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爱心伴孩子成长》第三集
当时有个母亲带着他的儿子,也是学《弟子规》,他们小区都有保安的叔叔。当时她就带着她的儿子路过保安亭,她就跟儿子说,孩子,跟保安叔叔鞠躬。儿子说他是来看大门的,我干嘛要给他鞠躬?这个母亲就立刻跟孩子讲,上到国家主席,下到保安以及清扫街道的清洁工人,都在做同样的一件事情,在做怎样的一件事?服务大众,都在为大家付出和服务。
如果没有他们,我们怎么有安定的环境?没有清扫街道的阿姨,我们怎么有清洁的马路?我们都应该对他们抱以同样的感恩,只是他们的分工不一样而已,但是他们的付出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对他们的恭敬和感恩,也应该是一样的。这个母亲这样一教,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待每个人,都要有这样一种平等的、恭敬的心境。
当时我跟小朋友讲,我们读书的目的也是一样,读书不是为了要让自己,好像可以过上非常享乐的日子,而是我们学会了本领服务大众。在中国还有个故事,在中国几千年前,也是一个圣哲人叫老子,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
这个老子他很有智慧。有一次老子外出,遇到一个官员,这个人就想到老子很有智慧,就想请教老子一个问题。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这个很老实听话,反应不是特别快,比较木讷;小儿子聪明伶俐。这个官员就问老子,你能不能够帮我看一看,等我老了以后,我要靠哪个儿子?老子就说那好,把你的儿子叫过来。
这个官员就把两个儿子叫到老子面前,老子就从兜里掏出了一把钱放到桌上,就跟这两个儿子说,你们俩谁去打爸爸一下,这个钱就是你的。这个大儿子一听,他根本没有听到说钱是我的,他只听到要打爸爸一下,他想那怎么可以,爸爸对我这么养育付出,我怎么可以去打爸爸?
但是小儿子他就想,我打爸爸一下,爸爸也没有任何的损伤,父亲又没有损失,我又能赚到钱,何乐不为?於是就冲过去打了爸爸一下,抱着钱就跑掉。老子就对官员讲,你知道了要靠哪个儿子吗?
请问我们各位老师,他老了以后,要靠哪个儿子?要靠大儿子。曾经我们跟很多家长讲这个故事,接下来就问家长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这个官员要靠大儿子,但是现在我们都在朝哪个方向,在培养我们的孩子?可能我们发现这个孩子老实木讷,心里还会非常的不高兴。还在想你看人家隔壁家的儿子,聪明伶俐,脑子还会转弯,你都一根筋都没有办法动。
过了几十年以后,果然就像老子预计的一样,大儿子一直守在父亲的身边,每天孝养父母。但是这个小儿子,也像他小时候表现出来的聪明伶俐一样,他很会做生意,很会打算盘,所以他就走到很远的地方去做生意,赚了很多钱。有一天这个官员得了重病,他已经感觉他的生命快要完结了,所以找人带信给他的小儿子,希望他的小儿子回来见他最后一面。
小儿子接到这封信以后,第一个念头也想回去看看父亲。但是因为他很会算计,接下来他就开始算,这样符不符合经济学的原理。他算我回去看我的爸爸,第一我不是医生,回去以后对我父亲的病也於事无补。第二我回去的路上要耽误多少时间,让我少赚多少钱。
他想第三不仅少赚钱,路上来回还要路费,那不仅不进钱还要出钱。一算结果还一样,爸爸还是会走,那我不回去也是一样的,直到最后小儿子没有回家。所以我们就开始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两个孩子到底哪个孩子的人生更有意义?
大儿子可能没有赚很多的钱,他可能就在这个小地方陪着他的父亲,每天孝养父母,团结邻里。每天当他有孩子的时候,他尽自己父亲的本分,尽自己先生的本分对太太好,教导儿子,每天过得很踏实。小儿子他赚了很多钱,但是我们思考一下,等他的儿子长大,他老了以后,他会有怎样的结局?他根本体会不到父母的这种心境。
所以在这个学习的过程,我们一直都在体会,到底怎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恩肖陈颖老师的精彩分享,感恩家人们共同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