市的创建永远离不开管理者的智慧引导和市民们的配合,要做到文明祭扫,真正需要改变的还是市民的观念。这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需要城市管理者的宣传教育。而宣传也不能仅仅流于形式,既要让市民看到低碳环保的新祭祀方式的好处,也要把陈旧祭祀方式的危害摆在台面上,并且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市民能改变多少未可知,但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能做多少却至关重要。城市文明的进程与传统节日绝不是相互抵触的,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就应该为传统节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使现代与传统相互融合,让城市既具有现代气息,又彰显传统精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