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禁限鞭路途艰辛 坚持方为上策
——对网民投诉鞭炮问题的调查
【本网讯】 随州文明网论坛开办仅九个多月,涉鞭炮的话题已有22个,其中属随州范围的鞭炮话题18个,投诉批评放鞭的话题有十个,占随州鞭炮话题的55%。从投诉时段来看,有逐月上升之势。为此,本网花一定精力对我市当前禁限鞭状况进行了简单调查。
随州主城区禁限鞭工作在反反复复中坚持到今天 一九八o年建县级随州市来,随着城区人口的急剧增加,鞭炮声音越来越大,震耳时间越来越长,鞭炮烟味使人窒息难忍,开始成为人们的心头之患,于是应人民代表要求,市委、人大、政府、政协一致通过禁鞭决定,层层领导挂帅,与工作业绩挂钩,实行地界、行业、系统包干,全民动员,城区燃放鞭炮的现象大大减少甚至一夜杜绝,百姓安宁度大大提高。可是好景不长,松了下来。2006年实行禁改限,实际是限的不够。 2011年8月,因“洁美随州”活动需要,市民禁鞭呼声再起,两种不同意见争论激烈,市直某局主管副局长因查劝,差点遭经营业户的刀砍。 2012年10月底,市人大以地方法规形式,把禁改限变成“禁限鞭”并提交人大代表通过,从当年12月1日起执行。11月中旬,全市召开动员大会。12月1日正式执行当天,南郊擂鼓墩社区黄某结婚放鞭被当场罚款五百元。 2013年底,进行一周年执法总结。据介绍,全年共受理群众举报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为300余起,查证属实260余起,查处数系历年之最。其中,办理丧事违规燃放的占30%以上,办理婚姻喜事违规燃放的占25%,工地开工、乔迁的占25%,开业庆典的占15%,其他占5%。市财政划拨5万元作为“禁限鞭”工作专项举报奖金,对举报查证属实的群众兑现举报100-200元的奖励,计兑现举报奖励资金4万余元。 总结刚过,累禁不止的现象又有出现,且又有上升趋势。据某论坛数据,2014全年,网友燃鞭类批评22次,而今年前五个月,此类批评已达12次了。如果不制止,将会曼延。
当前“禁限鞭”工作似乎又走进了困惑 由于凌鸿网友的投诉批评和建议,本网走访了有关主管单位、部分社区和市民。 有关主管单位:禁限鞭”以来,本系统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都有考核指标,同时也做到了过硬兑现。但是,从禁限鞭”十多年的历史看,单靠某一部门很难做到坚决执行。例如,“禁限鞭”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多管齐下,而目前实际是多管不下,现在禁限严管区域扩大,主管单位人力不足,社区、小区又大幅增加,主管单位无预计防谁放鞭能力,知道了也是人走时过,同时现在办案讲究的是证据,知道了放鞭户主还不行,非得要把放鞭当事人查出来,否则证据不足不能下处罚结论。社区小区主动配合查处的不多,主管单位对十多个成员管理单位没有制衡权,涉事区居民没有人愿意提供证据,客观上使主管单位成为聋子瞎子。又如,“禁限鞭”工作需要与社区居委会联系起来,需要与城区禁止做丧事结合起来,需要与禁止在非指定区域销售鞭炮结合起来,需要与本地市民文明素质进展结合起来,与本地故有风俗习惯的逐渐革除结合起来。 社区居委会干部: 面对现实的事是:社区是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群众性自我组织,无责权利的分工、无执法权。对居民违规燃放鞭炮的,上级没有赋予主动上门做工作的职能。但接到居民检举投诉,居委会干部会上门去做一下教育劝导工作,居民不听的社区除继续教育和向公安机关举报,其它什么办法都没有;有时候居民举报晚了,你去后他的“闹台”已搭好,要他拆掉比上天还难。为了人性化的和谐,公安机关下不了决心,社区更加拿他没法子。还有些居民,自己家里没有红白喜事时比谁都支持禁限鞭,干部执行不力,他会跳起来指责干部失职,可是当他自家有事做时,态度大转弯,又是要求你仁义,又是拿传统文化吓唬你。
市民: 在随机采访的27个人中,坚决要求把禁限鞭进行到底的有16个,无所谓的6人,坚决反对的5人。 持坚决态度的市民认为:随州禁限鞭已三十多年,虽然效果不很令人满意,但总还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相比各部门的自身利益,相比各单位工作难度,相比人民群众的各种不解和批评而言,还城市人民群众的安宁与洁净,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才是最大的长远利益。 如果各相关部门不顾人民政府的承诺,放松管理,减弱机构人员,相互推御责任,造成人民群众的不满,受损害的最终是人民政府的公信力、有关单位的威信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