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苔花小小 于 2014-12-25 13:28 编辑
闹房酒中的“四言八句” 李旭斌 在乡间,男女结婚,按照风俗要喝“闹房酒”,以表达喜庆气氛。人们说:“人越闹越旺,家越闹越发财。”所以,在乡里举行婚礼,喝”闹房酒”是必走的一道重要程序。一般情况下,新郎、新娘都是第一次结婚(也叫娃娃夫妻)走这道程序,若一方“有婚史”则不需要。 “闹房酒”时间是在娶回新娘的当天晚上。吃过晚饭后,主家会再备一桌酒席。这桌酒席必是十道菜,十个人坐,意思为“十全十美”,也叫“吃十全”。 十道菜讲究的是:枣子、花生不可少,意思为早生贵子,生男还生女,花着生,在乡间儿女双全才算命好。然后是头碗鸡子二碗鱼,三碗跟着腊肉皮…… 十个人也是有讲究的,新郎、新娘坐主席,其他八个男人必须是没有离过婚,没有丧过偶,而且都有小孩。另外还有两个牵引新娘的“牵娘子”站在新娘两旁为她保驾护航。当“牵娘子”必须是没有离过婚、丧过偶的女人,有儿女的女人,最好怀抱中有婴儿,以便先一天晚上压新床时,床上有孩子哭,有孩子尿床,好让新郎、新娘撵着臊气早生孩子。其他人无论辈份和社会角色,都可以在四周助阵,给气氛,也叫轰热闹。因为新娘面前“三天无大小”。 开席时,新郎新娘按顺序将每道菜先尝一口,然后其他八个男人就可以向新娘索要筷子、酒盅了。因为筷子、酒盅掌握在新娘手里。 要想要到筷子、酒盅须得喊“四言八句”。 如:要筷就说快(筷), 孙猴猪八戒, 一跟头十万里, 一筢子搭回来, 这快才算快(筷) 要盅就说盅,(钟) 孔明借东风, 初一打一下, 十五还在嗡, 这盅(钟)才算盅。 有了筷子、酒盅该斟酒了,这时大家会闹着要新郎、新娘喊一些不好意思出口的:男:哎呀我的妻,酒壶在哪里。 女:哎呀我的郎,酒壶在柜子上。 喝了酒不吃点菜嘴里难受,这时该新娘难为大家一下了,不说个“四言八句”不允许吃菜。“四言八句”中每样菜都有传统的说法,想吃什么菜就说什么菜。如: 吃鱼就说鱼, 鱼出江河里, 鲤鱼跳龙门, 这鱼才算鱼。 素菜盛盘里, 绿的夹红的, 都是自家种, 吃了都欢喜。 吃肉就说肉, 王莽撵刘秀, 十天撵一里, 这肉才算肉。(乡人将慢比作肉) 吃藕哪是藕, 藕在泥里走, 藕断丝不断, 这藕才算藕。 吃鸡就说鸡, 公鸡撵母鸡, 撵到鸡窝里, 咯哒咯哒背上你, 这鸡才算鸡。 站在四周的人在吃喝上与坐席的人享受同等待遇,只要说了“四言八句”也可以得到想吃的西。如想吃瓜子就说:南瓜子、两面黄,客们不吃我来尝;站东靠西,我要吃鸡;地里长来人人爱,你吃萝卜我吃青菜…… 大家边吃边喝,还有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在新娘身上搞点笑料,制造高兴的气氛,致使人们激情高涨,笑的越开心越好。做游戏有“抬花轿”“过独木桥”“姜太公钓鱼”“二龙戏珠”等。也可以选一些让新娘害羞的“四言八句”闹着让新郎、新娘对说。如: 男:帐勾红绳绑, 女:我在家里想, 男:想你咋不来, 女:恐怕爹妈嚷。 男:酒壶插筷子, 女:明年生太子, 男:如果你不生, 女:怨你个死舅子。 “四言八句”很多,文明的,带黄的,五花八门,只要压润就行,万一不会,随便并成了四句也成。席上但所有食物新娘都会毫不吝啬地亲手敬奉大家。据说新娘送的是喜,喜能带来好运,让这些带着美好祝福的亲友们沾沾喜气,所以像这样的场合,大家都争先恐后,绞尽脑汁地来上几个“四言八句”,想得到新娘带来的好运。 “四言八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乡间传统或迷信,她是一种充满智慧的优良文化。美好的愿望,美好祝福,美满的心情和众人的热情尽在其中。还能起到活跃气氛、消去疲累、放松心情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