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日,随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在随县北部一偏远山村,打掉一个以生产医用化工产品为“幌子”的地下非法生产制毒物品工厂,成功侦破随州首起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的案件。
【正文】2016年8月,随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得 到信息,两名随州人从山东省一个名叫小金(化名)的人手中多次购买大量“溴素”。这么多的“溴素”是用来干嘛的呢?这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采访】缉毒人员:溴素的特性,它可以正常的用于化工,农药等其他生产,但是它有另外一个特殊的特性,它和某些原料结合起来可以生产易制毒,比如溴代苯丙酮,还往下可以生产麻黄碱,再往下就是制作冰毒,这就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就看他往什么方面使用。
【正文】警方到厂房内时发现,这刺鼻的气味显然不是来自植物松脂油。进一步勘察发现,原来在工厂西南角,还建有一个化工厂,厂里有锅炉、反应釜、真空泵等一整套生产流水线设备,化工厂四周堆满装有化学试剂的坛坛罐罐,刺鼻的化学品味道来自那里。知情人介绍,这个厂是犯罪嫌疑人张某、黄某合伙建的,说是一家医药公司的分厂,但警方发现这个所谓的分厂有些不同寻常。
【采访】 缉毒人员: 奇怪的地方,一个是它的环境,其次是它的手续都不是很全,然后它的工人,生产这一块的工人,松脂厂的工人,两个厂的工人在一起,基本在一个院子里面都来往,但他们之间都很少来往,很神秘,相互都不讲事情,神神秘秘都有很多疑点让我们怀疑,引起了我们更大的怀疑
【正文】据民警介绍,这两个人把购买的大量溴素运到随县的一个偏远山村,而选择该村的一个养殖场改建的松脂厂,也是有原因的
【采访】缉毒人员:因为溴素有很大的味道,很刺鼻,她们之所以选择这个松脂厂,是因为松脂厂也有味道,松脂的味道可以掩盖溴素的味道。
【正文】 随后,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和随县公安局禁毒大队联合对该“医药公司”的化工厂进行实地检查,警方从中发现了异端。从工厂出来后,警方迅速兵分多路对工厂及张、黄等人进行秘密监视。
【采访】缉毒人员:
我们检查之后他肯定是慌了嘛,把他生产的溴代苯丙酮连夜转移,清洗它的生产设备。就是因为他连夜转移,所以我们就跟踪他的转移车辆,又找到另外一个储存点。
【正文】在时机成熟后,民警兵分几路同时开展行动,一路成功将黄某、张某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另一路民警对位于高城镇的制毒物品加工厂和随州市郊仓库突击搜查,当场查封工厂流水生产线设备,扣押大量用以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的原材料溴素、苯丙酮,缴获制毒物品“溴代苯丙酮” 16桶,共计3802.64公斤。2016年11月、2017年1月,警方先后将该团伙另外两名主要嫌疑人褚某、刘某抓获。警方介绍,在这个涉毒团伙中,四人都是高学历人才。
【采访】缉毒人员:像黄某和刘某都是化学专业的,他们之前是武汉的一个化学工作室里面的同事,是在哪里认识的。
据犯罪嫌疑人自己交代,生产溴代苯丙酮的利润极大,厂里每日净利润可达10万元以上,。
【采访】缉毒人员:他这个厂从架设备到调试,总共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我们是9月27号收网,大概从第一批产品投产到收网,也就12天左右的时间,这12天之内,如果每天满负荷生产,它能够生产溴代苯丙酮成品2.5吨左右,如果每吨按他们交待的,除去成本,每吨的利润大概是4万多,利润算下来是一天可以达到10万以上。他们也知道这个事情的风险,但是带着侥幸心理,想来钱来的更快。
【正文】目前,案件已经移送起诉,等待法院审判,他们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编后】作为化学方面的技术性人才,本应可以在所学的的领域内做出自己贡献,可是为了一己私利,害人害己,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