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李松涛
作品|读史:听更鼓惊心
——跨文体长诗《黄之河》选章
李松涛:1950年生于辽宁省昌图县。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新诗学会会长。出版各类文学作品30余部。作品收入海内外300余种选集。 作品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等多种语言文字。 诗文获包括鲁迅文学奖、中国图书奖、解放军文艺奖等军内外、国内外各种奖励近百项。 名字和作品被写进多种版本的当代文学史和多所大学的讲义。 另有罗继仁编《论李松涛的创作》《巍峨的存在:李松涛》《凝视·文坛远观近看李松涛》和邢海珍专著《诗的朝圣之路·李松涛论》。 两次荣立军功。 连续五次出席中国作家全国代表大会。
1.屈原:以生命为民族创造节日
以生命为民族创造节日,在中国,你是惟一的人。——诗人!
你隐在端午的背后,不是节日的脸,却是节日的心。你的名字,绝非楚邦风干的腊肉,轻呼一声,便鲜嫩如初。
昼踏风霜,夜枕忧患。躺着的鼾声,在宦海外的驿站内辗转;竖着的梦绪,在尘土中的歧路上飘泊。当你梦见自己是鱼,醒来必定没有水——只有网;当你梦见自己是鸟儿,醒来必定没有天空——只有笼子;当你梦见自己是羊,醒来必定没有草——只有屠刀。唉!怕就怕,吃草的人生,遇上吃肉的世道。忧思的烛照下,生活被你一眼看透,——看透便要说穿。于是,遭嫉恨,遭排挤,遭贬黜,你被邪恶围剿,你被阴谋放逐。路漫漫其修远兮,天光失色,云影褴褛,残霞晚照啃破你颠连的长衫。孑然一身,由于黑暗,连影子都被吊销了。夜色迷茫,主动辞职的,被动解雇的,道义的岗位上,还有人值班吗?
古老的文字狱,是从你的“屈”姓上开始垒砌高墙的吗?
手说:你书写过了,有这奏章、诗文为证;脚说:你跋涉过了,有那坎坷、崎岖为证;眼说:依旧是这黄涛、黄土、黄人,看上去如同原地未动;心却说:斑竹萧萧,时间已经调头走了!——心言罢,在悲凉中一沉到底。
上下求索的政治抱负渴死了,所幸耐旱的诗情还活着。灵感成熟的刹那,恰巧经过你提篮的心窝……
你不是为了肚子而不要面子的人。你瘦得只剩了骨头——文人的铮铮铁骨,你吸进浊气,呼出骨气。人呐,可以躲开功名,躲开利禄,躲开纷争,可你躲得开自己吗?既无前程,又无后路,两腿犹豫的当口儿,念头打挺儿硬成了墓碑。(日夜——这光阴的黑白两道,逼迫那些想保住小命的人逆来顺受。而高贵者的呼吸,则是不肯迂回的气流。)生既令人慨然,死就使人淡然。生死之间,人常来常往,皆是熟客 。呜呼!《离骚》吟罢便转身离去——去汨罗水下怀沙了……
无论什么品种的风,一旦停止了脚步,自己便要消失殆尽。然而,你以瞑目的方式,从苦不堪言的人间撤退,却酷似战略转移。(肉体刚刚出发,灵魂己经凯旋。)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果然如此!“诗”和“尸”听起来一样,睁眼一看则差远了:“尸”是死的,而“诗”是活的。——你的艺术,让你永处死亡之外!
三闾大夫,你是挑剔的光阴“挑”得出却“剔”不去的诗眼。热爱生活又超然物外,珍惜生命又不惧死亡。诗人,是黑暗消化不了的实体,如鲠骨,横竖都卡在历史的喉头。你用源远流长的民俗反复确认:诗人是那种为民族出路谋绿灯,而宁愿给自己生命亮红灯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