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礼多人不怪

    《文史通义》

      [复制链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发表于 2016-5-8 20: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理之书,略有三例,沿革、形势、水利是也。沿革宜表,而形势水利之体宜图,俱不可以求之文辞者也。迁、固以来,但为书志,而不绘其图,是使读者记诵,以备发策决科之用尔。天下大势,读者了然於目,乃可豁然於心。今使论事甚明,而行之不可以步,岂非徇文辞而不求实用之过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发表于 2016-5-8 20: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名之沿革,可以表治,而水利之沿革,则不可表治也。盖表所以齐名目,而不可以齐形象也。图可得形象,而形象之有沿革,则非图之所得概焉。是以随其形象之沿革,而各为之图,所以使览之者可一望而周知也。《禹贡》之纪地理,以山川为表,而九州疆界,因是以定所至。後儒遂谓山川有定,而疆界不常,此则举其大体而言之也。永定河形屡徙,往往不三数年,而形势即改旧观,以此定界,不可明也。今以村落为经,而开方计里,著为定法,河形之变易,即於村落方里表其所经,此则古人互证之义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发表于 2016-5-8 20: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志为一县而作,水之不隶於永清者,亦总於图,此何义耶?所以明水之源委,而见治水者之施功有次第也。班史止记西京之事,而《地理》之志,上溯《禹贡》、《周官》。亦见源委之有所自耳。然而开方计里之法,沿革变迁之故,止详於永清,而不复及於全河之形势,是主宾轻重之义。滨河州县,皆仿是而为之,则修永定河道之掌故,盖秩如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发表于 2016-5-8 20: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永清县志六书例议

          史家书志一体,古人官《礼》之遗也。周礼在鲁,而《左氏春秋》,典章灿著,不能复备全官,则以依经编年,随时错见,势使然也。自司马八书,孟坚十志,师心自用,不知六典之文,遂使一朝大典,难以纲纪。後史因之,而详略弃取,无所折衷,则弊之由来,盖已久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发表于 2016-5-8 20: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樵尝谓书志之原,出於《尔雅》。彼固特著《六书》、《七音》、《昆虫草木》之属,欲使经史相为经纬,此则自成一家之言可也。若论制作,备乎官《礼》,则其所谓《六书》、《七音》,名物训诂,皆本司徒之属,所谓师氏保氏之官,是其职矣。而大经大法,所以纲纪天人而敷张王道者,《尔雅》之义,何足以尽之?官《礼》之义,大则书志,不得系之《尔雅》,其理易见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发表于 2016-5-8 20: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宇文仿《周官》,唐人作《六典》,虽不尽合乎古,亦一代之章程也。而牛弘、刘句之徒,不知挈其纲领,以序一代之典章,遂使《会要》、《会典》之书,不能与史家之书志合而为一,此则不可不深长思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发表于 2016-5-8 20: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今载籍,合则易存,分则难恃。如谓掌故备於《会要》、《会典》,而史中书志,不妨意存所重焉;则《汉志》不用汉官为纲领,而应劭之仪,残阙不备;《晋志》不取晋官为纲领,而徐宣瑜之品,(徐氏有《晋官品》。)亡逸无存,其中大经大法,因是而不可窥其全体者,亦不少矣。且意存所重,一家私言,难为典则。若文章本乎制作,制作存乎官守;推而至於其极,则立官建制,圣人且不以天下为己私也;而载笔之士,又安可以己之意见为详略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发表于 2016-5-8 20: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志之体宜画一,而史家以参差失之。列传之体本参差,而史家以画一失之。典章制度,一本官《礼》,体例本截然也。然或有《天官》而无《地理》,或分《礼》、《乐》而合兵《刑》,不知以当代人官为纲纪,其失则散。列传本乎《春秋》,原无定式,裁於司马,略示区分。抑扬咏叹,予夺分合,其中有《春秋》之直笔,亦兼诗人之微婉,难以一概绳也。後史分别门类,整齐先後,执泥官阀,锱铢尺寸,不敢稍越,其失则拘。散也,拘也,非著作之通裁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发表于 2016-5-8 20: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州县修志,古者侯封一国之书也。吏户兵刑之事,具体而微焉。今无其官而有吏,是亦职守之所在,掌故莫备於是,治法莫备於是矣。且府史之属,《周官》具书其数,《会典》亦存其制,而所职一县之典章,实兼该而可以为纲领;惟其人微而缙绅所不道,故志家不以取裁焉。然有入境而问故,舍是莫由知其要,是以书吏为令史,首领之官曰典史。知令史典史之史,即纲纪掌故之史也,可以得修志之要义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发表于 2016-5-8 20: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之州县,繁简异势,而掌故令史,因事定制,不尽皆吏户兵刑之六曹也。然就一县而志其事,即以一县之制定其书,且举其凡目,而愈可以见一县之事势矣。案牍簿籍无文章,而一县之文章,则必考端於此,常人日用而不知耳。今为挈其纲领,修明其书,使之因书而守其法度,因法而明其职掌,於是修其业而传授得其人焉,古人所谓书契易而百官治,胥是道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