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礼多人不怪

    《文史通义》

      [复制链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发表于 2016-6-5 22: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余曰:“然则统志之例,非与?阎氏若璩以谓统志之书,不当载人物者,其言洵足法与?”章君曰:“统志创於元明,其体本於唐宋,质文损益,具有所受,不可以为非也。《元和郡县》之志,篇首各冠以图,图後系以四至八到,山川经纬之外,无旁缀焉;此图经之本质也。《太平寰宇》之记,则入人物艺文,所谓踵事而增华也。《嘉熙方舆胜览》,侈陈名胜古迹,游览辞赋,则逐流而靡矣。《统志》之例,补《寰宇》之剩义,删名胜之支辞,折衷前人,有所依据,阎氏从而议之过矣。然而其体自有轻重,不可守其类纂名目,以备一方文献之全,甚晓然也。”余曰:“古之方志,义例何如?”章君曰:“三代封建,与後代割据之雄,大抵国自为制,其体固不侔矣。郡县之世,则汉人所为《汝南先贤》、《襄阳耆旧》、《关东风俗》诸传说,固已偏而不备,且流传亦非其本书矣。今可见者,宋志十有馀家,虽不能无得失,而当时图经纂类名目未盛,则史氏家法犹存。未若今之直以纂类子目,取为全志,俨如天经地义之不可易也。”余曰:“宋志十有馀家,得失安在?”章君曰:“范氏之《吴郡志》,罗氏之《新安志》,其尤善也。《罗志》芜而不精,《范志》短而不详,其所蔽也。《罗志》意存著述,《范志》笔具翦裁,其所长也。後人得著述之意者鲜矣。知翦裁者,其文削而不腴,其事郁而不畅,其所识解,不出文人习气,而不可通於史氏宏裁;若康氏《武功》之志,韩氏《朝邑》之志,其显者也。何为文人习气?盖仿韩退之《画记》而叙山川物产,不知八书十志之体,不可废也。仿柳子厚《先友记》而志人物,不知七十列传之例,不可忘也。然此犹文人徇名之弊也。等而下者,更无论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发表于 2016-6-5 22: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余曰:“如君所言,修志如何而後可?”章君曰:“志者,志也。其事其文之外,必有义焉,史家著作之微旨也。一方掌故,何取一人著作?然不讬於著作,则不能以传世而行远也。文案簿籍,非不详明,特难乎其久也。是以贵专家焉。专家之旨,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不可以言传也。其可以言传者,则规矩法度,必明全史之通裁也。”“明全史之通裁当奈何?”曰:“知方志非地理专书,则山川都里坊表名胜,皆当汇入地理,而不可分占篇目,失宾主之义也。知方志为国史取裁,则人物当详於史传,而不可节录大略;艺文当详载书目,而不可类选诗文也。知方志为史部要删,则胥吏案牍,文士绮言,皆无所用,而体裁当规史法也。此则其可言者也。夫家有谱,州县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然家谱有徵,则县志取焉。县志有徵,则国史取焉。今修一代之史,盖有取於家谱者矣。未闻取於县志。则荒略无稽,荐绅先生所难言也。然其故,实始於误仿图经纂类之名目,此则不可不明辨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发表于 2016-6-5 22: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噫!章君之言,余未之能尽也。然於志事,实不敢掉之以轻心焉。二图包括地理,不敢流连名胜,侈景物也。七志分别纲目,不敢以附丽失伦,致散涣也。二表辨析经纬,不敢以花名卯簿,致芜秽也。五传详具事实,不敢节略文饰,失徵信也。乡荐绅不余河汉,勤勤讨论,勒为斯志,庶几一方之掌故,不致如章君之所谓误於地理之偏焉耳。若求其志,而欲附於著作专家,则余谢不敏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发表于 2016-6-30 19: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为毕秋帆制府撰常德府志序

        常德为古名郡,左包洞庭,右控五溪,战国楚黔中地,秦楚争衡,必得黔中以为橐钥;所谓旁摄溪蛮,南通岭峤,从此利尽南海者也。後汉尝移荆州治此,盖外控诸蛮,则州部之内,千里晏然。隋唐以来,益为全楚关键。五季马氏既并朗州,而後屹然雄视,诸镇莫敢与抗矣。盖北屏荆渚,南临长沙,远作滇、黔门户,实为控要之区,不其然欤?我朝奕世承平,蛮夷率服,大湖南北,皆为腹地。康熙二十二年,满州将军驻防荆州,遂移提督军门,弹压常德。後虽分湖南北为两部院,而营制联络两部,呼吸相通,故节制之任,仍统於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发表于 2016-6-30 19: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余承乏两湖,尝按部常德,览其山川形势,慨想秦汉通道以来,治乱机缄,割制利弊,与夫居安思治,化俗宜民之道,爰进守土长吏,讲求而切磋究之。知府三原李君大霳,悃愊吏也。六条之察,次第既略具矣。府志辑於康熙九年,故册荒陋,不可究诘;百馀年之文献,又邈焉无徵;於是请事重修。余谓此能知其大也。虽然,方志遍寰宇矣,贤长吏知政事有恒,而载笔之士,不知辞尚体要,猥芜杂滥,无讥焉耳。即有矫出流俗,自命成家,或文人矜於辞采,学士侈其蒐罗,而於事之关於经济,文之出於史裁,则未之议也。13k4j国k1jda学iuf57网97n6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发表于 2016-6-30 19: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会稽章典籍学诚,游於余门。数为余言史事,黎然有当於余心。余嘉李君之意,因属典籍,为之撰次,阅一载而告成。凡书二十四篇;为纪者二,编年以综一郡之大事;为考者十,分类以识今古之典章;为表者四,年经事纬,以著封建、职官、选举、人物之名姓;为略者一,为传者七,采辑传记,参合见闻,以识名宦、乡贤、忠孝、节义之行事。纲举而目斯张,体立而用可达。俗志附会古迹,题咏八景,无实靡文,概从删落。其有记序文字,歌咏篇什,足以考证事实,润色风雅,志家例录为艺文者;今以艺文专载书目,诗文不可混於史裁,别撰《文徵》七卷,自为一书,与志相辅而行。其搜剔之馀,畸言脞说,无当经纶,而有资谈助者,更为《丛谈》一卷。皆不入於志篇。凡此区分类别,所以辨明识职,归於体要。於是常德典故,可指掌而言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发表于 2016-6-30 20: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夫志不特表章文献,亦以辅政教也。披览舆图,则善德、桃源之为山镇,渐、潜、沧浪之为川泽,悠然想见古人清风,可以兴起末俗。爰求前迹,有若马伏波、应司隶之流,制苗蛮於汉世;李习之、温简舆其人,兴水利於唐时;因地制宜,随时应变,皆文武长吏前事之师。考古即以徵今,而平日讨论,不可以不豫也。盖政之有恒与辞之体要,本非两事,昧於治者不察也。余故因李君之知所务也,而推明大旨,以为求治理者法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发表于 2016-6-30 20: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为毕秋帆制府撰荆州府志序

