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月4日,笔者在随州文明网发表评论员文章《咱能不能不放炮》,得到广大网友的热议,大家纷纷谴责这一陋习,并呼吁更多市民,从自身做起,不燃放烟花炮竹,不制造噪音、污染环境。 巧的是,1月5日,《随州日报》就刊发消息,市长郄英才主持会议研究禁鞭工作。1月8日,《随州日报》再次刊发消息,在市政府召开的第五十次常务会议上,审议了《随州市主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炮竹规定》和《关于在主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炮竹的通告》。看得出市政府体察民情,顺应民意,早有了禁鞭决心,让人欢欣鼓舞。也看得出,本次“禁鞭”工作将经过提议、审议、落实等程序,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调查研究,确定极为合理又据可操作性后,才颁布实施的,因此,将不同于以往要求高、落实难、禁而不止、屡禁屡放的“禁鞭”。 在我市禁鞭工作尚未正式开展之前,笔者有几个建议,一是在禁鞭的时间上,建议无论是平时或者春节,一律禁止。因为燃放烟花炮竹主要集中在春节。每年除夕夜都没睡过安稳觉,更不要说空气污染、地面污染。本来应该欢喜、祥和的春节,被弄得乌烟瘴气,垃圾围城。二是解决火葬场、公墓燃放烟花炮竹的问题。笔者在邻近的河南、安徽发现,无论城区还是农村,丧葬都不准燃放烟花炮竹了。可在我们随州,这一块是重灾区,尤其是火葬场,炮声震天,硝烟弥漫。估计随州城区空气污染与此关系很大,因为离城区太近。缅怀逝者本来应该有一个很肃穆很沉静环境,不知怎么就变成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吹拉弹唱的场面了。三是像中央抓作风建设那样,一抓到底,不搞一阵风,坚决不容许反弹。通过几年的实施,在市民中形成规矩和习惯,禁鞭就容易了。 记得不久前,笔者接儿子放学,走到小区里,碰到有人放炮,只好掩耳疾行。儿子说市政府不是禁鞭了吗?这不是对政府的公然挑衅吗?我呵呵笑,老百姓也许没想到是挑衅,他们只觉得反正没人管,想放就放。但是政府就要反思了,为什么决议得不到执行?政府的执政力、公信力何在?所以,禁鞭工作意义重大又任重道远。 衷心地希望本次即将开始禁鞭工作能顺利地、彻底地实施。我和我的家人、朋友,还有文明网的广大网友们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禁鞭,带头不燃放烟花炮竹,共同营造神农故里清明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