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7-3-25 23: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颍昌阳翟县有一杜生者,不知其名,邑人但谓之杜五郎。所居去县三十余里,唯有
屋两间,其一间自居,一间其子居之。室之前有空地丈余,即是篱门。杜生不出篱门凡
三十年矣。黎阳尉孙轸曾往访之,见其人颇萧洒,自陈:“村民无所能,何为见访?”
孙问其不出门之因,其人笑曰:“以告者过也。”指门外一桑曰:“十五年前,亦曾到
桑下纳凉,何谓不出门也?但无用于时,无求于人,偶自不出耳,何足尚哉!”问其所
以为生,曰:“昔时居邑之南,有田五十亩,与兄同耕。后兄之子娶妇,度所耕不足赡,
乃以田与兄,携妻子至此。偶有乡人借此屋,遂居之。唯与人择日,又卖一药,以具饘
粥,亦有时不继。后子能耕,乡人见怜,与田三十亩,令子耕之,尚有余力,又为人佣
耕,自此食足。乡人贫,以医自给者甚多,自食既足,不当更兼乡人之利,自尔择日卖
药,一切不为。”又问:“常日何所为?”曰:“端坐耳,无可为也。”问:“颇观书
否?”曰:“二十年前,亦曾观书。”问:“观何书?”日:“曾有人惠一书册,无题
号。其间多说《净名经》,亦不知《净名经》何书也。当时极爱其议论,今亦忘之,并
书亦不知所在久矣。”气韵闲旷,言词精简,有道之士也。盛寒,但布袍草履。室中枵
然,一榻而已。问其子之为人,曰:“村童也。然质性甚淳厚,未尝妄言,未尝嬉游。
唯买盐酪,则一至邑中,可数其行迹,以待其归。径往径还,未尝傍游一步也。”余时
方有军事,至夜半未卧,疲甚,与官属闲话,轸遂及此。不觉肃然,顿忘烦劳。
唐白乐天居洛,与高年者八人游,谓之“九老”。洛中士大夫至今居者为多,断而
为九老之会者再矣。元丰五年,文潞公守洛,又为“耆年会”,人为一诗,命画工郑奂
图于妙觉佛寺,凡十三人:守司徒致仕韩国公富弼,年七十九;守太尉判河南府路国公
文彦博,年七十七;司封郎中致仕席汝言,年七十七;朝议大夫致仕王尚恭,年七十六;
太常少卿致仕赵丙,年七十五;秘书监刘几,年七十五;卫州防御使冯行已,年七十五;
太中大夫充天章阁待制楚建中,年七十三;朝议大夫致仕王慎言,年七十二;宣徽南院
使检校太尉判大名府王拱辰,年七十一;太中大夫张问,年七十;龙图阁直学士通议大
夫张焘,年七十;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司马光,年六十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