          荆州富於《禹贡》、《职方》,雄据於三国六朝五季,而冲要岩剧於前明。盖至今所领仅七城,而於湖北部内十一府州,犹为重望云。三代画州,荆域袤延且数千里,无可言也。汉分南郡,荆州所部。蒯越说刘表曰:“荆州南据江陵,北守襄阳,八郡可传檄而定。”诸葛忠武说昭烈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用武之国。”六朝争剧於萧梁,五季称雄於高氏,一时献奇借箸,腾说虽多,大约不出蒯、葛数语。然是时荆州,实兼武陵、桂阳诸郡,幅员包湖南境。至明改元中兴路为荆州府,则今荆州境矣。彼时王国所封,蔚为都会。我朝因明旧治,初以总兵官镇守其地,旋改满营,设将军都统以下如制。雍正十三年,割二州三县与土司地,分置宜昌、施南两府。乾隆五十六年,又以远安隶荆门州。於是荆州所部,止於七县。然而形势犹最诸府,则江陵固兼南北之冲,而东延西控,联络故自若也。至於时事异宜,则满汉分城,民兵不扰;漕兑互抵,转饷无劳,亦既因时而立制矣。惟大江东下分流,故道多湮,江防堵筑,视昔为重。乾隆戊甲大水灌城,军民被淹,城治倾圮。天子南顾畴咨,特命重臣,持节临莅,发帑二百万金,钜工大役,次第兴举。余於是时,奉命来督两湖,夙夜惴惕,惟恐思虑有所未周,无以仰答诏旨。咨於群公,询於寮寀,群策材力,幸无陨越。而亿兆生灵,皆蒙恺泽,而出於昏垫,则荆州虽故而若新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发表于 2016-6-30 20: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逾年,民气渐苏,官司稍有清晏。知府山阴张君方理,始欲整齐掌故,为後持循;旋以事去。继其任者,永济崔君龙见,乃集七县长吏而议修府志。崔君以名进士起家,学优而仕,其於斯志,盖斤斤乎不苟作也。且《荆志》著於古者,倍他州郡,盛弘之有《荆州记》,庾仲雍有《江记》,宗懔有《荆楚岁时记》,梁元帝有《荆南志》,又有《丹阳尹传》,书虽不存,部目可考,遗文逸句,犹时见於群书所称引也。前明所修《荆州府志》,仅见著录而无其籍。康熙年间,胡在恪所修,号称佳本,而世亦鲜见。今存叶仰高志,自云多仍胡氏旧文,体例谨严,纂辑必注所出,则其法之善也。而崔君之於斯志,则一秉史裁,详赡博雅之中,运以独断别裁之义。首纪以具编年史法,次表以著世次年代,掌故存於诸考,人物详於列传,亦既纲举而目张矣。又以史志之书,记事为主。艺文仍著录之篇,而近代志家,猥选诗文杂体;其有矫而正者,则又裁节诗文,分类隶於本事之下,皆失古人流别。今师史例以辑府志,更仿选例以辑文徵。自云:志师八家《国语》,文徵师十五《国风》,各自为书,乃得相辅而不相乱。又采辑之馀,琐事畸言,取则失裁,弃则可惜;近人编为志馀,亦非史法。今乃别为《丛谈》一书,钜细兼收,而有条不紊,盖近日志家所罕见也。昔罗愿撰《新安志》,自谓儒者之书,不同钞撮簿记。今崔君所辑,本源深远,视罗氏雅裁,有过之而无不及已。会湖北有《通志》之役,聘会稽章典籍学诚,论次其事。章君雅有史识,与余言而有合。崔君又屡质於典籍,往复商榷,时亦取衷於余。余故备悉其始末,而叙於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主题

    4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王牌队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58385
    发表于 2016-6-30 20: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为毕秋帆制府撰石首县志序

         石首为荆州望县,两汉本华容地,晋平吴,分华容置县,因山以石首名。赵宋改治调弘,易名建宁。寻迁绣林山左,复名石首。元大德中,又迁楚望山下。历明至今,文物声名,为荆部称盛。县志不修,近六十年。旧志疏脱,诠次无法,又阙数十年之事实。知县玉田王君维屏,因余撰辑通志,檄徵州县之书,乃论次其县事,犁剔八门,合首尾为书十篇,以副所徵,且请余为之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OS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安卓版APP下载:

    官方微信

    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手机版 小黑屋 szvf.com.cn Inc. 鄂ICP备20007109号-2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