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超视距

    中国书法发展史

      [复制链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11: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6 、邓石如(1743—1805)

      安徽怀宁人。初名琰,字石如。后以字行,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一生不仕。在清代中叶书法史、篆刻史上都占有十分显赫的地位。他是书法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邓石如各体均善。尤其得力于篆书,隶书。人称其“隶从篆入,篆从隶出”。又喜篆印,创邓派之门,后人又云其“书从印入,印从书出”。因此他在篆书、隶书、篆刻三方面贡献最大。一扫当时书坛恪守古法的僵化局面。开辟了篆书、隶书、篆刻的新纪元。

      ★其主要作品是:四体帖(一)和四体帖(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11: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7 、伊秉绶(1754—1815)

      福建宁化人。字祖似,号墨卿、默庵,人称伊汀州。乾隆已酉进士。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拜著名书家石厣(刘墉〕为师。工书法,善隶书、行书。伊秉绶的隶书格调高古,精妙超俗,在清书坛上独放异彩。对后世的书法创新也有很多启示。

      ★其主要作品有:隶书横披和隶书联隶书横披:伊秉绶所书隶书横幅个性明显,横平竖直,布白停均。他用篆书的笔法来写隶书,因此笔划圆润,粗细相近,没有明显的波挑。章法极有特色,字字铺满,四面撑足,给人方整严齐的装饰美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11: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8 、陈鸿寿(1768—1822)

      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子恭,号曼生。嘉庆拔贡。工书画、篆刻。其篆刻列“西泠八家”之中。他的书法以隶书和行书最为知名。他的隶书清劲潇洒,结体自由。穿插挪让,相映成趣,在当时是一种创新的风格。

      ★其主要作品是:隶书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11: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9 、何绍基(1799-1873)

      字子贞,号东州,道州人。

      他也是十分勤奋的书法家。他自己说:“余学书四十余年,溯源篆分。楷法则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之绪。”何绍基早年由颜真卿,欧阳通入手,上追秦汉篆隶。他临写汉碑极为专精,《张迁碑》,《礼器碑》等竟临写了一百多遍,不求形似,全出己意。进而“草、篆、分、行熔为一炉,神龙变化,不可测已。”至今存临本仍然不少。中年潜心北碑,用异于常人的回腕法写出了个性极强的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11: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主要作品有:行书中堂和行楷八言联1 )基行书中堂:此中堂多用颜真卿《争坐位》法,并揉进篆书笔意,运笔圆润而有曲致,章法疏密大小,纵横崎正,任笔为之、全以神行。

      2 )行楷八言联:何绍基曰:“如写字用中峰然,一笔到底,四面都有,安得不厚?安得不韵?安得不雄浑?安得不淡远?这事切要握笔时提得起丹田工,高著眼光,盘曲纵送,自运神明,方得此气。当真圆,大难,大难!”,由此可见其对中峰的高度重视和深刻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11: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9 、吴熙载(1799—1870)

      江苏仪征人。原名廷扬,字熙载,后改字让之,号晚学居士。是清末著名的书画篆刻家。吴让之善作四体书与写意花卉,他的篆刻学邓石如而能自成面目,为后世所宗法。在书法方面成就最大的是篆书。吴昌硕说过:“余常与人学完白不若取经于让翁。”此语代表了当时人们崇敬吴让之的心情。他的篆书汲取了邓石如端庄、浑厚的风格,又加以自己的理解,使之更加飘逸、舒展,柔中带刚,法度严谨。

      ★其主要作品有:篆书联和篆书圣教序四屏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11: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10、赵之谦(1829—1844)

      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青年时代即以才华横溢而名满海内。他是清代杰出的书画篆刻家。他的篆刻取法秦汉金石文字,取精用宏,形成自己的风格,人称“赵派”。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多方面的,可使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映成趣。赵之谦曾说过:“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他一生在诗、书、画、意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11: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主要作品有:篆书扇面、行书条屏、临封龙山碑。

      1 )篆书扇面:清赵之谦书。他以北魏造像法入篆。他抓住篆书的起迄处以造像之方法起笔、收笔,在提按中使锋芒得以微妙的显露,其间气机流宕,令人叫绝。

      2 )行书屏条:赵之谦所书的行书四屏条,章法尤有新意,大小穿插、相互交错,行距甚小,饶有汉碑之意。他的行草为“魏七颜三”,形质虽为魏碑,然神彩却可窥其深通颜书之端倪。这种巧妙的揉合、酿造,正是他追求的匠心之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11: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11、吴昌硕(1844-1927)

      清末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原名俊卿,字昌硕,别号苦铁,浙江安吉人。

      少年时他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书,印刻。他的楷书,始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隶书学汉石刻;篆学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以后在临写《石鼓》中融汇变通。沙孟海评:吴先生极力避免“侧媚取势”,“捧心龋齿”的状态,把三种钟鼎陶器文字的体势,杂揉其间,所以比赵之谦高明的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11: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主要作品:石鼓文四屏条、行书诗笺、篆书联

    1 )石鼓文四屏条:清末吴昌硕《石鼓文四屏条》之三、四,恣肆纵横,用笔圆厚苍劲,老辣深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风。

      2 )行书诗笺:清末吴昌硕行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个中又受北碑书风及撰镏用笔之影响,大起大落,遒润峻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