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关注随州文明建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文明过清明,让清明重现“清明”
清明节作为一种传统的祭扫文化,应该是从秦汉时期开始的。据文献记载,秦汉之前 “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清明祭扫坟茔也就成了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到了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墦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
这首民谣生动地概述了人们扫墓的悲戚心情。这又启示我们:死者已矣。对死者我们毕竟只能缅怀而无法让其复活。所以我们对人尤其是对亲人,更重要的是应当珍惜其生命,让生者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关怀。故而,我们又应该把清明节过成一个“亲情节”。在这个节日里,既缅怀先烈和故去的亲人,更关怀尚在享受生命阳光的亲人乃至所有人。这样,就更有利于敦亲睦族,孝悌尊上,进而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同时,传统的清明节之节俗中,还有诸如踏青、插柳、植绿等一系列活动。这与今天所提倡的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理念相契合。所以,我们又应该走出斗室,走出城市,走向自然,去感受自然的魅力,体会自然的恩赐,回报自然的馈赠,把清明节过成一个“崇尚自然节”。
笔者觉得,在清明节时,追忆、感恩和怀念先人,对于其美德的继承才是最温情的祭祀品。以科学、健康、文明的方式来缅怀先人,才能让孝敬亲贤世代传承,让清明节重现“清明”。
大家对于每年因为清明引发的各类事故应该是耳熟能详,那么,对于如何过清明,怎么样过一个文明有序、低碳环保的清明节,请大家见仁见智,说说您希望怎么样过好今年的清明节呢?
|
评分
-
参与人数 1 | 威望 +40 |
金钱 +40 |
贡献 +40 |
收起
理由
|
双人鱼
| + 40 |
+ 40 |
+ 40 |
赞一个! |
查看全部评分
|