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道德讲堂岂能敷衍了事? 日前,某文明单位负责文明创建的领导说,因为他们单位人少,为了应付“差事”,他们所开设的道德讲堂不但没有“走过场”,甚至只是“驴子屙屎—外面光”地摆拍了几张照片,然后把其他单位道德讲堂的相关流程照抄照搬就算完事。既没有“流于形式”,也没有深入开展。 道德力量是国家安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有些贫乏,诚信缺失、信仰缺乏、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建设“道德讲堂”就是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搭建思想道德建设新平台,把勇于创新、奋发向上、诚信友爱的优秀品格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 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应该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道德讲堂建设的活动主体是群众,群众接受不接受,参与积极不积极,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收效。而不是在文明创建过程中为了“捞分”而“捞分”。因此,组织者在组织活动时一定要多举办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更多群众以“德”为师,向“德”学习,做道德高尚的人。 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应注重实效。活动成效好不好,取决于组织者重视不重视,取决于活动是不是得到扎实有效开展。如果连走过场都不走,不重视道德讲堂建设,不进行周密部署和精心安排,如何能把活动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如何能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并找出道德建设与推动社会进步的结合点、着力点? 道德讲堂活动应常态化。我们说,一个好的道德风尚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把道德讲堂活动一如既往地开展下去,并建立健全各项考评机制,才能确保活动取得预期效果。因此,我们要营造好活动氛围,协调相关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扩大活动影响范围;巩固好活动成果,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活动方式,注入新内涵,把活动引向深入,取得实效。 道德讲堂应坚持贴近群众的道德需求、贴近群众的道德实践、贴近群众的道德追求,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行正人、以德化人,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加强道德建设,使“道德讲堂”成为群众道德自省、自警、自觉、自立,净化心灵、理顺情绪、健康身心、幸福生活的互动交流场所 道德讲堂建设要以倡导“爱国、团结、和谐、发展、文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为重点,突出“善”、“诚”、“孝”、“强”,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传播凡人善举,引发道德自觉,倡导修身律己。活动主题鲜明,内容明确,应确实有效地开展,把活动引向深入,因此,道德讲堂千万不能只流于形式,敷衍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